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增持股顯四大特徵有“錢途”

在滬深兩市股指探底回升以來,市場經歷了權重股的拉抬、題材股的輪動以及超跌低價股的補漲行情,而近4個交易日,股指再次向下尋求支撐,投資情緒受到干擾,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股指震盪明顯難以把握的階段,產業資本動向在某種程度上會先行於大盤,關注產業資本的動向,對於研判市場未來走勢十分重要。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7月份以來,產業資本(僅統計實際控制人、高管及公司類型股東)在二級市場上對308家公司進行了增減持操作,其中,期間累計實現產業資本淨增持的公司共有196家,佔比逾六成。具體來看,7月份以來,產業資本淨增持196家公司,涉及淨增持股份數量6.20億股,變動部分參考市值約為50億元。

從淨增持股份數量來看,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股份數量超1000萬股的公司有14家,兗州煤業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股份數量居首,達到9798.90萬股,大康農業緊隨其後,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股份數量為5409.63萬股,海格通信、泛海控股、華聯控股、兆新股份、中儲股份等5家公司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股份數量也均在2000萬股以上,其他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股份數量在1000萬股以上的公司還有:深圳惠程、財信發展、新黃浦、美晨生態、亞廈股份、海南瑞澤、廣東鴻圖。

淨增持金額方面,7月份以來,74家公司獲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兗州煤業(115335.76萬元)、海格通信(40024.46萬元)、深圳惠程(20670.56萬元)、新黃浦(16170.36萬元)、泛海控股(15443.51萬元)、華聯控股(13803.12萬元)、中儲股份(13759.74萬元)、海南瑞澤(10892.58萬元)、大康農業(10151.99萬元)、美晨生態(10131.18萬元)等10家公司月內產業資本淨增持金額均超1億元。

通過進一步梳理上述產業資本淨增持的196家公司,發現以下四大特徵:

首先,滬深主板公司數量較多,佔比近六成。上述196家公司中,包括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船防務、中儲股份等在內的滬市公司共計86家,包括小天鵝A、西王食品、中興商業、航發控制、華聯控股等在內的深市主板公司共計22家,滬深主板公司合計達108家。

其次,業績表現普遍較好。上述196家公司中,共有113家公司已披露中報或中報業績預告,其中實現或有望實現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有83家,佔比73.45%。15家公司有望實現中報淨利潤同比翻番,東旭藍天、三夫戶外、光線傳媒、新和成、科倫藥業等公司預計中報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倍。

第三,股價相對較低。截至昨日,A股均價為14.10元,上述196只個股中,有142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於這一水平,佔比72.45%。其中,33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不足5元,包鋼股份最新收盤價最低,為1.67元,大康農業(1.94元)、巨輪智能(2.23元)、東方電熱(2.53元)、平潭發展(2.95元)、拓日新能(2.99元)等個股最新收盤價也均在3元以下。

第四,市值相對較小。截至昨日,A股平均總市值為156.14億元,上述196只個股中,有149只個股最新總市值低於這一數值,佔比76.02%。其中,亞星化學(16.00億元)、三夫戶外(18.25億元)、萬向德農(18.59億元)、中興商業(18.61億元)、德宏股份(18.91億元)、法爾勝(19.78億元)等個股最新總市值均在20億元以下。

想獲得最快行業機會,請關注必達快訊m.bida24.com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兗州煤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兗州煤業:甲醇價格持續提升,非煤板塊盈利能力增強

兗州煤業 600188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 撰寫日期:2018-05-15

事件:自3月中旬以來甲醇價格大幅上漲,華東平均價從3月15日的2587元/噸上漲至目前的3018元/噸,漲幅為17%;煤制甲醇價差從638元/噸擴大至1115元/噸,擴大幅度為75%。甲醇價格上漲使得裝置盈利有所提升。

點評:

