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交易守則的宗旨,是在人性的許可範圍內,儘量以客觀而一致的態度交易。如果沒有交易守則,你的願望可能主導交易決策,在市場交易中,你的願望十之八、九無法實現。本文的目的是介紹一些重要的交易守則,並說明它們背後的理由。另外,我還會列舉一些人們很少談論的虧損原因。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交易守則

守則1:根據計劃進行交易,並嚴格遵守計劃。

在任何交易之前,你務必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以及打算如何達成目標。這不僅代表你必須瞭解風險/報酬的關係,而且還必須界定市場可能發生的所有狀況,並擬定相關的對策。換言之,在任何交易之前,你必須知道每一種可能發生的結果。在交易的過程中,思緒混淆是你最大的敵人;它會造成你的憤怒與情緒激動。根據定義,思緒混淆來自於無知,不瞭解當時的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不知道如何反應。

擬定交易計劃時,首先必須決定你的時間結構。換言之,必須決定你的頭寸是屬於當日沖銷的交易(頭寸的建立與結束都在同一天之內)、短期交易(持有數天至數個星期)、中期投機(持有數個星期至數個月)、長期投資(持有數個月至數年)。

上述決定可以讓你瞭解應該專注於什麼趨勢,以及如何根據相關趨勢設定停損。一旦決定之後,你可以考慮所有可能的價格發展情節。並擬定每一情節的反應對策。特定而言,你應該如何設定停損、在何處設定獲利了結的目標價位、在何處追加頭寸……。當然,有時候還是會發生你全然無法控制的混淆。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守則2:順勢交易。“趨勢是你的朋友。”

這可能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交易法則。這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你卻很容易違背。記住,趨勢總共有三種——短期、中期與長期。每一種趨勢都不斷變動,任何一種趨勢的方向都可能與另兩種相反。短期趨勢最經常發生變動,程度也最劇烈,其次是中期趨勢。

務必知道你是根據什麼趨勢交易,並瞭解它與另兩種趨勢的相關性。運用1一2—3趨勢變動的準則,判斷趨勢反轉的價位。價格觸及反轉價位時——立即出場!另外,你也應該留意2B模式與其他技術指標,儘可能預先掌握趨勢可能反轉的信號。

守則3:在許可的範圍內,儘可能來用停損單。

建交頭寸之前,你應該預先決定市場證明你判斷錯誤的價位、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行情觸及預定價位時,認賠出場是最困難的動作之一。你可以利用停損單減少這方面的困擾。行情觸停報價位時,停損單會自動轉變為市價單。

如果你的交易量很大,你僅能使用心理停損。如果你預先遞入一張大量的停損單,場內交易員會想盡辦法觸發你的停損。

所以,建立一個頭寸時,應該遞入第二張交易指令,在停損價位上了結你的頭寸。確實的運作方法,取決於你以何種趨勢交易。一般來說,停損單的效力僅及於遞單當日收盤為止。可是,你可以在停損單附上一個但書“取消前有效”,這張交易指令在你取消前都有效。


【換手率使用原則】

原則上,換手率過大或者過小,都有風險。如果換手率過大,超過了20%,會被交易所公佈數據,公佈在各大網站上,這個對主力操盤很不利(當然有時候主力也會反向利用這一點),這是其一。其二,換手率過大,對於分析主力的意圖,非常的困難,比如某隻個股的換手當天超過30%,有的新股次新股換手甚至超過了50%,這樣的票有多少個機構在裡面換手?有多少籌碼是對敲來的?上市公司本身又做了什麼?......根本無法識別,換手率過大,技術分析已經沒有意義,這樣的票賺錢要憑運氣。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相對於高換手率,那些盤中走一字,甚至很長時間不成交的低換手率的個股風險更大。首先,低換手不利於主力的進場和離場。每天只有一點點換手,主力要進場,買一點點籌碼,立刻會在成交量上表現出來,立刻會被其他人發現,同時因為成交清淡,想進場也收集不到籌碼;其次,在離場的時候,因為換手低,成交清淡,想出貨但是誰來接盤呢?稍微一賣就跌停了,想賣也賣不出去。因此,低換手的票基本上沒有什麼主力行為,也不是我們關注的對象!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主力在操盤過程中,一旦進入某隻票,就不會閒著,即使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也要左手賣給右手,增加個股的換手,保持個股的活躍性,這樣更利用以後的操盤。就像開車一樣,在寬敞的馬路上,你想超車,想換道,想轉彎,想調頭都容易,而在小路上,做什麼都很難。因為換手率的這個特性,也為我們選股提供了一些思路!到底什麼樣的換手率更適宜主力操盤?這和個股的流通盤、股東情況等個股自身屬性有關,也和他的市場關注程度有關。原則上,換手低於1%的個股,看都不用去看他,而換手高於30%的個股,則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他。換手10%的左右的個股,表示這隻個股比較活躍


