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近期,珠海銀隆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討論的內容,已經不再是當初董明珠女士如何看好銀隆的發展,而是關於南京銀隆項目的查封事件。7月20號,一張網上瘋傳的查封公告,著實引起了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小的震動。根據公告內容的描述,車叔發現所查封的項目是位於南京市溧水區的南京銀隆商用車項目,查封期限自2018年7月20日起至2021年7月19日止,但公告中並未提及具體查封原因。隨後,時隔兩天又被法院解封。劇情轉折之迅速,讓人始料未及。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其實,珠海銀隆這半年其實也並不好過,先是爆出拖欠供應商貨款、停工、裁員,之後又傳出新能源客車產品積壓嚴重、公司營收大幅度縮水。今年5月,珠海銀隆謀劃的上市又被終止輔導,宣告IPO受挫。到如今南京銀隆項目的突然被查封,董女士期望通過珠海銀隆實現的造車夢,看來前景著實堪憂。這不僅讓人想到了之前賈躍亭的樂視汽車,同樣擁有造車夢的兩位,前者好像已經沒了下文,後者未來的路看上去也十分艱難。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究其原因,首先是珠海銀隆在格力掌舵人等一眾大佬的投資下,擴張速度過快。而新能源客車銷量卻並不理想,致使公司營收能力大幅度降低,進而出現此前供應商討要貨款等一系列事件。其次,國家新能源政策的調整也導致相關行業的補貼下調,這讓新能源領域的供應商資金普遍緊張,隨之而來的是新能源車企與日俱增的經營壓力和現金流斷裂的高風險。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另外,國家新能源政策開始重點鼓勵續航里程更長的純電動汽車以及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而珠海銀隆所使用的鈦酸鋰電池相比市面上主流的幾種動力電池,其最大的缺點就是能量密度低且製造成本更高。即使擁有充電快、可循環壽命長、耐高溫等優點,還是無法和其他類型的動力電池相比。更重要的一點是,針對這類電池,國家相關補貼相對較少。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珠海銀隆主營業務之一的商用客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也是導致其營收大幅下降的原因。據悉,2017年珠海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僅為3000多輛,而其利潤更是下滑了近50%。雖然,2018年前半年銷售了2300多輛,但其中的收益相對於龐大的投資來說只是微乎其微。此前,被爆出的沃特瑪資金問題就已經敲響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警鐘。作為2017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前三之一的沃特瑪,由於電池密度無法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導致訂單不足。幾經掙扎,最終也只能落得停產的結局。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從珠海銀隆的身上,車叔已經看到了曾經沃特瑪的一些影子。如果想繼續生存,可能就要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從各個方面著手改進,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反觀目前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不乏類似情況的企業。隨著國家相關政策逐漸收緊,導致部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諸如動力電池部分供應商很難存活。由於目前新能源車型價格和傳統燃油車價格仍有較大差距,為了降低差距只能儘量壓縮成本,這直接造成了很多新能源產品供應商極大的生存壓力。而從消費者角度來講,目前購買電動車受到牌照、優惠政策以及基礎設施普及率等眾多因素影響,尚不能做到和傳統燃油車相抗衡的地步。

層出不窮的造車新勢力,還有多少“銀隆”事件要發生?

其實在車叔看來,無論是珠海銀隆還是此前的沃特瑪,都是無法跟隨市場發展和技術革新才導致目前的局面。國家補貼政策作為一股助力,只能起到推動作用,最終還是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謀求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