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越聯合發力黑科技,增資多元化布局準備打持久戰

互聯網金融早已經告別野蠻生長的時代,在國家規範金融的今天,它的進化必然是走金融科技路線,進化到以金融科技為發展核心。每一輪行業鉅變,淘汰的都是不規範經營的,而要想殺出重圍,就必須跑在行業前列。

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頭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提出強化大數據風控能力、打造雲平臺、提升AI能力。互聯網金融逐漸告別資產端、資金端的搏殺,進入以科技賦能金融、技術創新競爭的科技路線。

捷越聯合也不例外,在成立5週年之際,捷越聯合推出了大數據風控智能平臺“聽風者”2.0版本,與大數據平臺“銀河”、數據倉庫“北斗”和SAAS BI “司南”(商業智能服務平臺)形成了四大數據平臺。

捷越聯合發力黑科技,增資多元化佈局準備打持久戰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介紹說:“捷越已經採用數據驅動的方式做業務,包括數據、機器鏈、AI人工智能、深度機器學習。”

大數據風控比人工更有效

金融說到底就是管理風險,所以風控是整個金融的命門。在過去傳統金融機構裡,一般通過貸前審核、人工現場清點、收取抵押物等手段做風控。互聯網金融興起後,一般採用數據和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隨著大數據被廣泛應用,整個行業一般都會宣稱採用大數據風控的方式審核。

捷越聯合曾經開發出大數據風控系統“聽風者”,不同於以往風控只關注貸前,“聽風者”涉及貸前、貸中、貸後各個環節的風險控制,採用的數據涵蓋央行徵信等金融強相關數據,電商、運營商、社交媒體、客戶行為等金融弱相關數據,通過數據清洗等技術手段,可以捕捉到用戶的平臺痕跡、授信信息,進而融合構建衍生數據,並以此作為欺詐風險識別、綜合信用評估、貸中監控、貸後管理的數據基礎,不但可以做標準化風險評估,還能進行智能跟蹤預警,靈活地執行差異化風險策略,有效地控制逾期和壞賬。

捷越聯合首席風控官金可冶介紹說:“我們對此前上線的‘聽風者’1.0版本應用情況進行了監測,‘聽風者’上線後客戶逾期情況大為改觀,逾期客戶佔比下降了近四成;捷越旗下平臺向前金服的逾期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些都得益於‘聽風者’的創新應用。”

根據王曉婷分享的數據,捷越聯合每年保持著100多億的新增貸款餘額,保持著整個平臺負債100到150億的規模,服務了全國上百萬的客戶,仍能將不良率控制在可控的範疇,這套風控系統可謂功不可沒。

和任何大數據產品一樣,“聽風者”也在迭代進化。在過去,互金行業缺乏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導致多頭借貸、重複借貸等現象氾濫,積累了高風險。在多頭共債的風險識別方面,“聽風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儘管行業內擁有眾多提供多頭數據的供應商,但每個數據商提供的都是碎片化數據,無法覆蓋所有人,目前尚無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數據的全覆蓋。“聽風者”恰恰就在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

“‘聽風者’整合所有數據商的數據,做一個相對完整和精準的客戶畫像。比如一個客戶的總體負債有多少,他在哪些平臺有過借款行為,還款情況如何等等,“聽風者”結合多種甄別維度,通過合理地設計累計同業查詢風險線,可進行3倍風險度區分,能夠有效避免‘暗雷’。而甄別多頭共債也是‘聽風者’優於其他風控平臺的亮點之處。”金可冶介紹。

這部分改進集數據整合、算法模型、決策引擎於一體,是捷越聯合5年試錯經驗的積累,“聽風者”2.0版本較1.0版本的評估準確性至少提升1倍,可平均節省30%的貸前審核處理時間,並能高效、低成本、24小時不間斷的處理數據,進行實時審批,具備秒級放款的能力,相較人工審核效率可以提升50%。

在金可冶表示捷越聯合還將不斷優化升級“聽風者2.0”,為長尾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最優最具效率的服務。

