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糞組織領導者
如果看待拼多多的注意力,只是被當下的“山寨”、“假貨”問題所吸引,可能會錯過一次提早看懂拼多多未來的時間窗口:對於拼多多來講,最關鍵的問題是在“洗白”之後,如何轉型升級。
- 1 -
上市之後,拼多多假貨糾紛集中大爆發
批評拼多多,已是一種沒有技術難度,且政治正確的網絡公共行為。
這個公司在上週四晚上(7月26日)正式上市納斯達克的隨後幾天,因為被翻出大量高度類似索尼、三星、小米、創維等國內外大牌商品和相關店鋪“事件”,而遭遇空前的質疑和否定。
這些在法律上已經涉嫌侵權違法的“山寨”或假冒家電,終於觸發原廠的公開指責。中國知名家電品牌創維的一封聲明,聲稱他們正就疑似“山寨”創維電視機的問題,向拼多多提出了嚴正交涉,並保留進一步法律追溯的權利。
作家鄭淵潔也在他實名認證的個人微博裡,明確要求拼多多立即停止銷售他著名的皮皮魯系列盜版書籍,並關閉相關售賣店鋪。同時他還強調,已向全國打黃打非辦公室和國家版權局舉報拼多多。
不過,隨著這個公司上市後的股價大漲,以及它在短暫創立時間內的驚人增長率,還有這個公司創始人黃崢目前賬面上超過劉強東身價的財富值。刺激著外界將一個野蠻生長的商業野心,寄託在拼多多身上。
一個在阿里和京東高度“掌控”的中國電商市場,拼多多化所有不利條件為有利,並最終在兩年半內,一個幾乎和盒馬同步誕生成長的電商平臺,完成了中國電商第三極的創業高度——至少在平臺GMV交易額上可以這麼說。
類似拼多多這樣的公司,同時面臨著正反是非極端分裂的社會輿論評價,在整個商業史上也是罕見的一幕。這種分裂還不是簡單的同一類人群的互不相讓,如同有關C羅和梅西誰是當代球王的世紀爭論,其實同樣來自背景和特徵類似的同一人群。人們不習慣的是,對拼多多持不同態度的人群,發現他們彼此之間,從來沒有什麼交集。
用拼多多的人,自己和身邊人較少非議它。不用拼多多的人,也因為自己不用,身邊人不用,更加劇了他們否定拼多多的底氣信心。
這有點像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己那句並不太有思維含量的定義:阿里、京東做“五環內”的生意,拼多多的人群在五環外。
如今,北京五環周邊的房價幾乎沒有低於6萬元/平米的,你想找只有這個均價1/10的房子,可能在距離北京五環外300公里一帶的河北、內蒙腹地,才能找到。如同這些地方的人,想找到大品牌類似外觀(也就類似外觀而已)的商品,而且還要送貨上門,可能你能去的地方,只有拼多多。
這才是拼多多在所有人都不能用常識預料到的方法和路徑中,偏偏實現了它作為一個線上購物平臺的兩個主要目標:快速擴張、快速上市。
《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換一句容易理解的話來翻譯一下:拼多多能夠存在中國商業社會的底層條件,是將原本根本不在中國主流商業社會的生產製造及基層消費人群,不僅將他們主流化,還成功的將二者電商化。
它的故事有一點點類似美利堅一個叫唐納德的70歲老人。原本這個並不屬於主流政客圈的商人,偏偏在一路質疑甚至謾罵的聲音中,一步步走向了領導人的職位。僅從社會輿論極度分裂的角度類比,唐納德和拼多多的遭遇挺類似的。
還是回到拼多多說事。那些在主流商業世界沒有資格露面的生產製造,一直都在中國鄉鎮甚至縣城社會。除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走在2018年中國其他所有縣鄉村鎮地區,你依然能看到仿冒、假冒、侵權、高仿等所有可能存在法律糾紛的商品。
而主流商業社會沒有好好對待的消費人群,也就是拼多多所說的“下沉的5億電商人口”,拼多多得以電商化的條件,離不開今天人手一臺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除了60以上老人和10歲以下兒童,農村社會和城市有著一樣的智能手機普及率。
這些縣鄉村鎮的人,縱然淘寶、京東普及十多年,也還是習慣上街購物。拼多多的低價拼團和吸納廣泛商戶的平臺模式,等於在告訴這些下沉的5億人口,我這裡的東西,比你村鎮市場的東西更全,更便宜。也因為有拼多多的背書,上面的商品看起來也比村鎮市場裡的那些個體化,習慣“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顯得相對靠譜些。
這就有點尷尬了。如果一邊去指責拼多多賣的都是山寨貨,然後又“天真”的認為中國縣鄉村鎮的線下集市上,賣的都是和大潤發、沃爾瑪一樣的正品東西。這種認知事物的態度,是不是顯得有些缺乏說服力?
