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在上一週,小編為大家介紹了未來得及發行的清代棕色欠資郵票。它的流出原因究竟是政權更迭之際的管理不善,還是其後加蓋使用中的漏蓋,已無從考證。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漏蓋”票(或是未加蓋原票)還是有證可尋的。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大片國土淪陷,各地避難民眾流離失所。為救濟難民,中華民國郵政計劃發行一套附捐郵票,其附捐部分作救濟之用。

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郵政部門留存的“賑濟難民”加蓋打孔樣票

該套郵票的主圖為一家6口,扶老攜幼,離鄉逃亡。郵票兩側為“賑濟難民”“附捐郵票”8個字,全套6枚,主圖相同;但邊框圖案和郵票顏色均不同。另發行1枚小全張,均由美國鈔票公司印製。

郵票印好之後,計劃通過貨船分兩批運至中國。第一批包括100萬枚郵票和3萬枚小全張,而第二批則僅為17萬枚小全張。不料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一批郵票在來華途中,被日軍擊沉,郵票全部損失。待到續訂郵票運來之時,郵資已不再適用,郵政當局只好將其加字改值後發行。

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加字改值後發行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所以,正式發行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都是加蓋後的,但郵票和小全張均有未加蓋品的出現。其中小全張發現2枚,郵票上有明顯的壓印痕跡,可以證明是當時加蓋時兩張重疊放入了印刷機,於是造成了下面的一枚漏蓋。

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漏蓋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小型張

至於未加蓋的套票,則是因為貨船被擊沉後,一部分郵票漂在海上,被日軍打撈後運回了日本。也因此成為了戰爭的鐵證。不過這些“劫後餘生”的郵票中,缺少原面值1元的那枚,因而無法湊成6枚全套。

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被日軍打撈走的“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