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每年的1月5日對集郵愛好者來說,是一定不會錯過的大日子,因為這天是生肖郵票首發日。1980年,著名畫家黃永玉筆下的靈猴出世,中國生肖郵票的發行帷幕就此拉開。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作為中國郵票中最受追捧的題材,升值潛力最大的郵票種類之一,生肖郵票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三十多年來,十二生肖輪番上陣,被設計師們一一定格在方寸之中。每一輪生肖郵票,都留下了強烈的時代印記,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藝術審美取向,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極具中國特色的生肖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一枚枚設計優美、製作精美的生肖郵票,不僅陪伴了每一代人,也見證了改革開放翻天覆地的變化。

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郵票是日本於1950年2月1日發行的虎年生肖郵票,遲至1980年,我國才開始發行生肖郵票。為何?這與生肖觀念在“文革”期間被認為是“四舊”有關。“文革”結束後不久,時任郵票發行局副局長薛鐵建議發行“馬年”(1978年)郵票。慎重起見,1978年5月5日,郵票發行局以徐悲鴻創作的國畫馬為原圖發行T.28《奔馬》特種郵票10枚及小型張1枚,為生肖郵票試水,收穫不少好評。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奔馬》特種郵票

1979年,春天溫暖的風吹遍大江南北,中國郵票發行工作人員受香港郵政發行的生肖郵票啟發,再次建議發行生肖郵票,此時時機已經成熟,6月,中國生肖系列郵票的發行工作正式啟動。在郵票發行局看來,十二生肖郵票的出爐,既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希望和海外需要”,也可“宣傳我國悠久的科學文化傳統,普及天文知識,又可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給傳統的節日增添一項喜慶內容”。何樂而不為?

終於,1980年2月15日(農曆庚申年春節前一天),由黃永玉創作,邵柏林設計,面值8分的《庚申年》猴票應運而生。一隻毛髮濃密、靈性活現的小黑猴坐在大紅襯底上,惹人喜愛。沒有人會料到,發行之初受到一定程度冷遇的猴票此後價格竟一路飆升,成為郵票界的神話。傳承千年的生肖文化就此與郵票結下不解之緣。之後,生肖郵票“一律每年1月5日發行,以便於群眾春節前貼用”成為定製,每到這一天,你總能在郵局、“中國集郵”專賣店門口看到長長的隊伍。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庚申年》猴票

1992年是個例外。這一年,郵票發生了很多變化,為與世界接軌,郵票銘記由“中國人民郵政”改為“中國郵政”,票面上加印了英文“CHINA”;紀念和特種郵票志號啟用了“按年編號”……基於此,《壬申年》猴票的發行時間推遲到1月25日。相較第一輪生肖郵票的1套1枚,以《壬申年》猴票開啟的第二輪生肖郵票增至1套2枚,至第三輪生肖郵票發行時,新工藝、現代性和國際潮流成為其主要特色,郵票愈發絢麗多彩。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壬申年》猴票

2012年的壬辰龍票無疑是這輪生肖郵票的“爆款”。龍年還沒到,威嚴的“龍票”就先火了起來。郵票上,一隻金紅相間的蟠龍騰空而起,尖牙利爪,威嚴有餘可愛不足。有人說它“霸氣外露”,有人說它“凶神惡煞”。在設計者陳紹華看來,“龍票”存在不同爭論很正常,龍是生肖中的神獸,它的設計工作本來就同其他生肖不同,不宜因為強調親和力而塑造得過於溫柔可愛。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壬辰年》龍票

龍是中國文化的特有產物,千百年來,龍的形象在不斷進化、豐滿。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在參考大量歷史上龍的形象後,陳紹華選中明清時期的蟠龍作為基本造型,一方面是因為古代中國龍的形象到明清時期已達巔峰,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藉此展現中華崛起的精神氣度。他從皇帝龍袍前胸的織繡金龍圖案和清代琉璃九龍壁的造型及色彩中獲取靈感,最終設計出一隻“剛猛而有力、威嚴而自信的龍”。既表現出力量與權威,也代表著避邪和吉祥。

2016年,黃永玉時隔36年再次操刀《丙申年》猴票(1套2枚)——靈猴獻瑞和福壽雙至,兩票四猴,濟濟一堂,寄予中國傳統“多子多福”價值觀和美好祝福,開啟了第四輪生肖郵票大門。

“國家名片”生肖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戊戌年》狗票

從最初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起步,到一步步摸索前進成為郵票中的精品,生肖郵票作為“國家名片”,向我們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的建設與日新月異的變化。一部生肖郵票的發展史其實就是改革開放的最好註解。改革開放的各項成果和事件,都有中國集郵的獨特“記憶”,它們是連接文化和百姓生活的重要橋樑。一方面,中國集郵總公司用獨特的文化風格很好地記錄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同時也在方寸間幫助人們樹立起一個與時代發展相應的新的價值觀和文化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