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在骨不在格

詩在骨不在格

清·袁枚

楊誠齋說:“古往今來,天分低拙的人,都在詩歌上愛大談格調,而不懂得風情趣味。為什麼?因為格調是空架子,有嘴就能很簡單的描述出來;而風情趣味專門描寫性靈,不是天才就辦不​到。”我十分喜歡這句話。要知道有性情,便有了格律;格律總是在性情之中的。《詩經》三百篇多半是勞動者及懷春少婦直率言情的,有誰為他們定過格式呢?又有誰為他們定過音律呢?而現在談格調的,能超出這個範圍嗎?況皋、大禹時代的歌謠,不同於《三百篇》;《國風》的格調,不同於《雅》、《頌》。格式怎麼有一定之規呢?許渾講:“吟詩好似成仙骨,骨裡無詩莫浪吟。”詩的精華在詩骨而不在格式呀!

詩在骨不在格

詩在骨不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