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軍服,顧名思義,軍人的服飾。由於軍人帶有獨特的職業風格,軍服也由此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因此,把每一款軍裝都看成一個時代的縮影,一點不為過。

商朝

商朝之前的夏朝,戰爭規模也不大,參戰人員多則數千人,少則幾十上百人,但是到商代後,戰爭規模變大,有時可達上萬人,這時候為了統一號令的方便,軍服應運而生,但此時的軍服很簡單,沒太多的護身作用,僅僅只是提高軍隊的指揮調配。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西周時期

西周時期已經有了金屬,但還沒有應用到軍裝上,此時軍裝也同樣簡陋,大多是布甲。士兵與統帥是一樣的軍服,只是士兵的軍服因為需要奔跑,所以要短些。當時軍隊沒有將領,一般都由國家君主直接管轄。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東周時期

東周時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混亂的時期,頻繁的戰爭,導致軍服不斷升級,從春秋初期的皮甲發展到春秋後期的青銅甲,再到戰國中後期的鐵甲,而且製作過程實行了流水線作業。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秦朝

秦國的軍力是戰國末期最強大的,軍服方面是最完善的,相比東周末期而言,秦代的軍服多了些細節,比如不同軍種的軍服,不同級別軍服的區別,都是通過頭飾,鞋,護甲款式花紋等等區分。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漢朝

漢代軍服整體上與秦一致,漢代護甲全部是鍛鐵製成。因為軍事理論的發達,將先秦時期出現的軍隊徽章更加制度化。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魏晉時期

魏晉時期,因為八王之亂和東晉的十六國,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破壞很大,所以這個時期的軍服與漢代沒有明顯的差別,魏主晉時期的軍服主要是戰袍和褲褶服。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軍服發生最大變化的時期,護甲的款式,質量,製造技術都有很大的提升。當時護甲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因為當時很多帝王,將領都是胡人,所以胡人的軍服最流行,胡人又是多民族的聯合體,所以軍服又有多種民族特色。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隋朝

隋朝因為時間短,所以軍服方面與南北朝相差不大,隋朝軍服最普遍的是兩襠塏和明光塏。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唐朝

初唐時期,唐軍的軍服保持南北朝和隋朝的舊制,到貞觀之治後,國力強勢了,軍服也具有唐代風格,此時期的軍服好看但不實用,安史之亂後,唐軍的軍服才發生改變,以務實為目的。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混亂分裂的時期,時間短,所以各國一般都沿用晚唐時期的軍服。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宋朝

宋朝時期是以文官制武官,後期因為朝政敗亂,火藥威力也初現威力,所以軍服沒有受到重視,依然以五代十國時晚唐軍服為主。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元朝

元朝初期建國的時候,軍隊軍服以本民族為主,叫質孫服,建國後為了得到漢族的支持,軍隊軍服以唐宋時期的軍服為樣式。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明朝

明朝時期非常重視軍工生產,這個時期火器與鎧甲製造有很高的水平。軍服方面採用鋼製,等級方面也非常明顯,軍服多采為紅色。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清朝

清朝前期在於明朝作戰時候,軍服還是鋼製鎧甲,但隨著火器應用越來越成熟,清朝中後期鎧甲已作為一種擺設,只在閱兵或者重大慶典時穿戴。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民國時期

民國時代,有槍便是草頭王,地方割據勢力林立,故而所部的軍裝服飾也是五花八門。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1910年代的軍閥部隊:左為北洋軍軍官,中間為手持毛瑟步槍的滇軍下士,右為手持“漢陽造”的張勳辮子兵。張勳辮子兵雖說留著個辮子土點,可人家腳蹬皮鞋馬褲,也是土洋參半。)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1920年代初期的軍閥部隊:左一,浙江省防擔架兵;左二為孫中山部下的粵軍醫務兵;左三為皖系“國際維和士兵”(這支部隊很有可能是中國參加一戰後同盟國出兵干涉俄國遠東行動的部隊。)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1924年左右的張作霖部奉軍,左一為奉軍中的日本軍事顧問,中間為手持短柄騎槍的奉軍軍官,右為奉軍士兵。東北冬天天氣酷寒,狗皮帽子是奉軍的標準裝備。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這是北伐時期的國民革命軍造型:頭戴青天白日軍徽,臂纏紅袖標。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這是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所部官兵打扮。近代的北方軍人頗有尚武風氣,河北滄州地區更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官兵們對刀術多少都會幾下子。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馮玉祥的國民軍。左邊的士兵一手持槍,一手捧讀聖經,全軍讀聖經也是馮玉祥治軍的一大特色;中間這位,便是國民軍領袖馮玉祥,看來和普通士兵打扮無異;右邊是馮玉祥部最精銳的手槍隊士兵,身背大砍刀,手持二十響快慢機。馮玉祥部常年駐紮財力不足的西北,軍裝打扮都比較樸素。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這也是北洋軍閥時代的部隊裝束:左邊這位,手持德式MP18衝鋒槍,此槍技術含量不高,皮實火力猛,深受中國軍隊喜愛。中間這位,頭戴翻毛皮帽,身背大刀,手持長槍,應該屬於北方軍閥部隊的;右邊這位腳穿草鞋,手打雨傘,頗有晚清士兵古風,左臂上套一“孫”字袖標,可能是孫傳芳的部隊。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右邊這位一望便知,是東北軍的打扮;中間這位,頭戴德式鋼盔,應該是國民黨中央軍了;左邊這位,右手揮舞長刀,左手拿著日軍鋼盔,寓意戰勝日本軍,自然是二十九軍赫赫有名的大刀隊士兵了。背景的長城,則寓意著他們都參加過1933年的長城抗戰。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左邊這位,是三年內戰初期的解放軍打扮,身背斗笠,還光腳穿著鞋子呢;不過光腳不怕穿鞋的,右邊這位美械國軍士兵只有舉手投降的份。到了1949年,解放軍終於不光腳了(中),還扛起了捷克式輕機槍。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左右兩人,都是偽滿洲國士兵;中間這位,是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再後來,我們可愛可親的解放軍戰士所穿軍裝,就是我們在各大媒體可以看到的那個樣子,建國以後 軍裝有了時代化的改進同時出現相應的分類,如五零式、五五式、六五式、八五式、八七式、零七式等。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軍裝·時代的縮影!致敬:八一·建軍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