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陝西頻道圖片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這張名為“咸陽縣四區一鄉第三選民區全體選民攝影紀念”的老照片拍攝於1954年3月28日,記錄了當時第三選民區(今咸陽司魏村)兩名代表李秀英、司宗操當選後全體選民合影留念的場景。

背景資料:

1953年3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頒佈。從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全國範圍內開展的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拉開帷幕。全國範圍內的普選,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立的奠基性偉大事件,標誌著我國在實現民主政治方面邁出了第一步,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管理國家的政治熱情。

一張真實記錄六十年前新中國第一次基層人民代表民主選舉的老照片,日前在咸陽市渭城區周陵辦司魏村被發現。這張名為“咸陽縣四區一鄉第三選民區全體選民攝影紀念”的老照片拍攝於1954年3月28日,記錄了當時第三選民區(今司魏村)兩名代表李秀英、司宗操當選後全體選民合影留念的場景。其因陋就簡貼在老槐樹上的標語“選出作風正派、政治上可靠、為政清廉,還能密切聯繫群眾的人民代表,才能辦好人民的事情”,“加強人民民主建設,爭取世界持久和平”等標語尤為醒目。

照片的發現很有故事性。據司魏村黨總支書記司令科介紹,這張照片由該村解放以來第一位人民代表李秀英和她的家屬精心保存至今。在今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的二兒子、該村黨支部委員司敬美在一次黨員集中學習後說:“咱們現在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太好了,我哥家就有一張60年前寫著密切聯繫群眾標語的老照片!”老人的大兒子司敬忠拿出了老母親臨終時當做傳家寶傳給他的老照片。

照片歷經60年歲月滄桑,不破不損,不折不皺,平展如新。畫面正中“咸陽縣五陵鄉第三選區選舉大會”的橫幅高懸,主席臺上,兩名當選代表李秀英、司宗操手持代表證,接受小學生獻花後和選民們一起合影留念。畫面上118名人物,或坐或站、個個面目清晰,表情莊重,洋溢著窮苦人民翻身當家做主,選出自己心目中代表後的豪情與喜悅。

照片的發現,轟動全村,村民們爭相在照片中尋找自己的親人。據統計:照片中除過鄉上10名選舉工作人員外,共有村民108人,其中正式選民86人,孩子22人,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但60年後的今天,目前健在的僅剩9人,最長者王玉蓮老人已經93歲高齡。

“我家8口人,兄妹6個,是解放初最窮的僱農,新中國成立後,家裡有了地,有了吃穿,母親打心眼裡感激共產黨,擁護共產黨,凡是黨號召的事都爭著幹,組織婦女會,反對買賣婚姻,宣傳婚姻法,走家進戶處理家庭糾紛,調解鄰里矛盾,她處事公正,在村裡特別是婦女中很有威望。老人家活了84歲,一生教育我們要記共產黨的恩,聽黨的話,不能做對不起黨的事,我們沒給老人家丟臉。”照片保存者,李秀英老人的大兒子司敬忠說。

新华网陕西频道图片

幾位老人拿著老照片尋找當年的自己 閻語攝

咸陽市檔案館管理科科長卜西鵬表示,這張記錄我國第一次基層人民代表選舉的老照片在我市官方尚屬首次發現,非常珍貴。照片保存完好,信息含量大,不但真實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當家做主,男女平等,民主選舉,而且對關中地區解放初的民居、服飾文化研究也提供了有力依據。特別是照片中顯示的幾條標語,更是對我黨從執政之初到現在,一貫堅持走群眾路線,為政清廉、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記錄。(閻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