多因素疊加助推甲醇價格上漲。我們認為本次甲醇價格大幅上漲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一是能源消費彈性的恢復以及環保因素使得我國能源領域對天然氣需求增加,導致天然氣制甲醇原料缺乏;二是近期甲醇裝置正在檢修的產能合計為1075萬噸,佔我國總產能的比例為13%,檢修產能過高使得供給收縮;三是3月份以來,甲醛等下游產品裝置開工率有所回升,在供給偏緊的背景下助推甲醇價格上漲。

能源週期上行有望帶動甲醇價格中樞持續提升。本次甲醇價格上漲雖然受生產裝置檢修導致供給收縮的影響,但長期來看,當前處於能源消費彈性恢復上行期的前半段,未來2-3年對能源需求將持續加大,我國天然氣資源匱乏,供需存在明顯缺口,天然氣制甲醇的供給將長期受到原料的制約。此外甲醇價格的走勢與石油高度正相關,全球石油供需緊平衡的格局使得未來2-3年油價將趨勢性上揚,對甲醇價格形成有力支撐。因此我們判斷,即便部分地區甲醇裝置檢修完成,供給有所恢復,甲醇價格或將理性回調,但仍將維持高位,價格中樞趨勢性上揚。

公司甲醇板塊盈利進一步提升。目前鄂爾多斯能化和榆林能化是公司煤化工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產能分別為90萬噸/年和60萬噸/年,均能達到滿產狀態。此外,鄂爾多斯能化榮信化工甲醇二期項目(90萬噸/年)和榆林能化甲醇廠二期項目(60萬噸/年)正在積極建設中,預計2019年初完工投產,完工後公司甲醇產能將翻倍。我們預計2018-2020年公司甲醇產量約為150、300、300萬噸,根據最新數據,今年以來榆林地區甲醇均價為2500元/噸,較17年同期和全年提高200元/噸。隨著公司二期甲醇項目2019年的投產,公司甲醇業務板塊盈利有望進一步提升。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18、19、20年EPS分別為1.91元、2.26元、2.65元,基於現價18年PE7.9倍,19年約6.7倍,20年約5.7倍,目標價維持25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股價催化因素:煤炭、甲醇價格中樞繼續上揚,聯合煤炭盈利能力繼續釋放,公司陝蒙基地產銷量進一步提升。

風險因素:煤價短期波動風險、安全生產風險。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海格通信(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海格通信:靜待北斗突破,看好長期發展

海格通信 002465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程成 撰寫日期:2018-07-25

事項:

近期,在國信證券期策略會TMT專場上,國信通信程成小組組織了海格通信公司的交流會,邀請了公司領導與投資者進行交流。

評論:

訂單全面恢復,期待北斗發展助公司更上一層樓公司2017年10月以來的訂單驗證外部環境全面改善,公司業績彈性極大,有望恢復至歷史最好水平。公司目前圍繞無人作戰平臺及北斗3號系統的發展契機積極佈局,隨著北斗3號系統換裝週期的到來以及公司軍民融合業務的持續發展,公司有望突破收入天花板,向更高的業務規模邁進,看好長期發展。

公司具備多年曆史沉澱和技術積累,擁有領先市場地位和份額,子公司實力不俗。短期看好“補償性”採購邏輯下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長期看好公司在北斗領域及軍民融合領域的持續發力,預計公司2018/2019/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5.58/8.15/11.91億元,對應38/26/18倍PE,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正文:

軍工訂單全面恢復增長,業績觸底反彈中2017年,受軍改、行業週期性等外部因素影響,特殊機構國防信息化訂單規模性延後,公司業績下滑至低谷。2017年10月份以來,隨著軍改落地,國防信息化訂單恢復性增長,公司業績拐點出現。公司2018年一季報顯示,實現歸母淨利潤2669萬元,同比增長44.67%,且預計2018年1-6月份同比增長20%-50%,業績恢復增長驗證。對於公司的業績彈性和長期發展,公司領導認為: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軍改的階段性影響已經落地,可以做決策的一些崗位都已經陸續能夠確定。這些都反映在公司訂單上來,從去年的10月份開始,大的訂單就又恢復採購,公司也公告了一些重大的合同。去年公司就這種管理效率的問題做了一些變更,集中力量以此為考核指標,重點抓這兩個庫存和應收的改善。2018年一季度初見成效,利潤增長45%左右,主要來自前期訂單的結算,從側面反映成本在下降,效率在上升。

