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寒風蓬溪釣者

魚兒味道鮮美,因此釣者甚眾。范仲淹曾有“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的句子。


清代詩人曾寫銀魚:“一灣衛水好家居,出網冰鮮玉不如。正是雪寒霜凍候,品盤新味薦銀魚。
”雪寒霜凍時,銀魚味正香,這廣告做得不錯。蘇原之詩更是直接:“
一自湖中上釣磯,一竿一笠一蓑衣。瓦壺傾酒山歌罷,荷葉包魚晚飯歸。”
邊喝酒邊唱歌,釣好的魚用荷葉一包,便該收拾東西回家吃晚飯了。這種釣魚的生活真是愜意,
簡直賽過神仙,釣者痴迷情狀從詩中可見一斑。垂釣往往自成一景。

留白最開闊、最富詩情畫意的詩句出自柳宗元的手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在枯瑟冷落的冬天,寂靜無人的雪野中,一位老翁面對一條寒江,孤獨垂釣。
這是一幅高古孤絕圖,一股清冷的意味,一種歷史的蕭索感,那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的境界,只可妙會於心,無須言傳。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

與柳宗元情趣相殊,卻亦有丹青之妙的,則是張志和的《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一青一綠,用借代手法點出釣魚之人,色彩鮮明清新,加上淡淡煙雨籠罩,烘托出一種陶然自得、空靈迷濛的意境,令詩句越千年而不朽。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垂釣有時超越了行動本身,而走向一種禪悟的高度。像白居易的“浮生多變化,外事有盈虛。今來伴江叟,沙頭坐釣魚”,景雲的“瀟灑塵埃外,扁舟一草衣”,都寄寓了詩人看淡世事人情的隱逸情懷。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

獨釣寒風蓬溪釣者​一竿一線,一處水灣,便可令垂釣者如入無人之境,享受沉靜自適的精神之樂。從垂釣者的身影,讓人感受他們的怡然心境,以及超然世外的高潔情懷。

此圖為丁酉臘月初八,在蓬溪縣城西邊赤城湖兩河口水域的一幅垂釣閒適圖景,可謂“真趣”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