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瑞霞:青春走出了地平線

牟瑞霞:青春走出了地平線

 青春走出了地平線

乍畢業那會兒,同時畢業的同學們各顯神通大多數都留在了縣裡,有了體面的工作。而我由於歷史“清楚”,社會關係“清白”被分配到了誰也不願意去的林場工作。

我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

我在家裡鬧了一段時間的情緒,又沒有門路留在縣裡,沒有辦法還的去林場報到。初到林場,由於沒有女宿舍,我只好住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條件非常艱苦。

白天同事一大幫熱熱鬧鬧的,可是到了夜晚,喧鬧了一天的辦公室頓時靜得出奇,若大的一幢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

我一個人躲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不敢出門,也不敢走動。辦公室裡真靜啊!靜得連我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都聽得一清二楚。

一些聽到的或從書中看到的稀奇的、荒誕的鬼怪故事一古腦地往外湧,嚇得自己毛骨悚然大氣不敢出,有時候好像辦公室那長長的走廊裡總像是有人在走動,嚇得我的是驚魂不定,頭皮發麻,天靈蓋都好像要掀開了,每天晚上恐懼和寂寞包圍著我,使我不得安寧。

我把能想到的可以防身的武器都擺到了顯著的位置,枕頭底下放著刀,門的旁邊放著棒子,辦公桌的底下也放著自己認為能防身的木棒……我把自己搞得像個007,單等來範之敵,可是等了一段時間還是天下太平,自己也醒過腔來,這不是自己嚇自己嘛!不等壞人來了,自己先把自己嚇死了。

於是我就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再抱怨命運,不要再怨天尤人,煩惱不安,鼓勵自己是金子在那裡都能發光,那一個將軍不是從士兵做起,我要從基層腳踏實地做起,一定能幹出個樣子來,一定能幹出一片廣闊天地來。從此我不再鬧情緒,積極地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去了。

工作了不久,我漸漸地發現在這裡真正的是大有可為,這個林場是個老場子,領導經驗豐富,職工幹勁高,並且有著大面積的人工林,有許多種病蟲害急待防治。過去由於沒有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不懂得如何防治,每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面積的人工林被各種病、蟲吞噬掉。看到那些被病蟲折磨的大片的落葉松人工林的樹梢發黃發紅而最終死去,我憂心如焚,我感到了一個林業工作者的責任,非常痛心。

我在學校裡學的專業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也就是人們常說得森林醫生。我找到領導談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打算。領導非常高興,也非常支持當即表示:“過去我們場沒有專業的人才,現在你來了一切都好辦了,你想怎麼幹,要人要物,只要你需要儘管提出來,我們領導班子做你的堅強後盾,支持你的工作,你就大膽幹吧!”

得到了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如魚得水,如得到了尚方寶劍,工作幹得是有聲有色,不久後我就建起了自己的小小的病蟲害防治站。

有了自己的小型實驗室,工作進展的很順利,我在自己的事業的王國裡盡情地發揮著聰明才智,遊刃有餘地工作著,非常開心,也非常有成就感,一掃幾個月來沒有留在城裡工作的心靈上的陰霾。正當我大刀闊斧幹勁十足的時候,一群純真可愛的孩子闖入了我的生活。

那是五月的一天,我正從苗圃檢查完工作回到辦公室,看到場子弟校的校長,正憂心忡忡地和場長談工作,大概意思是有一位老師生病了,可能得一段時間不能給孩子們上課,迫在眉睫地急需一位代課老師,來找場長給安排一位代課老師。

此時正值造林季節,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場長此刻正一腦門子的官司,哪有現成的人力資源給他啊!兩人正爭執不下時,場長急得正沒轍時,一眼就瞅見了回到辦公室的我,一拍大腿樂了:“哎,說曹操——曹操就到,救兵來了,就讓咱們的技術員去代課吧!”