公司從上市到16年,對新領域通過收併購不斷進入,從無線通信發展到十大專業領域,但去年以來公司又做了戰略聚焦,現在無線通信還是比較大的板塊,但北斗導航是重點佈局的一個領域,尤其是在軍民融合這一塊,航空航天主要指關於模擬飛行器航空材料的相關業務。未來三年的發展方面,其實海格也像國家一樣,會有一個五年的計劃,然後每年會有一個經營指標,未來三年公司將按四大業務板塊來發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在傳統的市場裡面恢復增長,第二個是在新產品的拓展,第三個是在新市場新的軍兵種市場的拓展。

前兩年軍改帶來的影響是當年的國防信息化裝備預算的執行率不足20%。關於未來三年對市場的平均預計,公司認為海軍能夠有8到11億的市場,陸軍更大。海軍在無線通信方面有4.5億市場,空軍有1.5億,火箭軍有2億,戰略資源部隊1.5億,裝備發展部8.5億。以手持終端為例,未來公司應該能拿到50%的市場份額。相關市場公司預計十三五是2億規模,十四五是20億。

未來四大領域的發展預期:

無線通信——以前一些軍兵種,公司做的比較少,軍改後,只要有好的產品,好的價格,都可以拿到市場。像短波通信系統,公司產品相比原來空軍在800公里以上的戰鬥機的通信,有更好的通訊效果,就進入了這個市場。此外還有高功率的體積小的短波電臺。

武警之前是國務院領導,現在是統一由中央軍委去領導,它的整個採購體系也是納入了軍部隊的採購體系裡面去的,公司也可以進入這個市場。陸航主要就是直升機,有3000架的一個增長量,公司在短波電臺有導航系統產品可以進入。還有海軍陸戰隊擴編帶來的一些市場機會。所以今年的話,無線通信這塊公司預期是19.2億,就接近公司16年的一個水平。

北斗導航——主要是北斗2號到3號的一個過渡期,北斗要打破這個行業天花板的話,它就必須是從軍用領域往民用領域去結合,去走公司叫做北斗到北斗+這麼一個步驟。海格的北斗這邊是1+2的一個佈局,公司現在也在做一個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這是北斗2號的情況。北斗3號公司是以芯片為核心,掌握了技術體制,對公司後續的市場競爭非常有利。北斗導航這一塊,交通運輸部1月份發專項規劃,以提高北斗在細分行業裡面的應用。北斗這方面今年公司預期五個億。

航空航天——主要指飛行模擬器。去年公司也以最高等級的標準做了中國第一臺高等級的飛行模擬器,它一臺能夠帶來的營收就超過了一個億。公司預期未來空軍會有五個億的市場,海軍有五個億,直升機模擬器公司預期武警5到6個億,陸航6到8個億。這個領域公司擬從設備供應商到飛行員訓練中心進行商業模式的轉變。航空電子公司預期是五個億。

軟件與信息服務——這是公司給運營商做的網絡優化。這一塊的營收增長也是比較穩健,19.3個億。

今年公司整個疊加起來,今年大概是45億左右。今年公司的利潤目標是五個億,明年7.5億,後年10億,這就是公司對未來三年的經營指標的計劃。

市場較為關心的問題

1、公司在北斗領域的概況?公司的北斗業務是全產業鏈佈局,涵蓋範圍從芯片天線模塊終端系統到運營。軍用領域,公司在北斗2號佔有份額。

合資公司主要是打造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服務平臺未來將與各個社會行業結合,如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然後在地理信息測繪,智慧城市服務管理方面,未來整張網絡建立起來後,規模會擴大。未來將與互聯網背景的戰略投資機構或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探索網絡的商業場景。市場對這個平臺是較為看好的。

我們認為北斗的發展規律是,一開始在軍用應用技術走向成熟的階段成本很高,後續逐步走向商用,規模不斷擴大。

諸多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如交通運輸部,應用領域涉及高鐵或大貨車,還有18、19、20的裝備的導航,衛星導航設備。