不同操盤手法下的換手率有什麼特徵

1.中長線主力運作個股的換手率

考量個股盤面活躍度時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有些個股換手率很低,但是股價始終會上漲,這樣的盤面特徵表示有中長期主力運作,類似這樣的個股就具備非常強的持續性,風險非常小。

圖是萬里揚K線圖,該股實際流通盤有6.27億股,但每天的換手最大隻有3.39%,最低時單日換手率只有0.46%,股價卻一直保持斜率上行,可以肯定的是該股沒有遊資的參與,完全是中長線主力資金運作,對於這樣的個股,我們可以大膽參與。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2.遊資炒作個股換手率

股價一旦起動,拉高更離不開換手率的支持,換手越是積極、越是徹底,股價升得越是輕快。因為獲利盤不斷在換手的過程中被清洗,平均成本不斷地提高,上行所遇的拋壓也大為減輕。

圖是天賜材料K線圖,該股受益於鋰電池行業景氣度的大幅提升,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因為該股前期並沒有主力資金建倉,不屬於中長線資金運作,該股每天的換手都在20%左右,最高一天的換手率達到40%以上,表明完全是遊資擊鼓傳花式炒作,是一支遊資參與度非常高的個股,其一般具備較強的持續性。凡是遊資炒作的個股必須保持持續均勻的高換手率,否則股價將不會持續上漲。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3.高位換手和低位換手對股價的預判分析

如何判斷一支股票是否處在底部區域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看換手率,如果一支股票在下降通道中運行時,換手率極低,換句話說,這支股票已經沒人買賣了,特別是前期主力建倉過的股票,經過洗盤,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這說明股價已經在底部區域。

圖是金科娛樂K線圖,當股價回調60日均線附近,伴隨著成交量的極度萎縮,換手率也非常低,表示該股在這個區域的買賣極不活躍,低位的低換手,預示著向下做空的籌碼基本耗盡了。那麼你會問:“可是向上的籌碼也很少啊。”的確是這樣。可是為什麼說在這個地方是止跌信號呢?因為這是下跌途中的縮量低換手,改變了既定的下行趨勢,多空在這裡取得了平衡,如果變盤,股價必定向上。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那麼能不能籠統地說換手率越高,股價就漲得越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股價漲得還不是很高,還處於拉昇階段時,這樣說是對的。但當股價漲得相當高,已遠離莊家建倉的成本線時,這樣說就不對了,不但不對,而且恰恰相反:高換手率成為出貨的信號,我們常說的“天量見天價”,指的正是這種情況。當股價在上漲途中必須保持持續均勻的高換手率,一旦換手率減少,表示高空接力的資金少了,股價上行動力會減弱。


換手率狀態看強莊股

指標註解:換手率小於5%代表成交不活躍,大於5%用紅柱表示,代表該股呈活躍狀態,而大於17%用綠柱表示,則代表莊家行為,怎麼分呢?

