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我的家鄉坐落在三秦大地最西端的寶雞市扶風縣,那裡有聞名世界的佛都——法門寺。從出生到成年,我一直生活於此。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背饃上學是我上高中後所經歷的事,每每回憶起那段艱苦求學的日子,腦海中浮現出的一個個畫面猶如過電影一樣,是那樣的清晰,儘管時間已不知不覺過去了十幾年,可回想起來彷彿就像是發生在昨天,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農村娃都知道,小學、初中的學校大多數都離家不遠,每天或走路,或騎自行車就能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一天三頓飯都能回家吃。一旦唸了高中就不行了,因學校離家有一二十里路,就只能選擇住校了。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作者近照

那時候,很多同學基本上都沒有遠離過父母,在家吃住,衣食無憂,只需要一門心思好好唸書。選擇住校就意味著要離開家、離開父母,在學校的生活,學習完全靠自覺。那時的學校都有食堂,類似農貿市場的大棚下,有1到15號窗口,下課鈴聲一響,上千名學生娃陸陸續續回到各自寢室,拿著白色的搪瓷飯缸,說說笑笑、三五成群地向食堂走去。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食堂每個窗口都懸掛著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當天供應的食譜。我記得當時一碗臊子面是1塊錢,一碗米飯帶2個菜是1塊5毛錢。那時一週要上六天課,父母每週給的生活費僅有20塊錢,這就意味著每頓飯只能花1塊錢,而且還得省著用。每週要是能吃上一兩頓米飯就別提有多帶勁了,用部隊的話說也算得上是“會餐”了。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然而,十五六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碗麵條或米飯哪能提供充足的營養,往往是吃完飯到第2節下課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於是,不管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開始從家裡背饃。

陝西農村有一種饃叫鍋盔饃。因為蒸的饅頭裡面水分大,不易放太久,而這種鍋盔饃就不一樣,它是在鐵鍋裡烙熟的,直徑大概有三四十釐米,形狀呈圓形,厚度可達5至10釐米。陝西“八大怪”中有提到:“鍋盔像鍋蓋”。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烙鍋盔有講究,不能用大火燒,而要用小火慢燒,並不時在鍋裡翻轉,一般用麥草(小麥秸稈)燒最好,這樣烙出來的鍋盔火色均勻,吃起來酥軟,最主要的是放置時間長。在農村一般農活繁忙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烙些鍋盔,下地幹活回來隨時都可以吃。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念高中那會兒,每週六下午放學,我都會揹著空書包,騎著自行車飛奔回家,將母親早早烙好的鍋盔裝進書包,週日下午再騎車返回學校。由於飯量大,每次我都要背2個鍋盔。為了方便攜帶,母親用菜刀將鍋盔放在案板(切菜用的木板)上,橫豎交叉,再對角線斜切下,8塊三角形的鍋盔就切好了。然後用布袋子裝好,以便透氣。每次回家背饃,村裡的爺爺婆婆(老家稱“奶奶”為“婆”)看見後就開完笑地說:“又回來背饃啦!看你娃平日唸的書對得起你媽辛辛苦苦烙的‘鍋盔’不?”玩笑歸玩笑,但長輩的話語卻始終縈繞在我腦海,激勵著我發奮圖強,刻苦讀書。直到後來參軍入伍,這些話都在影響著我,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為了讓我在學校吃的好點,母親將家裡儲藏的辣子醬,用熟油一潑裝在罐頭瓶子裡,平時吃飯或吃饃時,碗裡放點或饃里加點,那味道簡直美極了!當然,好東西要懂得與人分享。同寢室的同學便一起圍著罐頭瓶子開始“戰鬥”,一瓶辣子醬兩三天就見“底”了,很多時候整個寢室飄散著辣子醬的香味。現在與一些高中同學聯繫,大家還讚不絕口:“你媽當時做的辣子醬真香!”。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背到學校的鍋盔,每週的前三天還行,一到週四就開始出黑點,到最後長出藍色的毛毛。所以,剛開始大家都使勁地吃。每次開飯,白洋瓷缸裡放著兩塊鍋盔,到食堂窗口花1塊錢買碗麵,順便給廚子師傅說聲:“叔,把湯給咱弄寬(多)點!”於是,三三兩兩尋個地方圍在一起,蹲下來把鍋盔給麵碗裡一泡,再放點辣子醬,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有的女同學也是一樣,當時那種情況下誰也不嘲笑誰,只不過女同學吃飯細嚼慢嚥顯得很文雅。也有女同學直接打完飯端回宿舍去吃,但泡饃的事都有發生。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到了下半周,眼瞅著背來的鍋盔上,藍毛毛越來越長,大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扔了太可惜,吃又不衛生,怎麼辦?於是,大家一起想辦法,曬饃!把剩下的饃放在通風處或陽光下晾曬,只要饃曬乾了,就不會長毛了。這一方法果然奏效。解決了發黴變質的問題,但每次吃饃都硬的咯牙,半天咬不動,咬下來又嚼不碎,即使泡在麵湯裡也半天浸不透,但總比扔了強。就這樣,大家吃的還是很高興,有時候還比賽,看誰的饃長得藍毛毛長,看誰的饃曬得硬。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背饃上學的日子為我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回憶,也教會了我很多寶貴的東西,這為後來參軍入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時間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從新兵到老兵,從普通戰士到班長骨幹,軍旅生涯的每一步,我都時刻提醒自己:“我是農民的孩子,吃苦受累咱不怕,年輕時候多吃苦,必定有好處。不但要學會吃苦,還要吃大苦,要苦得其所,苦得有價值。”


「軍旅美文」袁凱:難忘背饃上學的日子

作者簡介:袁凱,2005年12月入伍,現為新疆軍區某部四級軍士長,擅長新聞攝影報道,2012年至今,先後在《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中國軍網》等媒體刊稿300餘篇(幅),攝影作品多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