高精度位置平臺是移動互聯網多年發展後的產物,目前GPS 的定位精度不足,未來產生的市場空間較大。

在軍用方面,公司通過八、九年的連續投入,掌握了芯片自主可控的技術。未來公司要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把軍民融合市場做大。

2、怡創和5G 的關係?怡創是做網絡優化。如果今年下半年運營商拿到5G 牌照,基站的數量可能會翻兩番;即使5G 延後,4G 基站每年也需要維護和網絡優化。

怡創的市場以廣東為主,但是今年公司往全國的網絡去拓展,目前全國有22個省份都可以服務。目前公司體量比較小,雖然是在行業裡面排第二,但是與第一差距較大。這個行業對於管理的水平要求很高,屬於人力密集型的行業,所以管理效率系統就能夠直接影響到利潤。目前怡創在行業裡面的利潤率水平是最高的。軍民融合做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實際上是一個地級增強的系統,與運營商的合作非常多,包括把我們的設備掛到他的基站裡面去,這一點都有賴於怡創團隊多年跟運營商的合作關係。

3、公司北斗3號相關的建設情況?高精度的投入實際上是在北斗3號的芯片,我們是從16年底開始投入,現在北斗3號的高精度芯片方面是一個非常重點的投入方向。海格跟其他的上市公司有點不一樣,或者是跟中國很多公司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是一個技術創新驅動型的製造業。也就是說我們的這種科研投入,其實基本上不受我們短期的營收增長漲落的影響。去年公司營收下滑了18%,但我們的研發投入還逆勢增長了23%。這個主要是用於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建中北路3號民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芯片。這是做北斗軍民融合的一個根基。

公司在技術上比較領先,公司核心的上游元器件或者是技術,沒有依賴國外的一些廠家。這個也是國家對具有自主可控技術的企業的重點扶持方向。4、精度的提高是不是取決於地基增強系統的建設覆蓋程度?地級增強全國性的網絡裡,第一期我們是預期6000到7000個基站,要把設備掛上去,初步搭建是一個全國性網絡。

但我們現在跟小鵬汽車合作,他是做智能駕駛,從一開始就跟新餘科技在合作,廣州部分地區有關於基站的合作,其實是已經可以實現他們小型汽車的智能駕駛的目標。5、北斗芯片自己可以生產?民用這塊的手機芯片我們沒做。實際上民用這一塊跟軍用的有點不一樣,民用是要集成更多的功能,他更小的體積,它更高的兩率,他實際上實現的難度是更大的,按軍品這塊的芯片的話,其實功能比較單一,兩率要求不高,可靠性較高。

6、未來的新的方向?我們一方面是在四代的平臺,我們四代的戰機、艦艇,這種裝甲的平臺一直是持續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在無人系統,因為在未來的作戰裡面,肯定是無人系統的作戰。比如說我們通常講一艘驅逐艦價格很貴,但是現在有無人作戰艇出現了,他是一百條無人作戰艇,可能戰鬥力相當於一條驅逐艦,但是一百條的造價才相當於一個驅逐艦的1/

10。

所以未來在國家裡不增加軍費的情況之下,理論上你的戰鬥力可以提高十倍,但是這種無人艇無人機作戰肯定跟我們以前這種不一樣,它是集群的作戰,一出去就是兩三百條,這兩三百條的無人艇裡面,它自身的通訊是怎麼去組網,怎麼去加密,怎麼去智能化作戰。因為到了公海上,可能岸基的指揮系統都已經被切斷了,你必須集群智能化的判斷,是一起去做攻擊,還是撤退,還是分成幾個小組去攻擊對方的一些艦艇。意思就是它對指揮系統跟無線通信協調通信這一塊的要求是很高的,實際上公司在這方面也有大量技術的儲備,但是公司沒有硬件的無人平臺,我們未來也可能往這方面去尋找一些好的標的。