在股價高位出現綠柱說明莊家在出逃,而在相對低位時則表示莊家在進場,可結合其它指標大膽跟進。 這個指標的特點就是讓你更直觀看清每一天的換手率。一切盡顯眼底於以一網打盡。

強勢股和潛在強勢股,只要看十天換手就知道了。有沒有莊根本逃不了你的眼睛。

看一看十天換手80以上的你就知道有強莊,但是目前橫盤或陰線洗盤的話,你就進去啦。

如果在30以上那麼看此莊家是否還在做高拋低吸。盤口顯示高拋低吸的話就說明莊家籌碼不夠。等一等進。

如果在30以下的根本不用考慮,除非有大題材,莊家會通過拉昇來吸籌碼。這種做的太明顯了容易引起小散注意的。

這種股不能碰,寧可你天天看他漲停。 錢要拿在手上,看準一個進一個。


考慮到大多數散戶朋友的基礎不高,我們接下來分享的是短線非常實用的選股技巧:

向上突破型缺口選股技巧:

我們這裡將著重講此類技術圖形的介入點和止損點,以及技術判斷標準。

不管哪種突破形態,判斷的核心在於:缺口是否回補及成交量是否配合,故我們將忽略突破前的形態(突破前的形態,一種是持續下跌,持續縮量,形成近期的地量,一種是持續縮量下跌結束,然後是緩慢地溫和放量,股價開始小幅上升,逐步接近壓力位,表現為小陰小陽,震盪盤升),而關注突破後的形態演變。

當一隻個股開始突破時,根據形態和位置的不同,大盤走勢的不同,以及主力操盤手法和實力的不同,突破後的走勢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從大的標準來說,就2種:突破成功和突破失敗,即突破是有失敗率的,對於失敗的,我們介入後要及時止損,對於成功的,我們要找尋買點介入。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而成功後的走勢,也有很多種,K線的不同細節的變化我們不必深糾,只描述幾種大致的突破後形態的介入點位和止損點位。

第一種:突破後繼續向上,無回踩。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介入點1:當天向上跳空高開後立即介入:分集合競價介入和開盤後半小時介入。

集合競價介入:在集合競價跳空高開時,等待集合競價(9點24分不回落時介入(屬於左側買入)。

開盤半小時介入:在開盤後,觀察分時的走勢和量能,如果能夠上漲放量,下跌縮量,不回補缺口,則可在分時回踩結束並越過開盤點位後,或者在5浪或7浪上升的回踩點位及越過前浪高點時介入(5浪或7浪上升的第3浪過第一浪高點時,第5浪過第第3浪高點時(右側買入)。

介入點2:漲停板前介入:在開盤後,對於走勢強勢,分時價位和分時均線同步快速上升,快速衝擊漲停板的,可在封板前漲停價位少於1000手賣單時介入。(右側買入)。

注:漲停板在10:30之前的好於之後漲停的,底部漲停或上升趨勢下牛回頭漲停的,好於下降趨勢下反彈漲停。前者可介入,後者待觀察持續力。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介入點3:第二天開盤介入:當天突破後,第二天開盤在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方,縮量上漲,半小時不跌破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可介入。

止損點1: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則在缺口下沿處止損(大盤上升形態或平穩時)。

止損點2: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可觀察,因為部分個股由於當天大盤實在不好,可能會瞬間回補缺口,但馬上又能收回去,此種不算有效回補缺口,故可把止損線設在缺口下沿-3%處,即回補缺口後再下跌3%,則止損出局(大盤下跌或大幅震盪時)。

第二種:突破後回踩缺口再向上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介入點1:第二天或後面回踩缺口附近時介入,如果是第二天回踩,應是蜻蜓點水式,一般最多觸及缺口上沿,或懸空踩,然後就往上,分時形態為低開高走。

介入點2:第二天回踩缺口附近後,過了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時介入。

介入點3:過了前一交易日收盤價+3%有效突破時介入。

止損點1: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則在缺口下沿處止損(大盤上升形態或平穩時)。

止損點2:如果第二天開盤價跌破昨日開盤,並回補了缺口,可觀察,因為部分個股由於當天大盤實在不好,可能會瞬間回補缺口,但馬上又能收回去,此種不算有效回補缺口,故可把止損線設在缺口下沿-3%處,即回補缺口後再下跌3%,則止損出局(大盤下跌或大幅震盪時)。