就這樣,我這位身兼數職的技術員又夾著教案走上了講臺。

對於講臺我並不陌生,在第一次高考落榜的日子裡,我當了大概一年的代課老師,而且授課成績斐然。這次代課當然是熟門熟路,遊刃有餘。

由於我的課講得生動有趣,妙趣橫生,知識鏈接的恰如其分,淺顯易懂,連平時最淘氣的幾個小男生都聽得入了迷,下了課還不滿足,硬是纏著我問這問那,求知慾非常強烈。看著孩子們那渴望的眼神,我真得是很感動,我盡其所能地搜腸刮肚地回答著孩子們提出得那些稀奇古怪的沒完沒了的問題。

星期天到了,我和孩子們約好要到野外去捉昆蟲,捕蝴蝶做標本。孩子們對這一提議十二分地贊成,所有的孩子都報名參加了。

孩子們高興極了,拿著我早已準備好得捕蟲網,毒蟲瓶等工具,像一群小山雀一樣簇擁著我這個指揮員,興奮地嘰嘰喳喳地嚷個不停,他們明顯地對這次別開生面的隊日活動充滿了好奇,興致高昂。大一點的高年級的男孩子給我當嚮導,告訴我哪裡蝴蝶的種類最多,哪裡昆蟲的種類最多。我們這支七長八短花花綠綠的隊伍唱著:

小鳥在前面帶路

風啊吹向我們

我們像春天一樣

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

鮮豔的紅領巾

……

跳啊跳啊跳啊

跳啊跳啊跳啊

親愛的叔叔阿姨

同我們一齊過呀過這快樂的節日。

歡樂的歌聲在陽光燦爛的天空上飄蕩,孩子們蹦蹦跳跳地,浩浩蕩蕩地前進著,這支奇特的隊伍引得過往車輛的司機,田間勞作的人們指指點點地說著什麼!

不一會兒,孩子們就把我領到了一塊向陽的靠近人工林林緣的一大片綠草如茵的青草地。這真是一塊理想的捕標本的絕佳聖地。

現在是五月末了,各種各樣不知名的野花爭奇鬥豔地開放著,吸引了許多種蝴蝶,昆蟲在這裡流連徜徉,娶妻生子,繁衍後代。

小鳥們在這裡啁啾鳴囀;燕子們在互相追逐呢喃蹁躚起舞;蚱蜢們在刻苦地練習跳高或跳遠;金龜子們(屎殼螂)們在不知疲倦地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滾繡球,把馬屎蛋子越滾越大,直到大到身體的好幾倍還不罷休。

象鼻蟲、蝽象等蛸翅目的甲蟲類昆蟲,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只要有人一碰就裝死一動也不動藉以躲過一劫。這片大草甸子充滿了無限的樂趣和誘惑力,還等什麼呢!我這個指揮員一聲令下,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孩子們那動作就像出膛的子彈,拿起捕蟲網就全面出擊了。

蝴蝶們本來在優雅地飛來飛去,現在對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好無防禦能力,只能是上下翻飛,左衝右突。孩子們則拿著捕蟲網毫無章法地一陣亂捕亂捉,還別說經過一陣折騰還真捕到了不少,品種也很豐富:有粉蝶科的,有鳳蝶科的,蛺蝶科的……

昆蟲也抓了不少:有鞘翅目的,膜翅目的,……孩子們跑著、追著、唱著、笑著和大自然融為了一體了,這是一幅多麼生機盎然的寫生畫啊!

累了我們就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孩子們拿出各自的戰利品,我拿出隨身帶的昆蟲圖冊,一一比對著,辨認著。

告訴孩子們每一種蝴蝶叫什麼名字,它的產地、習性等,每一種昆蟲叫什麼名字,是什麼目的什麼科的。我趁著這個機會,給孩子們現場普及了一些有關昆蟲的常識,告訴孩子們動物和植物是如何分類的,又是如何檢索的。

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似乎聽得很明白。有一個小一點的女孩子,怯怯地指著一張彩色圖片好奇地問道:“老師,這個蝴蝶怎麼跟我們捕到的不一樣啊?它叫什麼名字?”我看到她指著的是一種蛾類的圖片,我糾正她說:“這種昆蟲不是蝴蝶,它是蛾類,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趨光性,要想捕到它們白天是辦不到的,白天它們一般情況下是不活動的,大多數都蟄伏在樹葉、草根、樹幹、牆縫等背陰處,只有到了夜間才能利用燈光進行誘捕。”