過去幾年做的收併購都比較多,有些行業它可能天花板會很低,也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去做,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戰略性聚焦,有一些該退出就退出,但是圍繞北斗,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做一些核心的收併購,包括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在未來的幾年的時間裡面。方向包括無人平臺、無人機、四代平臺,還有北斗的軍民融合的領域。

7、公司增發這塊怎麼樣?15年的增發到下個月底要有解禁,就算全部解禁的話,也要分兩年。如果是從退出獲利來講相比我們當時增發的成本,現在價格的位置也不算太好。

另外,大股東增持這塊,從2月11號我們公告半年以來,中間就5月17號出了一個誤操作。當時這個事情我們還比較被動,因為沒有預測到會發生這種事情。那事情發生之後,我們也及時的跟監管還有各方去溝通,到6月份-7月份,我們也通過資管計劃,就儘量要把增持的事完成。大股東本身他對海格的團隊管理團隊還有整個產業都是非常熟悉,在這個價格去增持,我覺得是較為合理的。

8、具體毛利在幾個軍種都有差別嗎?有差別,國家現在對軍費的使用效率抓的比較緊,對於價格也敏感,如果一樣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毛利很快就要下滑。

現在公司有一些獨特技術,毛利還相對比較高。但是具體也不好講,因為這個是比較敏感。但是整體來講,軍品的毛利還是比民品要高很多。公司的毛利率受軍、民比例的影響,16年我們軍品佔比2/3,17年軍品只到1/3,所以它整個毛利可能下滑,這個是必然的。

未來我們希望軍品和民品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均衡的點,然後在一些核心的技術上繼續保持領先。

9、目前14億的訂單,北斗佔多少?沒有一個大類的統計,但比例不會太高。北斗軍品的市場本身天花板都很低,我們主要裝配到飛機艦艇,還有導彈,從08、09年我們一兩千萬增長到15年的6.5個億,然後到16、17又下滑,因為軍改影響下17年只有三個億不到。

今年如果還只是民品的話,收入還是不夠大,但是今年是在一個北斗3號替換北斗2號的週期中。我們在北斗3號方面的技術儲備也是比較多。北斗的市場主要還是在我們軍民融合市場上實現增長。

10、公司增長比較快的是哪個點?手持終端增長得會比較快,目前單兵通訊獲得裝發部統型筆試第一名,有望獲50%份額,十三五容量是2個億,十四五是20億,主要看採購週期。國內手持終端目前只裝配到部或班,國外裝配到個人(和國內實戰少有關)。

11、對未來收入的信心來源?16/17年裝備信息化執行率比較低,當年不到20%~30%,總體來看16+17年信息化預算執行率不到10%,而理論上應該有30%~40%(五年規劃,前三年正常50%,後兩年50%,軍改打破了這個週期),沒采購的部分都會在後三年補上。否則十三五的預算用不完的話,十四五申請到的預算就會減少。

長期來看,近幾年軍費上升是趨勢。美國為壓制中國,在經濟、政治方面都在採取措施,美國及中國周邊國家軍費都在漲。

12、未來有沒有可能突破之前收入的規模天花板?未來北斗三號裝配率的提升,有可能打破這個收入天花板

13、今年資產處置的情況?廣州總部附近一棟樓,處理掉,大概1個億;當員工宿舍的商品房,也要處理掉

14、星輿科技的情況?星輿的目標:千尋+高德。最先還是2B,工業機器人、智慧城市等。1~2年目標全國先覆蓋,在運營商基站上掛一個CORS。這個主要靠外部融資做。公司還成立了廣州傳石,未來專門用來做民用北斗訂單。

15、模擬飛行器的進展?摩詰創新,去年給空軍做了一款模擬飛行器,一款就1億多收入;三軍未來各有5個億的市場。未來向民用領域探索。(競爭對手:北京藍天、科研院所)16、海軍現在在反腐,對公司有影響?海格從海軍起家,現在陸軍佔比最大。目前我們沒感受到這方面影響,可能是個別部門現象18、訂貨會的訂單情況?訂貨會目前對訂單總額影響不大,最近兩個月是集中招投標期,會有一些訂單出來,這兩個月很關鍵。風險提示軍工訂單不達預期風險;北斗發展不達預期風險;競爭格局加劇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中儲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中儲股份:智慧物流迅速發展,17業績同比增長74.32%