如果拼多多突破1000億GMV的時候,主流商業社會有的批評聲音,還不那麼主流的話。那麼拼多多的成功上市,則宣告主流商業社會里的資本方,開始用實際行動,將拼多多接納到主流圈子裡來了。如同拼多多接納了那些原本主流們不怎麼重視,或者說沒找到好辦法去重視的生產和需求。
主流圈子也因為這個,開始集體“炸鍋”了。
從上週四(7月26日)到今天的4天裡,中國幾乎所有財經或科技類媒體,都將拼多多的上市作為頭版新聞。而主流商業所覆蓋的社會人群,這幾天微信朋友圈裡一半以上話題和文章,估計都被質疑拼多多的內容刷屏了。
“拼多多成就了中國80後新首富,卻不小心洩漏了中國最底層的貧瘠。”“拼多多的上市讓歷史倒退了20年”……類似標題的文章,引領者很多人不滿(或是不屑?)拼多多的共鳴感。
- 2 -
拼多多的下一步出路在哪裡?
拼多多對外公開宣稱它的業務成功條件,主要有賴於紮根微信端的社交拉新——遊戲體驗式的裂變,低價拼團——完全違背商業規律的一分錢、一毛錢、一元錢定價。雖然黃崢在上市當天的媒體溝通會上,明確表明拼多多大部分交易,其實還是在自己APP上完成的。
阿里、京東、蘇寧、唯品會們貌似也信了拼多多描繪的官方版解釋,紛紛推出自己的特價頻道、拼團頻道。除了阿里的體系所限,其他老牌電商平臺對微信的空前重視,頗有移動互聯網演化5年來的二次創業熱潮。
這算是早於資本接納前,主流商業社會用實際行動,向拼多多模式的又一種“接納”。他們看到拼團、社交、特色商品推薦、消費者分層背後的力量崛起。他們認為大眾永遠會受低價的誘惑,與其將這種需求拱手讓與拼多多,還不如自己加強重視低價的細分市場,在自己平臺內截流搖擺不定的人群。
這也等於告訴外界,主流電商世界,從根本上就不屑於接納那些“不主流”的生產製造,也暫時沒有太多辦法吸引那“下沉的5億人”。拼多多從業務基礎面上,至今都沒有受到主流電商們的挑戰。
但是,拼多多自己會認為他們賴以爆發的商業模式,還能維持多久?
2018年年中,獨角獸們又創造了一次批量赴海外上市的歷史記錄。有條件趕緊上,沒有條件抓緊創造條件上。拼多多也是其中一份子,它需要通過上市,儘快為早期的發展畫上句號,儘早啟動拼多多下一步發展的計劃。
《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注意到,黃崢在7月26日晚上上市發佈會上的致辭,有這麼一句對拼多多未來的定義:“未來拼多多將成為一個網絡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融合的新空間。用戶可以用最划算的價錢買到理想的商品,更在過程中收穫快樂。這個空間裡,供給兩端的鏈條被壓縮,批量定製化大規模實現,社會資源的無謂損耗持續降低。如果以傳統企業類比,這個空間應該是’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價比,更將娛樂性融入每個環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選擇在美國上市的原因,黃崢選擇了每個美國人都聽得懂的兩個對標公司:Costco和迪士尼。這兩個品牌,幾乎是每個美國家庭都曾去消費體驗過的經典品牌。
很多中國人也對這兩個品牌有著很不錯的印象,尤其是後者。但這個話我們不妨先放在一邊,當作黃崢為拼多多很遠的未來描繪。拼多多上市後馬上要做的,可能在它的招股書中,反應的更為透徹。
拼多多的招股書上明確表示,平臺下一步會升級供應鏈,會利用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為用戶做更精準的個性化推薦。
聽懂拼多多說話,需要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如果僅從字面去理解,你會覺得什麼大數據、人工智能,不過是當下人人都在說的附庸風雅之詞。
如果你真這麼想,那就有些錯過重點了。利用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為用戶做更精準的個性化推薦。等於是在告訴所有人,未來消費者在拼多多的購買驅動力,低價不在是唯一的理由。人的下單決定,主要出自對需求的精準滿足。
人的需求是多變而多面的。低價的永遠有人要,品質人人都不拒絕。什麼東西是有品質的低價?或許,最理想的對標答案,可能還真是Costco。
拼團,不出預料的話,將永遠是拼多多帶給大眾的主要體驗特色。這並不稀奇,美國Costco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賣場裡,處處都是拼團的歡樂景象。幾個主婦組團去Costco購物,通過聯合組團的方式,享受到更折扣的價格,完成批量採購後,幾個主婦之間再分配各自出資比例的所需。
這是不是拼團?是不是線下零售常見的購物景象?