全面擁抱科技,不忘初心

除了“聽風者2.0”,今年3月,捷越聯合還正式上線的“銀河”大數據平臺,該大數據平臺具備海量數據的存儲、查詢和實時處理分析能力,可實現秒級響應。

除此之外,根據捷越聯合首席技術官王玉良透露,公司還推出了“天眼”AI智能引擎,該引擎能融合數據、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等維度,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360畫像等技術於一體,在反欺詐、貸後監測、失聯修復、智能營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反欺詐是風控的重要環節之一,“天眼”的知識圖譜整合央行徵信、第三方徵信等相關數據信息,通過關係圖的直觀形式,展示出借款人的關係概況,幫助識別欺詐風險提供助力。

王玉良指出,未來捷越將繼續深耕金融科技,以技術為驅動力,全面提升捷越風控能力、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

捷越在科技方面的佈局不限於此,經過投入巨資研發,捷越聯合上線了“獵戶”一期雲計算平臺,它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率先採用DC 3.0技術架構的私有云。目前,大部分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和互金公司採用的大多數是DC 2.0技術架構。

以DC 3.0技術架構為依託的“獵戶”在三個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性:一、微服務方面,把資源變服務能夠使複雜的金融業務簡單化;二是容器動態部署方面,能夠實現比傳統IT架構更快的響應速度;三是SDx方面,即“網絡即服務”,網絡不單純作為載體,還具備策略的自我編排,路由和攔截能力,更加智能化。

“獵戶”建立了以計算資源池化為基礎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動態敏捷的彈性資源供給,計算資源供給從現有的多天縮短為幾小時。在極大地提升了計算資源供給效率的同時,“獵戶”在成本節約方面也卓有成效。“獵戶”單服務器資源利用率提升約30%,單機櫃租賃成本和電力成本較以往可降低25%。

性能極大提升,幫助了捷越聯合的合規穩健運營。“獵戶”上線後,變被動應對安全監管為主動擁抱安全合規。

王玉良透露,“獵戶”一期上線後,捷越將繼續推進二期項目的建設開發,建立安全可靠的雲環境,保障應用系統數據的可靠性和業務的連續性。未來,捷越還將建立異地災備數據中心,搭建“兩地三中心”雲數據中心架構,保障平臺的運營安全。

經過悉心投入研發,捷越聯合上線了這一整套涵蓋大數據、AI、私有云的系統,在行業內率先進行了向金融科技的轉向,為公司的集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並且有對外輸出、賦能的能力。

​夯實基礎,多元化佈局

近期以來,互金行業接連出現了一些事件,影響了行業的聲譽乃至給行業前景蒙上了陰影。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2835家正常運營平臺,上半年新增平臺僅36家,消亡721家。進入7月後,又有數家平臺出現狀況。

行業從鼎盛期的6000多家平臺,到如今的不足3000家平臺。面對行業的“洗牌”,金可冶表示:“留下來的就是這個行業相對健康的企業。”

如今,整個行業翹首以待的是網貸備案制度的實施。王曉婷介紹說:“針對備案,我們做好了三年持久戰的準備。”

面對備案制度的遲遲難以落地,王曉婷表示:“我們也理解監管對網貸備案的謹慎態度,但這種懸而未決的監管環境對企業審慎、可持續經營是一個挑戰。最近網貸行業密集的‘爆雷’也是這種監管背景下的一種趨勢,並且在一段時間內,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備案無望或者經營承壓無法盈利的平臺會逐步退出市場。”

為應對全行業的挑戰,捷越聯合做了充足準備。一方面是夯實基礎,將捷越和向前金服的實繳註冊資本從1億元增至5億元,王曉婷介紹說:“我們期望通過增加註冊資本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在提高自身合規性的同時,保障投資人利益。”

此外,捷越聯合還做了多元化佈局,已經形成了集網貸、股權投資、保險經紀、房貸中介平臺、資產清收、電銷、技術輸出七大業務板塊於一體的集團化架構。截至目前,向前金服已累計撮合交易金額263億元;向上金服累計成交業務額達468億元;房貸中介業務方面,蝸牛好房去年已實現交易額50億元,業務覆蓋全國13個城市。保險經紀依託兄弟企業花生好車,去年一年收入5億元。圍繞著捷越的業務板塊,孵化出的新的業務生態。

王曉婷認為:“我們公司的業務模式在發生著多樣的變化,但我們一直不變的,就是大家所說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