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康有爲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舊時嶺南地區建房,當官的、或有錢人家,一定是“鍋耳牆”。位於佛山南海的康有為故居,也不列外。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所謂鍋耳牆,其外形就是屋頂是硬山式,兩側的風火山牆高出正脊許多,形狀好像家裡鐵鍋上的兩個鍋耳。據說,你只要走近這種鍋耳牆的民居,一眼就能分辨出這裡哪戶人家的地位最高,因為地位高,牆上的“鍋耳”也就越高大。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有為,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銀河蘇村人。1858年,康有為就出生在青磚鍋耳的屋裡。這座康家老屋,名為“涎香老屋”,始建於清朝的中葉,到康有為出生時,康氏家族已有五代人在此居住過,算起來已有三百年曆史了。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家是土生土長的南海人,從高祖輩就落戶丹灶鎮了。自古就是詩禮人家,祖輩中出了很多博學之才。康有為的高祖、祖父都是舉人,在家鄉熟徒講學,是非常受鄉鄰尊敬的讀書人家。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據說康有為出生時,他的母親已懷了他11個月,這件事也給康有為的身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康有為之上有兩個姐姐,所以康有為,一個男丁的出生是一家人日夜所盼的。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家添了個男丁,這在家族中引起了轟動。其祖父康贊修當時在欽州,接到長孫出生的喜報,非常欣喜,便給康有為取名“有欽”,並賦詩一首《聞長孫有欽生》。不過可能由於舊時交通的不便,祖父的家書還未到家,康有為的伯祖父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為他取了名“有為”。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有為的叔祖父,對康家的發展有很大的功勞。他因功曾官至廣西布政使,升護理巡撫。晚年迴歸鄉里,建宗祠、修園林。康家上下對叔祖父言聽計從,因而“有為”的名字也就叫開來了。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唯一的男丁出世,讓家人對康有為格外重視。在康有為四歲的時候,家人就抱著他出去觀賞洋人鏡畫,教康有為看畫識字,鍛鍊他的記憶能力。祖父康贊修,在主修縣誌,在連州做官期間,都把著康有為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康有為後來維新思想的啟蒙,也是與祖輩的教導和薰陶分不開的。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家藏書豐富,康有為從祖父的藏書裡,第一次看到了《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書籍,讀到了利瑪竇、艾儒略、徐光啟等人的譯著。這些書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西方文明的窗口,在康有為心裡培育了變法思想的種子。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真正讓康有為開啟心智的,是他在家鄉的西樵山三湖書院的研讀。1879年,22歲的康有為來到了西樵山白雲洞的三湖書院。在白雲洞讀書的期間,康有為結識了對他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張鼎華。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當時的張鼎華,官任朝廷翰林院編修,是一位比較早接觸異域文化思想的人。一次他到西樵山遊玩,碰到了康有為。只見康有為時而歌,時而狂笑,時而大哭。張鼎華驚奇之下和他對話,但還沒談上幾句就爭論起來了。張鼎華對這個想法奇特、精神浮躁、近乎瘋狂的青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廣州後,他逢人便講在西樵山上的際遇。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一時間,廣州的文人官員,都知道西樵山上有個“狂人”康有為。而康有為在得知自己遇到的竟是聞名京師的張鼎華後,便給他寫了一封信,此後兩人建立起忘年之交。康有為在張鼎華的幫助下,眼界大開,接觸到了當時知識界正在醞釀的維新思想,大為震動。康有為後來也承認,張鼎華對他思想轉變有著有重大意義。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1882年,康有為第一次進京參加鄉試,未中;六年後,康有為再度進京參加鄉試,並在京城給當時的光緒皇帝上書,請求變法。只是一介書生,寫個材料,無論如何是到不了皇帝的手裡的。康有為無奈之下,回到廣州,開館辦學。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1895年,康有為第三次進京鄉試,此時,正逢《馬關條約》簽訂,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中對此議論紛紛。康有為在京城聯合了1300名進京的舉人,聯合向光緒皇帝上萬言書,史稱“公車上書”。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這次聲勢浩大的上書行動,終於被光緒皇帝接受了。兩年後,光緒皇帝單獨召見了康有為,並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負責變法的事宜。這也就是史書上所記載的“戊戌變法”。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在今天看來並不稀奇。就是倡導學習西方文化,開設洋學堂,改革科舉制度,鼓勵私人開設工礦企業等。只是當時的慈禧太后覺得變法觸動了自己的利益,於是下令囚禁了光緒皇帝,廢除變法,追殺變法人士。短短的一百天,戊戌變法走向失敗。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變法失敗後,康有為之弟被殺,他自己也狼狽出逃,分別去了日本、法國等避難。晚年的康有為,淪為“保皇派”,一心希望復辟清王朝,還曾讓已經被趕下臺的未代皇帝溥儀重新登基,這是後話。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康有為的一生,在南海自己的祖屋裡大約生活了30年左右。外界普遍認為,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就是在南海的老家形成的。因為康有為除了幾次外出求學,在戊戌變法之前,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在此度過。康有為最著名的《大同書》,也是在故居里寫成的。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如今康有為故居的建築群,除了涎香老屋之外,還有康氏宗祠、澹如樓、松軒、荷塘、大同門等建築。這是在1998年,康有為的堂侄女捐資修建的,也為康有為故居增添了新的景觀。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其實康有為的故居,目前在國內還有其它兩處,它們分別在青島和北京。青島的故居,是康有為晚年的居住地,1927年,康有為病逝於此。北京的故居,是原廣東南海會館,裡面有一處“七樹堂”,是康有為在京倡導變法時的居住地。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說過:“如果中國任何一個城市的人說他們在近代出過歷史文化名人,佛山人笑了,因為佛山有康有為。” 莫言的這句話,高度評價了佛山因康有為在近代史上的地位。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目前,佛山南海還在康有為故居的邊上,新建一所康有為紀念館, 並把北京的廣東南海會館搬遷過來,成為一處規模齊全的康有為生平史料集中地。當然,新建的紀念館,主體建築還是“鍋耳牆”。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風雨鍋耳牆,數百年來,一直存在在南海的西樵山下。

佛山南海康有為故居,百年老宅牆上有兩隻耳朵

小貼士:

康有為故居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銀河村委蘇村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上午9:00—下午5:00 (節假日不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