為什麼要迪士尼一樣的娛樂性?很顯然,這是拼多多賴以爆發的主要條件之一。拼多多畢竟是線上平臺,缺乏線下面對面具備的交互豐富性。沒有遊戲版的體驗,人拉人拼團的轉化觸發條件,在線上會非常困難。
這就是為什麼拼多多說要升級供應鏈,大數據精準推薦,以及一個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的內在意思。
《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認為,“山寨+低價+微信”,很可能是拼多多完成原始積累的最佳武器,“好貨+低價+線上”,更可能是拼多多下一步平臺整體升級的主要出路。
它其實已經在按照這個計劃在行動。6月至7月的世界盃期間,拼多多在央視打出的電視廣告,黃崢的解釋是說,拼多多有了一些現金,需要向更多未知拼多多的人群做一些品牌推廣。這話的意思背後,不就是拼多多的未來主流用戶群需要再“主流”一點嗎?
至於現在拼多多反覆強調會加強打假一說,姑且聽之任之。它會拋棄它起家發家的那一套,才是更有可能。包括對“山寨”的徹底拋棄。
其實,上文說拼多多是一家不被“主流”接納的公司,也有失公平。這家公司在任何時候,其實都無比靠攏主流。
它的公司內部,有一間大場地房間,裡面的一面牆,貼滿了有關加強組織學習的宣傳案板。它在今年3月份,響應大形勢的號召,把目光投向了助力農民脫貧的行動,發起平臺“拼大蒜”的活動。而在7月26日晚,在上海浦東的上市發佈會上,上海本地的主要領導之一,也曾蒞臨現場,為上海終於出了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商平臺,站臺助力。
當資本“接納”它之後,同時又篤定下一步規劃頗有前景,拼多多對外界的質疑,有時候需要另一種強大的心理素質。
零售老闆內參
在拼多多上花780元能買到iphonex,你覺得質量怎麼樣呢?
面對平臺上存在的大量“山寨”產品,拼多多CEO黃崢的回應是:“平臺打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平臺正處於發展的階段,如果我們不這麼幹,拼多多就沒有今天的發展。”他說的沒錯,拼多多能有今天的發展,也證明了中國仍有廣大的人群未享受到充分服務,無法抵抗便宜貨。對此,我們是應該以窮人之名原諒它,還是堅決的抵制呢?你怎麼看?
社會話嘮君
拼多多商城東西可靠嗎?據說反響不太好,可能剛開始做的還不錯各方面,但是不好的評價佔大多數。讓我們來看看消費者體驗,我想你多消費幾次一般都能得到答案。
拼多多的東西是正品麼?
雖然物流售後說不好什麼情況,但是正品服飾類的還是有保障的。
消費者體驗:
首先打開拼多多app,點擊下方的“熱榜”,各種美味應接不暇,低廉的價格真是讓小編想要馬上組團購買了,但轉眼就看到了些負面用戶體驗。
由此看來,拼多多的真假且不說,從消費者的反應看來,拼多多的售後服務一定是有所欠缺的,很多消費者表示經常性的聯繫不上客服解決問題;還有消費者反應拼團成功了不發貨,收到貨品疑似過了保質期等諸多問題的。
為什麼在拼多多買到不滿意的商品?
