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湮滅的瓊花,解放後最先在曹王林園場發現(揚州江都)

被稱為“維揚一枝花,四海無同類”的瓊花,據史載,早在1276年元軍佔領揚州後就湮滅了。後來是怎麼發現的,又是在那裡發現的呢,本文為你一一揭曉。

歷史上湮滅的瓊花,解放後最先在曹王林園場發現(揚州江都)

瓊花

瓊花一詞,最早見於《詩經.齊風.著》。一般認為,瓊花植於唐,興於宋。宋初,揚州太守王禹偁於997年曾作《后土廟瓊花詩》序,使得揚州瓊花名聲遠揚。1161年金人南侵,曾劫走瓊花栽於御園,卻始終枯而不發。然後土廟的劫後殘根,卻在一夜雷雨後靈苗復發。其間,北宋仁宋,哲宗,南宋孝宗三位皇帝都曾先後將其移植于禁苑,也是一年不到便枯槁了。復還揚州後,竟又複合。直至1276年元兵攻陷揚城,瓊花竟於次年突然枯萎,從此,瓊花似已凐滅不存。

到了1953年,蘇北農學院教授徐曉白(1909-2006,原名爾球,字薈輿,號鳳笙。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主席)受命尋找瓊花。他仔細研究了明《瓊花圖》,南宋鄭興裔的“瓊花辨”,史公祠內由大學者阮元書題的清宮所藏“瓊花真本”石刻圖文等資料,經過考證得出了“揚州瓊花是聚八仙的優良變異種,聚八仙是木繡球的人工栽培種”的結論,然後,多次深入揚州的漫山遍野以及各地園林覓寶尋珍。最後,終於在有千年花木栽培史的江都曹王林園場找到了聚八仙的優良變異種一一瓊花。

歷史上湮滅的瓊花,解放後最先在曹王林園場發現(揚州江都)

徐曉白教授在曹王林園場發現數本忍冬種植物聚八仙變異種即瓊花的消息,很快成為震驚花卉界的重大事件。他本人也特別興奮,當時曾賦詩一首,詩的題目是《我來揚州,詢及瓊花,人多不識,經研究後,實乃聚八仙變異種》,詩曰:“揚州久住自多情,論到瓊花待細評。莫道奇葩人未識,今朝幸得我題名”。

緊接著,他又具體指導農學院瓊花課題組進行瓊花引種,繁育,栽培等技術,學術研究,終於使揚州市的市花能開遍全市,並讓全國更多的人見識到這四海無同類的維揚一枝花。他本人也就從此被稱為“瓊花教授”。他自己在自家宅院裡培育的一株瓊花,竟然特別青睞這位在七百多年後重新發現它的主人,“一年數度開”,算是對這位當代發現者的回報。徐教授亦曾賦詩一首:“花開原值豔陽天,奇蹟居然到眼前。酷暑嚴寒都不畏,一心欲與雪爭妍。”

時間推移到1962年,有人又在大明寺平遠樓前看到一株類似植株,經徐教授等人確認,就是瓊花植株。徐教授亦尤興奮,原來在揚州市區本士,瓊花並未完全滅絕,只不過是人們不識廬山真面目罷了。於是,教授又賦詩一首“傳聞原不一,考據亦多殊。觀內空無物,祠中有畫圖。琪花如聚蝶,玉蕊似聯珠。瓊花今開放,幽恣信不誣。”(朱毓麒)

歷史上湮滅的瓊花,解放後最先在曹王林園場發現(揚州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