中儲股份 600787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陸達 撰寫日期:2018-03-20

事件/新聞:公司公佈2017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6.03億元,同比增長67.55%;歸母淨利潤13.38億元,同比增長74.32%;扣非歸母淨利潤0.53億元,同比扭虧;最終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加權平均ROE為13.35%,同比增加4.99個百分點,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另外,Q3公司以兩家子公司100%股權置換誠通地產部分股權帶來的投資收益14.59億元,增厚公司利潤11.07億元,貢獻了淨利潤八成。

智慧物流再上新臺階,帶動運輸收入大增117.95%。報告期內公司智慧物流業務快速發展,全年新增客戶1505家,新增代理142家,目前已擁有高級承運會員157491個,活躍承運人佔比73.19%,帶動運輸收入達78.81億元,大幅增長117.95%,其中,配送運輸業務收入59.79億元,同比增長242.32%;倉儲業務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3.84%;進出庫收入6.98萬元,同比增長19.56%;集裝箱業務收入0.78億元,同比增長3.19%;現貨市場收入1.87億元,同比下降3.01%;金融物流收入0.11億元,同比下降31.92%。

大力發展供應鏈物流業務,商品流通類業務收入173.34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著力完善倉儲網絡服務平臺,繼續大力拓展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積極培育物流+互聯網的特色業務,同時隨著大宗商品的繼續活躍,全年公司商品貿易類業務迅速增長,共實現收入173.34億元,同比大增51.68%。

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未來盈利能力有保障。報告期內,公司石家莊、南京、遼寧、天津等多出物流基地建設項目有序推進,上海臨港奉賢二期、天津中儲陸港現代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基地已具備投產條件;同時完成鐵西分公司不動產交儲和鄭州物流中心不動產繼續交儲。此外,公司正在積求南京電建中儲房地產有限公司(持股49%)及天津中儲恆豐置業有限公司(持股35%)股權的潛在購買方,為該兩項目的掛牌轉讓創造條件。以上項目落地和穩定運營將保障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

加速與普洛斯合作進展,國內外資源深入整合。報告期內公司與第二大股東普洛斯合資成立中普投資公司,用於投資與管理新的物流基地項目,共同推進中儲現代物流產業投資併購基金的設立,展開項目發現和培育。另外,公司繼續整合國內外資源,完成Impala上海洋山保稅倉庫項目收購,填補公司在上海自貿區內有色金屬保稅倉儲設施的庫容缺口,增強了業務覆蓋能力。

調整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考慮到公司土地交儲等進展的調整,我們調整公司18、19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13.58億元、13.89億元、14.03億元(原18、19預測為8.65億元、9.09億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16倍、15倍、15倍,維持“增持”評級。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海南瑞澤(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海南瑞澤:大基建+大生態+大旅遊戰略格局初顯,全方位受益海南新政

海南瑞澤 002596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分析師:花小偉 撰寫日期:2018-05-21

海南島內商混龍頭,收購水泥業務主業穩定增長公司是海南省商業混凝土的龍頭企業,2014年完成對金崗水泥的收購後,公司在大基建領域業務更加豐富,近三年,公司大基建業務佔總營收的比例均在66%以上,仍為公司主要業績來源。

海南新政,基建先行,目前島內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交運設施和酒店、會議中心、醫院等旅遊文化設施新建需求大,公司基建業務望受益新政迎來新增長,2017公司商混和水泥業務均現高增速,預計2018-2020年,基建業務維持年均30%增速。

“大基建+大生態+大旅遊”藍圖即展,業績再添強引擎公司2015年完成對大興園林收購,進軍園林綠化業務,2018年收購江西綠潤和江門綠順100%股權後,100%控股廣東綠潤,進軍市政環衛業務。“園林綠化+市政環衛”模式實現養護和模式共享。大興園林在手PPP 訂單約50億,綠潤中標5億PPP 項目,在手訂單充足。園林業務目前佔總營收超3成,2017業績翻番。