首先有一點非常明確,作為一個第三方入駐的平臺,消費者所買到的商品都是由三方商家提供,出現瑕疵是一件難以避免的事,這點其實可以參考淘寶,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依然有大量假貨,次貨存在。當然,淘寶在這塊處理的相對更顯得有經驗,對於拼多多,上線不到一年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具體來說,當消費者在拼多多上買到一件商品,問題一般出現在商品-物流-售後三大方面。對於平臺而言,把關一般出現在:
1.篩選達到資格的商家讓其上線,並在之後隨即抽取樣品進行隨即調查
2.物流完全是第四方在做,平臺可能會推薦一些合作的物流供應商,但選擇權在商家,並且物流也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影響,總之一旦出現問題,不是平臺和賣家可以控制的。
3.總體而言,平臺方在能控制把關的程序裡都一直努力在做,但客觀上是無法做到大電商平臺這樣的水平的。
拼多多商城東西可靠嗎,我想看到這裡你也有了答案。上述有些回答借鑑了知乎好友的回覆,我想可以給消費者一個參考。雖然作為團購類網站,價格方面甚至是低於市場價的。不過想要團購生鮮、水果之類的還是需要謹慎,畢竟這種產品本身就不好做。
小鍋在路上
資本市場,拼多多的上市帶來,引起了市場軒然大波,質疑聲,炒作聲,抨擊聲,反對聲,此起彼伏,蔚為壯觀!但這些反對的聲浪中,我非自了漢,相對冷靜,幫大家梳理思路。
1,拼多多為什麼上市?
資本的力量,給產業按了快進鍵,拼多多屬於B2C平臺中的,C2B領域,通過消費者參與,以“拼”為主要手段,達到流量的裂變,拼,則意味著價廉,質優能不能保證,就看B端的加盟商的,天地良心了,這也是,拼多多被詬病之處。拼多多上市是資本在後邊的助推,大股東企鵝18.5%,將微信流量壟斷的一次快速變現,同時輔助鋪天蓋地的洗腦神曲,讓品牌和流量快速深入人心,實現了3年的快速變現,比京東整整快了7年,意味少燒了7年錢,邏輯就在這裡。
2,拼多多上市,跟我們有幾毛錢關係?
上市後,企業質地集中體現在股價上,企業將接受股民監督和證券市場的監管,拼多多的企業管理,經營模式,財務管理,顧客體驗,將實現全方位的改善,假貨盛行,將不再出現,資本積累後,拼多多將更有實力,燒錢了,一元買正品,有可能出現,消費者收益就好。電商,淘寶,京東,蘇寧將增加,新分支,新勢力,選擇更多,當然競爭更激烈,價格當然更優惠。因此和我們幾毛錢關係邏輯在這裡。
3,拼多多上市後怎麼走?前面已經講過了,拼多多上市後,要實現洗白,第一步賣真貨,第二步賣好貨,第三步賣貴貨,第一步實現就是整頓假貨商家,第二步補貼品牌商,第三步實現像品牌廠家訂製,最後實現私人訂製也未必不可能!
我非自了漢
警告:本文可能會引起你的不適,請謹慎觀看。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12月9日,微博網友在瀏覽拼多多的時候,發現拼多多有貓肉狗肉在出售。
↓↓↓
微博截圖
徐州沛縣 真狗肉 鮮活土狗
自家散養扒皮貓肉
新鮮生帶皮狗肉
看到這些血淋淋的圖片,網友怒了,情緒非常激動,當時就質問拼多多的官方客服,平臺為什麼會同意商家賣狗肉!結果拼多多客服回答:“親,國家是允許販賣狗肉的,賣狗肉是否犯法,法律目前……”
既然你說法律是允許的,那我們就來抓重點!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
禁止經營未經動物檢驗機構檢疫的肉類或肉類製品。按照法律規定允許食用的動物產品,要有兩個不同的檢疫證明(活體+肉製品)。狗肉貓肉沒有相關標準,不可能得到肉製品的檢疫證明,只有活體檢疫證明。
那麼,拼多多平臺上售賣的狗肉貓肉信息,是否來自正規養殖場?售賣的貓肉狗肉,是否經過正規檢驗檢疫?面對如此來源不明,衛生不明的東西,竟然還能堂而皇之的售賣?!
