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引領高端製造業發展

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製品被譽為“最硬最鋒利的工業牙齒”。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以及光伏與電子信息等領域裡的各種高難材料加工難題,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

而在科學家的眼中,單晶金剛石不光是“工業牙齒”,還是“終極半導體”。在7月17日召開的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有專家甚至表示,“沒有金剛石就沒有信息產業”。

作為一種新材料,超硬材料引領著我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有望引發新一代半導體技術革命

在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幹勇看來,超硬材料是新材料領域的一個重要而獨特的板塊,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有廣泛的應用。

“工業牙齒”名不虛傳。以金剛石車刀為例,其刃口圓弧半徑可以刃磨到連掃描電子顯微鏡也無法檢測,利用它來切削加工,往往可以直接獲得鏡面。

“利用金剛石超硬的力學性能,可加工世界上所有的已知材料。”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高級顧問李志宏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利用其無與倫比的熱光聲電性能,可用於航天員宇宙射線防護、尖端武器裝備隱身防腐、提高導彈飛行速度與打擊精度、大功率激光探測,可用作大規模集成電路及LED新光源熱沉等尖端領域。”

有的手機一打就發熱,溫度一高就不工作,原因是它的半導體元器件不耐高溫。集電學、光學、力學、聲學和熱學等優異特性於一體的單晶金剛石將解決這一問題。

金剛石電子器件相比其他半導體器件具有體積小、集成度高和無需製冷的優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濤相信,金剛石將引發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的革命。

“默默無聞”的最前沿材料

“超硬材料是石油勘探與礦山開採、機床機械與汽車製造、軌道交通、核電、國防軍工與航空航天重大工程以及光伏與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高功能材料。”幹勇說。

不過,除了業內人士,這些並不為人們所瞭解。張濤打趣道:“最前沿的材料也是‘默默無聞‘的材料。”

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立方氮化硼產量已佔世界總量的70%以上,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硬材料生產製造大國。

儘管總體上目前我國超硬材料的產品質量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幹勇坦言,“在一些高端產業上還有短板”。

比如在硬質合金棒料開槽砂輪領域,高端市場基本被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壟斷,國內超硬材料砂輪製備技術雖然一直在發展之中,但砂輪鋒利度和保型性這一矛盾仍是開槽砂輪的一大難題。

“量小、品種多的產品,企業都不想幹,可短板往往就在這些地方。”中科院院士田永君直言。

這對超硬材料行業的創新活力、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為此,田永君表示,國家在重視科研的同時,也應該向相關產業傾斜,高端前沿靠進口是不行的。

功不可沒的門頭溝葉蠟石

任何材料的發展都離不開原料的支撐。葉蠟石是超硬材料生產必須使用且不可替代的保溫、絕緣、密封和傳壓介質。

“我國葉蠟石礦藏雖有一定分佈,但北京市門頭溝區的葉蠟石礦因特殊地質成因被證明是最適合於超硬材料合成的。”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崔祥仁曾對我國葉蠟石的幾大主產區進行了採樣調查,結果發現,北京門頭溝葉蠟石的獨特性能是其他任何地區的葉蠟石無法替代的。

北京門頭溝葉蠟石屬高鋁型,其最大特點是在高溫下絕熱性與導壓性能較之國內同類礦石更為優越,物理化學性能更為穩定。因而被最廣泛用於合成金剛石製造業,佔該行業用量的98%以上。

“門頭溝葉蠟石為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起步、發展和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王明智表示,“希望繼續秉持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新時代為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2019第15屆鄭州工業自動化展,展位火熱預定中

2019第15屆鄭州工業自動化展全面展示工業自動化全面解決方案、生產及過程自動化、電氣系統、非標自動化設備、工業測量與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信息技術及軟件、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3D打印技術與服務、機器人、智能製造等,誠邀參加。

2019年6月4日---6日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超硬材料:引領高端製造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