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吻」我知道這郵花背後,藏著她祕密的一吻

「郵吻」我知道這郵花背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郵吻》是劉大白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23年5月2日,收錄在開明書店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這首詩善於取事,巧於立意,抓住拆信、讀信、揭郵花時的美妙瞬間,表現了熱戀青年舉首投足都帶情的亢奮心理狀態。詩人用筆精細,寫情細膩,傳達出初戀者珍情重意的純真情懷.

推薦理由

雖直率但不直白

情意綿綿令人感動

一首帶有鮮明“五四”風格的愛情詩

作品欣賞

「郵吻」我知道這郵花背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頭兒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兒剖,

只是緩緩地

輕輕地

很仔細地挑開了紫色的信唇;

我知道這信唇裡面,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從她很鄭重的摺疊裡,

我把那粉紅色的信箋,

很鄭重地展開了。

我把她很鄭重地寫的,

一字字一行行,

一行行一字字地,

很鄭重地讀了。

我不是愛那一角模糊的郵印,

我不是愛那滿幅精緻的花紋,

只是緩緩地

輕輕地

很仔細地揭起那綠色的印花;

我知道這郵花背後,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劉大白《郵吻》

「郵吻」我知道這郵花背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劉大白

劉大白(1880~1932),中國現代詩人。原名金慶燊,字伯貞,浙江紹興平水鎮人,他是前清舉人,舊學功底很深。辛亥革命後,任職“紹興公報社”,與任瘦紅同事。“五四”後,劉大白傾向新文學運動,不再作舊詩。1913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24年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1928年任杭州浙江大學校長,後任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次長。他的詩作主要在《覺悟》上發表,主要作品有新詩集《舊夢》、《郵吻》,舊詩集《白屋遺詩》等。並有詩話《舊詩新話》、《白屋說詩》、《白屋遺詩》和《中國文學史》等。

作品賞析

在“五四”時期的新詩中,寫愛情的詩佔有很大的比重,這與新文化運動反禮教、反封建的大背景密切相關。由於受新思潮的影響,當時的情詩大多表現得直率、坦誠,較少含蓄。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衝破舊禮教的束縛,與舊體詩分庭抗禮;另一方面在詩藝上也就帶著初期新詩粗疏、淺白的缺陷。這首詩當然也不例外,正如劉大白自己說的那樣,他的詩“用筆太重,愛說盡,少含蓄”。不過,含蓄也並不一定是詩的唯一尺度,直率有直率的美,尤其是在當時那個崇尚直率的時代。20年代的詩人劉半農、康白情所寫的詩都有此種特點。 這首詩的優點就在於細膩、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微妙的心理悸動,呈現出來一種無掩飾的直率之美。 這首詩選擇信箋作為歌詠的信物,而信箋是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和愛情的信物貫串於全詩的。這首詩並沒有直接抒寫那些甜蜜的竊竊私語,也沒有描寫見信而引起的思念,而是採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不寫信的內容,將其留給讀者去想象。詩人著力通過拆信、展信、讀信的細節動作以展示詩人的複雜、敏感的情感世界。呈現詩人心態的是一連串的典型動作,而這一連串動作又是通過富有個性的動詞加以表現。例如,“撕”和“剖”,對這兩個動作的否定,突出了詩人對具有愛情象徵之義的信箋的珍惜與愛撫之情。與“撕”和“剖”對應的是一個“挑”的動作。這輕輕地一挑,加倍強化了這種珍惜的情愫。展讀信箋的動作,體現的是一種對愛情的鄭重與虔誠;而“揭”郵花的動作,又烘托了探求愛的秘密的渴望。 此詩在結構上,詩人利用重疊的章句安排和減緩節奏的處理,來配合情感的發展主線,例如“不是”句的重疊和第一、三節的呼應,都旨在造成情緒的延長以達到強調的目的。又如“緩緩地”、“輕輕地”在音節上構成一種平緩和諧的聽覺效果,同時又將其切成兩句,在聽覺與視覺上又強化與延長了平緩和諧的感覺效果,以渲染愛的執著與深沉;一連串重疊的“鄭重地”和“一字字一行行”的反覆,則又在表現一種愛的神聖感;另外,像“不是……只是”、“我知道……”句式的反覆運用,對錶現心理活動的委婉曲折也很有力。通過這些鋪墊,逐次把愛的情感推進到高潮:之所以如此小心、謹慎,是因為這信裡“藏著她秘密的一吻”。謎底揭開,令人感動,全詩意境盡出。雖直率但並不直白,是劉大白的新詩中藝術性較強的一首。

注:本文內容引自於 《人一生要讀的100本書》 作者:楊飛,童小珍 華僑出版社

每天三分半,每天一個知識點,喜歡的朋友可以長按下方的二維碼關注我們噢!

「郵吻」我知道這郵花背後,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