截止目前,我們在拼多多APP上輸入“狗肉”“徐州”“沛縣”等關鍵詞定位搜索,暫未發現狗肉貓肉餐品,涉事商家“喜逢源農家店”“農家果園土特產”等店也被下架。拼多多也發表了聲明,全面下線貓狗肉魚翅等餐品。
關於拼多多為何要下線狗肉,以下這一段已經說的很清楚——“由於貓狗肉養殖業態不明,市場上現存的黑色產業鏈問題,貓狗肉在未經檢疫的情況下,極可能攜帶寄生蟲、狂犬病病毒等致命有害物,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
這一點也是此事鬧得沸沸揚揚的主要原因。因為在長長的狗肉產業鏈上,所謂的“肉狗養殖”就一直是最神秘的一環。
曾經有媒體估算,每年被食用的狗數量達到1000萬隻,那這些是誰來提供?地下的蒼蠅館子,包括拼多多這次的涉事商家,他們賣的狗肉來源到底在哪兒?
2015年,非盈利組織亞洲動物基金髮布了關於中國狗肉產業鏈的深度調查報告。該調查歷時4年,整個走訪調查覆蓋了中國食用狗肉相對較多的東北、華南及中部地區,跨越了8個省和自治州的15個城市。
結果發現:國內幾近沒有大型(飼養100只以上)肉狗養殖場,就連宣稱是國內肉狗養殖最集中地區之一的山東嘉祥縣,所謂的產業化規模養殖也並不屬實。
在網絡上隨便搜索就看到的幾十上百家狗場,讓人以為這是一個興盛行業,但實情是,眾多的狗場介紹實際都只是同一家實體,並且沒有一家走訪過的狗場裡的成年犬數量超過30只。
《中國青年報》曾暗訪一些狗場,老闆宣稱有專人到農村收集土狗,有貨源供應商。這也進一步證實了中國大量被食用的狗肉來源存在謊言與違法,極大可能來自被盜搶、毒殺的家養動物或流浪動物。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僅僅是這幾天網上就曝光了多起偷狗盜狗事件。12月7日,河北邯鄲磁縣,一輛裝載110多條土狗的運狗車在高速口被舉報,狗販子迫於壓力主動將狗交給愛心人士。
12月8日,鹽城一個屠宰場被舉報,裡面有很多偷盜來的犬類,品種大部分都是土狗,有的被鐵鏈拴著,或被關在鐵籠中,有的狗尾部纏有誘捕網。
12月9日,有路人拍到了這樣的畫面:一位老人的自行車上掛著兩個麻袋,每個麻袋上都破了一個口子,而裡面露出的竟是活著的狗狗。
12月10日,河北邯鄲動保組織搗毀了兩家收狗黑窩點,第一車狗剛到基地,狗主人來找到了,並給其他狗捐贈了200元。
……
那為什麼近來偷狗事情頻發,也許是因為大家喜歡在冬天吃狗肉,餐館需要大量的狗來販賣,但你知道你吃的狗肉是怎麼來的嗎?如果是這些偷盜來的狗呢?
