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孩子」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

如果希望孩子會長成一個有自信有尊嚴能負責的人,就要把他當做那樣的人去看,你不能指望欺騙的樹上能結出忠誠的果實。

欺騙帶來不信任和恐懼

最近看了一個綜藝節目《萌仔萌萌宅》,明星夫婦袁弘張歆藝帶四個孩子。肯尼因為眼睛裡掉進東西導致紅腫,一直喊疼。袁爸歆媽準備帶肯尼去醫院看看,結果肯尼一聽醫院兩個字立馬哭得停不下來。

袁爸歆媽怎麼哄怎麼勸,肯尼都不聽。最後才知道因為他曾被騙過。曾經肯尼生病了需要打針,可是他怕打針,爸爸媽媽就騙他說不打針。然而,沒過多久,他被騙去醫院打了一針。從此,肯尼對醫院有莫名的恐懼感。

雖然在歆媽的鼓勵下,肯尼勇敢地去了醫院,但是他的反應再次被騙之後的不安全。醫生叔叔拿著體溫計準備給肯尼量體溫,他立馬就問“這是什麼?要打針嗎?”眼眶裡的眼淚隨時可以流出來。非得自己檢查醫生叔叔拿著的是圓的還是尖的,確認是溫度計後才放心讓量體溫。

本以為謹慎一次就夠了,沒想到等醫生再次拿出小手電筒給他看眼睛時,肯尼再次要檢查醫生叔叔手裡拿的是什麼。

相信肯尼的爸爸媽媽一定沒想到就因為騙孩子打針,會給他帶來如此大的影響。欺騙,對於某些父母來說是一種捷徑,因為不需要那麼麻煩的去解釋,直接就能達到目的。而孩子,又是那樣誠心誠意相信父母依賴父母的人,再破綻百出的謊言,他們都會相信。

欺騙帶來的"假"便捷

爸爸媽媽常騙孩子說“天黑了趕快回家,外面有大妖怪抓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給要飯的”、“吃糖多了牙裡面會長蟲子”……

看,多簡單快捷,孩子便老老實實乖乖地聽話了。天黑了不出去亂跑,平時也不淘氣了,糖也不敢多吃了,父母用謊言設置了一個籠子,將孩子關進去。

但鎖住籠子的鑰匙是什麼,是恐懼。相信天黑了就會有妖怪的孩子,會始終懼怕天黑,他們認為黑暗中時刻都有不祥的生物鑽出來,傷害自己。相信自己不聽話就會被送給乞丐的孩子,會一直戰戰兢兢地生活,他們必須要取悅父母,討父母的歡心,這並非是出於對父母的敬愛,而是怕自己淪落到貧苦潦倒的乞丐手裡。

這條父母眼中的捷徑,慢慢會變成一條繩索,捆住孩子本來應該無憂無慮的心,最後,扎出生命中的累累傷痕,留下不可磨滅的創痛。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騙孩子說,“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你是我們抱養的別人家的,你親媽不要你了,然後看你好可憐就抱回來了”……

“你是從垃圾堆撿來的”

表姐和我說她小時候也被爸爸媽媽騙了。她爸爸媽媽總說“你親媽生下你時,養活不了。然後就送給我們了。我們看你長得挺可愛,又可憐,就答應收養你了。”

表姐說小時候一直以為爸爸媽媽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總想著該怎麼學乖,學習如何好,來討得爸爸媽媽開心,讓他們對自己好,生怕惹他們不高興就被送人了。慢慢長大一點,開始對這件事有所懷疑,覺得應該是爸爸媽媽騙自己的,但時不時地還是覺得自己就是抱養來的。

直到十二歲那年,表姐和姨媽說她要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那時,姨媽才意識到這麼多年哄騙孩子對錶姐造成了什麼心理。姨媽告訴表姐一直以來都是哄她的,表姐是自己親生的。聽了事實後,表姐開始哭起來。她一直以為爸爸媽媽不愛她,她必須討他們開心才能換來他們的一點愛,是因為她不是親生的。可沒想到會是這樣,後來,表姐不再信任爸爸媽媽。

父母騙孩子,總說是為孩子好,其實最後,哪有受益的人呢。孩子留下陰影,父母達不到目的,尤其是當孩子知曉騙局之後,一定會失望、憤怒,就像肯尼被騙打針後,沒有了安全感,會將父母的信任打上折扣。

“騙孩子”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

欺騙的樹接不出誠實的果子

很多乖孩子為什麼會在青春期的時候卻變得異乎尋常的叛逆,處處和父母對著幹,就是因為知道了太多的謊言和欺騙,他們心中父母的權威崩塌了,感覺再也不會相信了,這樣的一種顛覆令他們不會再服從,而是從激怒父母的過程中感到一種補償。

很多父母自己討厭謊言,卻又不由自主地維持新的謊言,他們被上司欺騙,被社會欺騙,被朋友欺騙,然後再回家去騙孩子,他們習慣並且默認了欺騙孩子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心甘情願地活在謊言與謊言的交錯之中。

騙人的父母對孩子都有一種輕視,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騙騙也無妨。其實這是最錯誤的認知,胡因夢發現自己一歲多一點的女兒已經能為同情《一百零一隻斑點狗》中的小狗而哭泣,她認識到:“孩子真的不是一張白紙,他們驚人的辨識力早就俱足了,人類錯綜複雜的情緒和情感他們都能直覺地捕捉到。那份能力雖然是一種動物本能,並不是飽經世故之後的洞見,但精準度任然是很高的,遠比重重障礙之下的成年人要高多了。”

做父母的,其中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和孩子解釋這個世界,解釋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讓孩子能夠去接受挑戰,應對挫折。有些謊言是出於愛,出於保護,比如父母離婚了,可能會暫緩告訴太小的孩子真相,但更多的謊言則是父母的懶惰和無知,在教育上也喜歡偷懶。

每個孩子的生命中都會有不願意接受和麵對的事情,欺騙只能帶來短暫的勝利,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如果希望孩子會長成一個有自信有尊嚴能負責的人,就要把他當做那樣的人去看,你不能指望欺騙的樹上能結出忠誠的果實。

“真實”不是一條捷徑,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將要經歷一段道路,但這能帶領孩子走向最正確的方向。

大腦智庫--中國個性化教育引領者(brainbase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