且受益海南新政對市政綠化和環保的政策紅利,以及千億資金打造上百特色小鎮的規劃,大生態業務或成未來主要業績引擎。

適逢海南新政,公司佈局賽馬、郵輪,進軍旅遊業,目前“大基建+大生態+大旅遊”藍圖已成,三大平臺協同配合,規模優勢和資源優勢有望繼續擴大,旅遊業成又一潛在強力引擎。

海南新政為歷史性機遇,賽馬第一股助力大旅遊騰飛隨著中央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導意見的出臺,海南在而立之年迎來歷史性全面發展機遇。全島自由貿易區和自貿港的打造讓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戰略定位極其重要,且國際旅遊島的定位進一步明確,措施進一步細化。公司今年佈局賽馬產業和郵輪產業,賽馬產業國內發展大藍海,公司合作標的企業的馬產業實力強勁,公司又具備基建、園林配合和提前佈局的強大優勢,未來或成中國賽馬龍頭;郵輪行業雖面臨市場競爭,但公司在郵輪基建備受重視的政策下,自身優勢巨大,望成功卡位。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在維持目前基建和園林綠化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將深度受益海南新政,“生態+旅遊”的方向深度契合新政對海南省的戰略定位,預計將迎來高增長。公司賽馬第一股優勢和佈局郵輪等旅遊業規劃或成未來強勢增長引擎。2018年新增市政環衛收入和提前佈局的旅遊業收入,業績將迎高增長。

預計2018-2020年EPS 分別為0.40、0.65、0.80元,目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25X、15X、12X,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基建業務投資金額不足;應收賬款進一步擴大,出現壞賬;公司旅遊業務佈局推進不及預期;海南地區旅遊政策發生變化或旅遊島建設不及預期。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美晨生態(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美晨生態:h1內生增長有所提速,整體風險可控

美晨生態 300237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 分析師:黃俊偉 撰寫日期:2018-07-20

近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磊先生增持公司813萬股,約佔公股本0.56%,增持均價7.18元/股。

經營分析 H1業績同增43%,內生增長有所提速。1)公司預計2018年H1業績約3.08~3.7億元,同增30%~56%,其中Q1/Q2業績增速為67%/31%,扣非業績約2.43~3億元,同增5%~31%,其中Q1/Q2扣非業績增速為4%/25%,內生業績有所提速,Q2非經常性損益約0.66億元,主要系土地因城市規劃收儲拍賣所致。2)公司主營汽配、園林,2017年公司汽配/園林業務營收佔比32%/68%。①2018年H1汽車累計產量/銷量同增3.5%/5.6%,下游穩健增長+進口替代+單車配套價值提升促汽配業務穩步增長。②截止2018年Q1公司在手訂單(含中標)達57.6億元,訂單營收比達2.24倍,2018年公司新籤框架協議達116.5億元,未來框架協議落地將增厚公司業績。 公司整體風險可控,股價向下有底,信貸邊際寬鬆促估值修復。1)此前受東方園林發債失敗影響,5月21日至今,SW園林工程跌幅累計跌幅達20%,多家園林公司停牌。根據報道,央行窗口指導銀行增配“AA+”以下信用債,額外給予MLF資金鼓勵,信貸邊際寬鬆利好板塊估值提升。2)2018年Q1,公司資產負債率58%,略低於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62%),整體風險可控;Q1公司營收同增2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2億元,同比-19%,經營現金流有所改善;2018年7月16日,公司可轉債申請獲批,本次公司擬發行不超過7億元可轉債用於三個PPP項目(投資額約15億元),若成功發行將極大地緩解公司融資壓力。3)現階段公司股權質押佔流通A股比例約52%,根據公告數據測算,最高平倉成本為5.63元,整個質押風險可控。4)按公司公告測算,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止損線為7.33元;股東增持均價7.18元/股;公司目前PE(TTM)僅16.8倍,歷史最低估值14.7倍,我們認為員工持股補倉+大股東對公司股價起一定支撐作用,公司股價向下有底,信貸邊際寬鬆促估值修復。