只要稍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很多農村養狗、流浪狗是不可能打疫苗的。據調查顯示,超過38%的農村犬類都沒有注射過狂犬疫苗,而這個依賴盜搶農村狗只來維繫的狗肉產業無疑極大地威脅著健康。
而且農村養狗大多散養,狗都是自己在外面玩,被毒殺的風險大,這樣的狗肉端上餐桌,你吃吧。
5Upet愛寵無憂
“我是真心認為阿里巴巴花了巨大的代價在打假,幾乎它用的方式方法跟我們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一些具體的執行嚴厲程度上略有差異。”在拼多多的上市溝通會上,拼多多創始人黃錚正面回應了關於拼多多假貨的問題。並且黃錚還拋出一個劣幣驅逐良幣概念,表示拼多多將會堅持打假。
關於拼多多如何打假,我們暫且不提,我們先來看看擁有和阿里同樣代價的打假方式,如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小米新品、小米視界、康佳雲智能以及一款“相機”,可能小米和康佳都不知道自己在拼多多上居然多了這麼多子品牌吧。
既然黃錚提到了阿里巴巴的打假行動,根據阿里公佈《2017年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在2017年24萬個淘寶疑似侵權店鋪被關閉,97%的售假鏈接一上線即被封殺,每1萬筆訂單中僅有1.49筆為疑似假貨……在發展早期,淘寶上的確有一部分售假的小賣家,如今的淘寶,每時每刻都在對平臺上近20億商品進行識別,讓假貨無處躲藏,甚至為了解決售假問題,阿里還不惜代價配合執法機關,推動解決假貨區域性、行業行、領域性問題。
拼多多商品生態如今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想必身價138億美元的黃錚比我們普通消費者更加清楚,對於黃錚那句“我們和阿里打假方式方法是一樣的”想問一句“您配嗎?”
不管任何平臺,只要下定決心整治市場,不存在消除不了售假現象,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都遭受過假貨風波,但是從沒有哪一家電商平臺能夠達到拼多多的在這方面的高度。
為什麼假貨一直打不掉,其根本原因還是拼多多的產品定位所導致的。拼團低價購買商品是拼多多最核心的玩法,拼多多憑藉著低價團購的方式,吸引了眾多二線及二線城市以下的用戶,並且絕大部分為女性用戶。這一部分用戶對價格是高度敏感的,拼多多平臺上的商品必須要低於正常售價,才能夠留存住用戶,否則沒有價格優勢,拼多多對陣天貓、京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2017年拼多多網站成交額1412億元,訂單總數多達43億客單價僅僅為32,8元,從營收數據上足以反映出價格對於拼多多的影響。
任何一個平臺都想要獲得高品質低價格的供貨商,但是在市場經濟下一分錢一分貨早已成了遊戲的規則,拼多多的玩法就是把外面100元的貨,用80元的價格賣出去,這個玩法正常人一眼都能看出弊端所在。想要維持這種玩法,要不就是和當初滴滴、美團一樣用鉅額補貼抵消差價,要不就是在商品質量上下手,保量不保質。
在十年之前,人們對網絡購物還停留在電視購物廣告的層面,認為網絡上都是假貨。在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多家電商平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人們已經習慣小到油鹽醬醋大到冰箱空調洗衣機都在網絡上購買,線上平臺終於獲得了人們的信任。希望拼多多不要像黃錚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在商品質量方面還請拼多多在執行嚴厲程度上不要略有差異。
喻拓
沒有買過拼多多,有熟人做過拼多多的網店。昨晚看了一篇文章,逐漸理解了拼多多的生存之道。對於拼多多的商品質量,因為便宜,自然被很多人當做劣質品,精英階層和高薪階層對此不屑一顧。但昨天晚上看到一篇文章,講拼多多的生意模式,拼多多依靠更低收入的人群消費,積累大量用戶,這點是合理存在的,有這樣的需求存在,有人應該見過10元三樣,5元兩樣,或者2元一樣的小店吧?拼多多就用這個思路發展起來,這種性價比,有戰鬥力,將來逐步擴張,對小米的“幾千塊的良心價”,會有很大的威脅。包括淘寶和京東上的商品,都會有威脅。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品牌的錢包和皮帶,淘寶京東賣的價錢,是原產地地攤貨價格的兩倍多,質量和地攤貨一樣,甚至還不如精心挑選的地攤好貨質量好,當然這個地攤貨是廠家直接賣,那地方專門做皮具,不是一般意義的地攤貨。那個地方一條地攤賣40多元的皮帶,貼上某牌子,網上直接賣100以上。拼多多如果從廠家進貨,成本低於40元,再加價10元賣,最終售價40多,而別的平臺像模像樣貼個牌子賣價是成本價的幾倍。時間久了,自然會被發現,誰貨真價實。一個錢包進價50元,網上賣200元!!類似的情況多得很,那些進價100賣三四百的,更是高利潤。恰好是高利潤,給了拼多多的機會。中國人口十幾億,總有人會發現商機並且去搶佔商機。
我們以為便宜了,其實商家賺了好高的利潤。大家可能覺得出的價錢高,買的就放心,其實出了一些沒必要的錢。拼多多就搞低價競爭!別人賺300%,它就賺10%,厲害了!