注:強勢的回踩是第二天早盤低開或高開後在半小時內回踩完畢,就再度起飛。弱勢的回踩,可能由於大盤不好,導致拋壓過大,主力趁機繼續吸籌,則其回踩可能延續2-3天,缺口始終不回補,持續縮量。另外如果整理超過5天仍舊無法突破的,建議先減倉或出局觀察,然後在出買點2或3時再介入更為穩妥,所謂久盤必跌,既然前面是強勢的走法,向上跳空缺口上去,那麼後面整理也應該強勢才對。否則不如放棄,找其他更強的個股做。


換手率選股方法

第一步,打開軟件,打開A股版塊,點擊【換手率】進行排序,把大於2或3的個股放到自選板塊中。

第二步,打開自選股,點擊【工具】,點【指標排序】,再點開【趨向指標】,選擇【MACD】,把指標線設為MACD,這時分析週期顯示是日線,點確定。

第三步,點擊【MACD】,由小到大排序,把負值全部刪除。

第四步,右鍵點擊【MACD】,點擊【技術指標】,把分析週期設置為【60分鐘】,再點擊【確認】。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第五步,再點擊【MACD】,把負值排在前面,然後把負值全部刪除。

第六步,再右鍵點【MACD】,接著點【技術指標】,把分析週期設置為【30分鐘】,再點擊【確認】。

第七步,再點擊【MACD】,把負值排在前面,然後把負值全部刪除。

第八步,再右健點【MACD】,點【階段排序】,把時間設為最近一週,點漲幅,點確定,把漲幅過大的刪除。

第九步,在剩下的個股中,把【周換手率】過小的刪除,最後應該剩下十來只票這樣。這些股票從分時到日線MACD都是多頭排列,都處在上攻壯態。

尾中選股方法

設置條件:在軟件【功能】-【選股器】當中找到【綜合選股】,【條件組】找到【實時行情選股】,找到【換手率】,條件設置大於5,點擊加入條件;選擇【量比】大於3,點擊加入條件;【條件組】找到【技術指標選股】找到【路徑型】,找到【BOLL-M 布林線-主圖疊加】,選擇收盤價小於UB,點擊加入條件 完成。最後點擊選股入版塊選股。

耗費萬小時研究“換手率”指標,精準度令人咋舌,所有散戶趕緊學

刪除所有下跌的股票,刪除所有漲幅大於5%的股票,刪除超大單出現灰色的,刪除現量沒有出現紫色放量的,刪除ST類股票和創業板股票。

挑選原則:選擇前期縮量,並且弱勢陰跌的個股,最好是橫盤震盪,沒有形成漲勢的形態,此類個股不僅具備高度的反彈空間而且大大減少了主力出貨的概率。

介入時間:當天選取,當天下午兩點半左右介入,或者第二天開盤,分時線圍繞均價線震盪,量能均勻釋放就是好時機。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

性格能決定命運,因此性格同樣能夠決定你的就交易,所以很多時候虧錢的癥結不是出現在交易系統的優劣上,而是出現在交易性格的差別上。

策略終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選擇汽車,有人選擇自行車,有人選擇步行,選擇不同,過程不同打,但是努力到最後結果應該會是大差不差的。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

交易系統之所以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就是因為,它包含了自己的性格,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決定了你能看到什麼樣的行情,所以在沒認清自己之前試圖認清市場基本屬於徒勞,想要賺錢也就更無從談起,希望跟著別人賺錢難度也就更大了,坦白的說海龜法則還是可以賺錢的,只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人很奇怪,天生資質與後天經歷的不同早就了大家交易觀點的不同,甚至是面對同樣的價格走勢都會產生截然相反的交易觀點,當然,這也是買賣之所以能夠成交的前提。

有些交易者喜歡主動性,主動去預測行情並且用真金白銀來驗證,有些人喜歡被動性,只跟隨不預測,在市場走出行情以後上車跟隨吃魚,其實都不能說是錯,只能說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

對於第一種來說不適合風險控制不嚴格的交易者,主動性交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進在啟動點上,獲利的空間大,承擔的風險往往也是大的,很多交易者在這虧錢的原因就是不捨得虧錢,第二種來說不適合沒有耐性的交易者,這種盈利的模式在屏蔽風險的時候也放棄了相當一部分利潤空間,等到行情明瞭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你該去主動預測還是被動等待?給自己一個答案,然後去堅守,這就是交易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