投資建議 公司已實施權益分配,我們對應下調目標價至10.75元(18*2018EPS)。

風險提示:利率上行、限售股解禁風險、存貨減值風險、PPP落地不及預期。

||##PG##||

產業資本攜50億元參與築底行情 六股投資價值大

西王食品(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西王食品:齊星債務解決方案敲定,公司估值有望提升

西王食品 000639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範勁松 撰寫日期:2018-07-18

事件一:公司發佈2018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區間為2億元-2.1億元,比上年同期(1.5億元)增長32.13%-38.73%;基本每股盈利約0.36-0.38元。

事件二:西王食品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西王集團關於法院裁定批准西王集團對外擔保企業齊星集團合併重組計劃的通知。

保健品趨勢向好,結構調整初顯成效,乳清蛋白鎖定優惠價格。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北美業務升級渠道調整影響,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8.8%;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主因北美渠道調整逐漸好轉+二季度人民幣持續貶值利好Kerr公司業績兌換人民幣後合併報表金額更高。綜上,我們預計18H1營養補充劑收入承壓,但環比改善明顯。目前保健品發展亮點有三:一是產品端,成功開發並推出RTD(即飲產品),境內藉助西王食品國內銷售網絡及北京奧威特團隊,預計年完成“2+1”品牌規劃,即保持Muscletech產品高速增長+新引進Sixstar及Hydroxycut在中國區的上市及銷售。二是渠道上,目前GNC渠道銷售已恢復正常,海外業績逐季改善;目前公司與天貓國際簽署了ATE戰略合作協議,逐步完善銷售團隊,加快全球及電商渠道建設。三是從區域看,kerr北美業務目前調整進展良好,單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國內運動營養補充劑2018年目標收入3億元,主要依靠電商平臺快速發展+健身房渠道穩步開拓市場鋪貨,充分發揮中外業務協同效應。隨著全民健康和運動意識的覺醒,公司可利用品牌和渠道優勢,快速成長為運動保健行業細分龍頭。從成本端看,公司積極與上游原料供應商(主要是乳清蛋白)展開戰略談判,鎖定優惠價格,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下降,利好保健品業務利潤的快速釋放。

食用油業務穩健增長,預計單二季度收入增速高個位數,小包裝食用油增速更快。18H1食用油板塊繼續推行品牌推廣及渠道深挖策略:一品牌上宣傳玉米植物油的營養價值+非轉基因概念,順應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根據草根調研估算,西王玉米胚芽油900ml小包裝銷售額增速在10%以上,新品好鮮生玉米胚芽油、保健油、玉米橄欖調和油、葵花籽油等均保持穩健增長,預計但二季度玉米油增速在高個位數,延續一季度向好趨勢。二渠道上餐飲、電商、團購渠道加強佈局開拓,2017年新增網點3萬家,總網點數目前超過15萬家。公司團購和餐飲包裝產品上半年增速較好。產品結構升級推動玉米油毛利率小幅提升,同時渠道深耕+銷售人員效率提升,玉米油利潤增速顯著快於收入增速。

整體費用率下行,18H1利潤增速約32.13%-38.73%。公司財務費用率穩步下降,主因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淨額16.5億元,部分歸還國內借款10億,國外億美元的貸款也在陸續歸還,整體財務費用率下降較快,驅動利潤高增長。

齊星債務解決方案敲定,公司債務擔保化險為夷。2018年7月16日,山東省鄒平縣人民法院出具終審《民事裁定書》一是批准《合併重整計劃(草案)》,二是終止齊星集團等二十七家公司重整程序。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58/5.06/5.62億元,同比增速33.4%、10.4%、11.1%,當前市值對應今年PE僅16.7倍,考慮到公司食用油穩健增長、kerr在國內的利潤彈性及壓制估值因素逐步的解除,股價重煥活力,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食品安全風險,傳統植物油市場發展不及預期,Kerr運動保健協同發展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