我又及時地表揚這位小朋友:“大家看剛才這位小朋友多麼善於觀察,她就能發現蝴蝶和蛾類的區別,我們平時也要養成觀察事物的能力,多觀察,多積累,你就會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這位小朋友還是不依不饒地問個不停,“老師,什麼是趨光性啊!”此時我意識到這是一群小學生,不能用專業術語,就進一步解釋說:“大家聽說過飛蛾撲火的成語嘛?”回答是稀稀拉拉的,有說聽說過,有說沒有聽說過的。

我又詳細地對他們講解了一通,並告訴孩子們:“今天晚上天氣很好,你們就跟著我看好戲吧!準是大有收穫的。”孩子們又是一陣歡呼聲。

晚飯後,孩子們都急惶惶地跑來了,我的辦公室裡一下子像開了鍋似的熱鬧起來。孩子們都好奇地看著我做的標本,還納悶白天剛捕到的蝴蝶,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個神態美麗的標本了呢!

他們一會看看已做成的標本,一會兒又看看我做蝴蝶標本用的展翅板,好奇極了。

有幾個高年級的孩子對我床頭上的對聯發生了興趣:“老師,這是你寫得嗎?”是我胡謅的,也是勵志的,主要是自勉的。“老師,你給念念唄!”我就給孩子們唸了起來:上聯是“室陋不防多野趣”,下聯是“蛾蝶鳥蟲鬧霞巢”,橫批是“樂在其中”。

這幅對聯主要是藉以言志的。孩子們似懂非懂地聽我講解著,反正我現在就是孩子們的智慧女神,我說什麼孩子們都崇拜得五體投地。

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場區裡已是華燈初上,又過了一會兒外面已經是黑濛濛的了,我走到我辦公室的窗下,打開了雙層玻璃外面的那層玻璃窗,又回到辦公室打開了電燈。

過了一會兒,我辦公室的窗戶上,就發出了噼噼啪啪的響聲。那是看到燈光前來撲火的蛾子。這些蛾子看到了燈光,不管多遠都是奮勇爭先,前赴後繼地衝向燈光,打得窗戶玻璃直響。

孩子們看到窗戶上,落滿了各種各樣種類的蛾子前來自投羅網,都興高采烈地拍著小手歡呼著:“老師,你真有辦法!”有幾個孩子乾脆爬在窗戶上,目不轉睛饒有興趣地觀察起來

我對孩子們說:“這裡不用看著,讓蛾子們盡情地來吧!只等著窗戶一關甕中捉鱉了。走,我們再到別處轉轉,我保證大有收穫。”

孩子們又簇擁著我向場區走去,不一會兒各處的路燈下,又活躍著我和孩子們的身影,一時間我們鬧得場區是雞飛狗跳得不得安寧。

我們在各個路燈下也是收穫頗豐,期間又捉到了不少珍稀的品種。孩子們對捕捉標本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和孩子們一會兒跑到這個路燈下,一會又出現到了另一個路燈下,一直鬧騰到很晚,孩子們才在媽媽的千呼萬喚中極不情願地和我揮手告別。

正當我和孩子們鬧得歡時,那位老師病好上班了。我和孩子們戀戀不捨地分開了,分手時我和孩子們有個約定,星期天還一起去捉標本。同時,我也勉勵他們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別忘了發現了珍稀的標本給我送來。

第二天中午,我正在休息,忽然聽見走廊裡蟋蟋嗦嗦地有響聲,我也沒有太理會。過了一會兒我感覺有點不太對勁兒,好像有人正躡手躡腳地往我的辦公室這邊挪動,我故意裝作沒有聽到。

我警惕地偷眼瞅著門,正巧門上有一個過去暗鎖留下的小圓洞,果然是幾個孩子正通過小圓洞往我辦公室裡塞著什麼,叭噠一聲有東西落在地上,停了一會兒,又叭噠一聲接二連三的,不一會兒辦公室的地上,就爬滿了各種各樣顏色的毛毛蟲了。

我一看暗暗叫苦,再坐視不管,毛毛蟲還不爬到我的鼻子上,眉毛上。急忙翻身起來,孩子們聽到響聲“哄”地一聲跑散了。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的辦公室裡經常出現各種昆蟲啦,家雀啦等小生靈。一時間弄得和我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們是叫苦不迭。