網上有人列舉仿冒牌子,比如,康帥傅。有牌子和沒牌子,價格差好多倍。
正常一分錢一分貨,但一定存在幾分錢一分貨的情況,所以,拼多多就是抓住了別人幾分錢一分貨的漏洞。將這個漏洞作為自己的商機。
拼多多在截胡小米。對小米新零售是個潛在的對手。
西格瑪的化學
首先,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拼多多通過大數據將用戶需求反向推送給產品供應商,使供應商能夠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
同時最近大量報到的拼多多假貨太多個質量堪憂的問題,也表現出來了市場供應和用戶需求之間的問題。
品質和價格永遠是商品兩個互相矛盾的屬性,缺一不可。客戶在有限的認知範圍內可能傾向於品質上的優勢或者價格優勢。而拼多多更是巧妙的抓住了80%或者以上的中低收入群體和偏遠市場用戶,在拼多多出現之前,這種低價瑕疵產品在線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市場。
本人去過很多偏遠地方,也接觸了不少的低收入群體,他們對產品的認知大都關注其功能性,而非品牌,質量,售後服務甚至附加值上。比如我們在小時候買不起2.3元的可口可樂,村裡就有1.5元的非常可樂,我們並沒有去關注它的品質和口感。十元600ml的洗髮水、18元可以吃飽的麥德肯、40元的GOCCI(古馳),在市場上都是很常見的,甚至大到15萬的保時泰、200萬的華潤國際商品房。
當你用一個近似的商標或者logo去聯想到知名品牌和他們做對比的時候,你會發現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但是作為用戶,你掏了保時泰的錢,想享受保時捷的品質,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這個問題其實有解,一個超低價的商品,是否滿足了客戶的基本需求,不會對客戶造成負面後果;是否達到國家要求的產品質量標準;是否對客戶造成錯誤引導,也就是虛假宣傳;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不存在這些問題,我賣個988元的小米新品,45元的奈克鞋又有什麼不對?
快家幫王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再怎麼變,商業本質是不會變的,“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
拼多多的出現的確契合了一部分消費者追求便宜的心理,也佔據了一些市場份額,但低價的背後是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像"娃娃哈、太白兔、七匹狠、可日可樂、Adidiaos服飾"這樣的“李鬼”們的身影。
今天看到一篇為拼多多辯護的文章,先是問“罵拼多多的人有幾個真的在上面買過東西?”,然後表示“拼多多隻是一個類似淘寶、京東的商業APP,在商言商,拼多多能夠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一定有它的原因——在商業領域,道德感、正義感太過頭了,有時也蠻奇怪的。”
事實上,看待拼多多根本就不需要用什麼道德感和正義,“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是不會變的,花了這麼點錢還包了郵,也就只能拿到這樣的貨色;如果說消費者心裡明白也就算了,但拼多多的產品介紹有沒有把實際情況講清楚?還是打著“極致性價比”的旗號誤導了吃瓜群眾?到底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是忽悠了一部分群眾?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果一定要說拼多多的成功上市是“存在即合理”的話,那麼無非就是在鼓吹“商業叢林法則”。只要能賺錢就是對的,管它是不是誤導了消費者,是不是賣掉了假貨,上市就是硬道理。
但這樣的模式能長久麼?也許真的像劉強東所說的:“買過三次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
從長期來看,消費升級是大趨勢,而不是消費降級。拼多多如果一直維持現在的模式,用低價去吸引用戶,也許也能有自己的一片市場空間,但是終究沒有辦法成為主流。
至於為什麼拼多多在美國市場上有那麼高的估值,我認為是美國人當年看不起阿里吃了虧以後現在矯枉過正了,覺得中國的電商公司都很厲害。只能說美國投資者不太瞭解拼多多,不信你來中國A股上市一個試試?
高挺觀點
靠盜圖偷圖為生的商家難道會長久嗎?別人辛辛苦苦一年甚至幾年勞動的成果被拼多多不良商家盜走,掛羊頭賣狗肉,你覺得會長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