有一天我出外業,晚飯在同事家裡吃得,吃過飯又閒聊了一會兒,回到辦公室時已經很晚了就倒頭睡下了。正迷迷糊糊地要睡著時,突然聽到有東西呼地一下子飛到東面的牆上,剛一停下來,這個不明飛行物又嗖地一下子飛到了西面的牆上。

我非常驚異,什麼東西,我急忙打開燈,這一看不要緊,我都有些哭笑不得,好傢伙,不知道啥時候我的小巢裡,來了兩位不速之客,這真是蝙蝠大鬧霞巢了,兩個蝙蝠一看有人在注意它們,飛得更歡了。

準又是那個調皮的孩子,趁我不在時送來的禮物。我一邊拿著掃帚,和蝙蝠進行著捉迷藏大戰,一邊慶幸地想,這附近多虧沒有老虎,如果有的話,否則還不給我趕來一個。

還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忍俊不禁地想笑。和男朋友的第一次見面,還沒談上幾句話,我辦公室的門就吱扭一聲開了一條小縫,上下並排地伸進來三個小腦瓜。

我連忙向他們又是擺手,又是擠眼睛示意他們離開,可孩子們並沒有領會我的意思,就是不肯走,並把藏在身後的小手舉了過來,衝著我得意地嚷道:“老師,大家賊要不要?”

我不好意思地看了男友一眼,男友正在用欣賞地目光看著發生的一切,我急忙把這幾個孩子推出門外,臨走還不忘鼓勵他們一番,其實心裡在叫苦不迭,回頭對男友說:“這是我的標本運輸大隊。”

整個夏天、秋天!由於孩子們的參與,我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首先我把當地能蒐集到的蝶類、蛾類標本基本上都收集全了。

然後又把這些標本分類製作、裝盒、保管。我在孩子們幫助下,還製作了不少的鳥類,鼠類標本,還有大部分蛸翅目的標本。由於我工作出色,受到了縣裡、地區病防站領導的表揚。

地區病防站還一次性撥款1.6萬元,讓我用以購買建站所需的器材和藥品等。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是無憂無慮地,是孩子們的笑聲驅散了我心靈上的陰霾;是孩子們的純真洗刷了我靈魂中的塵埃;是孩子們教會了我如何面對人生,面對生活。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永不虛度。

孩子們是我最好的老師,有了他們的支持,我才覺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有意義的;有孩子們的相伴,我才感到生活是非常幸福快樂的!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當年那些追隨我左右的孩子們,大的已經四十多歲了,小的算起來也有三十五六歲了。聽說有幾個孩子還成了我的校友,從事著我當年的工作。有幾個孩子還走上了領導崗位,他們正在為我國的林業事業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如果說我當初對這些孩子有什麼影響的話,那就是在這些矇昧無知幼小孩子們的心靈上,播下了一枚求知的種子,使孩子們認識了一個充滿神奇的、有趣的知識世界,給了孩子們一點點有益的人生啟迪。

而孩子們又用他們純真美好的心靈淨化了我的靈魂,給了我無私的幫助,使我忘卻了無病呻吟的煩惱,紅紅火火地幹了一番真正的事業。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事業最輝煌的時光,我感謝那些孩子們,永遠忘不了他們,永遠……

二零一四年二月寫於烏伊嶺

作者簡介:牟瑞霞 女,196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遜克軍馬場。1986年畢業於齊齊哈爾林業學校森保專業。現工作在黑龍江省伊春市烏伊嶺區(林業局)。現為伊春作家協會會員。在校期間開始嘗試文學創作,先後在《黑河日報》《伊春日報》、《林城晚報》、《黑龍江林業報》、《詩導刊》、《知青文學專號》、《烏蘇里江綠色風》《人生》《連雲港文學》《岷州文學》《小興安嶺》《鐵路護路聯防》《文學月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近百篇(首)。有散文《家鄉的小河》收入《黑龍江林業報》創刊10週年新聞作品選《林海華章》。著有長篇小說《膠東舊事》、《達子香之戀》《曰廣轉世傳奇》 近幾年有大量作品見於《中國散文網》《南溪河文學網》《今日頭條》等平臺。電話 :15645891963 單位:黑龍江省烏伊嶺林業局森林調查隊 QQ:9856610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