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詆毀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編者按:

近日莎普愛思火了,但是不知道為何火又燒到了中醫藥身上。以“丁香園”、“歐茜醫生”為代表的知名微信公眾號開始公然詆譭中醫藥,一時間,彷彿大戰將至。本刊記者在去年對話中醫文獻學家柳長華等人,探討了“中醫藥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這一課題,特在此時發出,希望能幫助讀者做出理性判斷。(本文首發於中國藥店雜誌2016年7月刊,本次推送對文章受訪者現今可能的職務變化未做核實,特此說明)


中醫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本是無可爭議的瑰寶,但是近百年來,其存廢之爭不斷,發展方向迷茫。

究竟是該以繼承為主,還是以現代化為目標?究竟古籍是標準,還是成分、含量才是金科玉律?



傳統文化的失落導致標準迷失


目前,我國的藥典、部頒標準等對中成藥、飲片的質量是否合格都是以某種或某幾種成分的含量來判定的,對此,部分老字號廠家深感無奈。

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祥剛舉了一個例子:某中成藥按照組方要求,應該投料3克香附,但是這樣做的話,成分含量無法達到標準。如果想達到成分含量標準,至少要投料10克香附,但這樣做出來的藥應以假藥論處,因為它沒有按照組方來投料。這就是成分含量標準所帶來的尷尬,同時也反映出目前中藥飲片種植、炮製等環節可能存在問題。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那為什麼人們總希望用科學的、量化的標準去“規範”中醫?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原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中華國醫藥文化合作組織主席柳長華指出,這是由於傳統文化的失落造成的。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中醫學所使用的是傳統的語言和文字,這些語言和中醫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民國以前,蒙童都十分了解這種語言,瞭解這些文化,所以他們長大以後對中醫不會有絲毫的陌生,更不會去想用科學的語言來解釋中醫。”柳長華說,“民國以來,現代思潮和觀念使得民眾對傳統不信任、質疑,覺得中醫要發展的話應該像現代醫學那樣有標準、有規範,這話聽起來十分有道理,很能迷惑人。一種學問、一個門類的知識,從創造、發生、發展以至於被記載下來,記載它的語言和這種知識是有內在聯繫的,比如說,中醫用英語永遠理解不了。在我們的漢語言都被質疑的大環境下,中醫文化自然就會被認為是說不清的,是不科學的。”

換句話說,大的文化環境和哲學根基決定了民眾對中醫的接受程度。

既然從民國以來,由於民眾對傳統文化了解不足導致了中醫出現存廢之爭、科學與否之辯論,那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小學入手為民眾補課呢?中醫藥文化能否寫入中小學教材呢?



“能否寫入中小學教材的問題實際上是對文化的認識問題。”柳長華說,“寫入肯定是好事,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推不動?實話說,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對中醫藥文化還沒有真正理解。”

柳長華指出,政府提倡繁榮和發展文化指的是什麼文化?文化是多樣性的,是意識形態的,是上層建築,是信仰,是世界觀和價值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文化問題很尖銳,不是一個溫和的話題。”柳長華直言,“中醫藥文化進中小學教材的問題實際上是文化衝突的問題。近百年以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始終在走下坡路,西方的科技把他們的文化帶了過來,無孔不入。”

標準應該由傳統文化來制定


那麼,傳統中醫藥就是無標準的嗎?非也。要想搞清楚標準問題,先要探究一下中醫藥的生產力問題。


柳長華指出,中醫藥具有生產力,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利用科學技術實現生產力,比如醫院、藥廠等等,這些都離不開科技;另外一種生產力是本身中醫藥文化所具有的生產力,這種本真的、原生的、文化的、內在的東西具有生產性,這種文化的生產力與醫學的特性密切相關。文化生產力才是我們的長項,是我們有的別人沒有的,科技帶來的中醫藥的生產力,國外也可以做,而且還容易比我們做得好。

“為什麼政府提出要繁榮和發展文化?因為文化具有生產力,文化不是軟實力,是硬實力。創新的知識具有生產力,傳統的知識同樣具有生產力。傳統的知識沒有知識產權去保護,所以沒有獲得相應的利益。”柳長華說。

中醫藥生產力的核心是中醫藥的生命觀、疾病觀、藥物觀等與之相關的各種診療技術,這些東西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它不可能形成科技生產力。而這種文化生產力是最根本的,是最值得關注的。“我們不能把成分作為衡量飲片和成藥的標準,我們一旦不用成分作標準,那就有文化的標準、傳統的標準,這個標準只有我國能夠制定。”柳長華說,“這些年,國際社會上推動非文化遺產保護、傳統知識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這些和中醫藥的傳承、發展密切相關,都是很核心、要害的問題。非遺保護的宗旨就一句話:體現尊重。你不是我這個民族的,就不要對我們指手畫腳,如果總是說中藥成分不明確,說中藥有毒,那就是不尊重,就是一種貶損,是非遺保護所不允許的。”



柳長華認為,文化是中醫藥的第一生產力。“關於中醫走向國際,過去有個誤區,認為制度和標準上要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沒法接軌。”柳長華說,“外國人說,中國的中藥憑什麼讓我們給制定標準,他們說可以貿易自由,只要有人買,我們就進口,我們就執行你們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回歸自己的傳統標準,制定傳統標準,只有這樣的標準才能體現中醫中藥真實、可靠、原本的一面。而且,只有這樣的標準才是只有我們能制定的,其他國家是不能制定的。只有制定了這樣的標準,才能形成我們國家的利益保障。讓別的國家立法來承認中醫中藥有些強人所難,一定要用市場經濟的槓桿來確保我們的利益。”

傳承就是標準,繼承就是創新


眾所周知,中國的中藥老字號遍佈全國各地,如果說它沒有標準,沒有規範,不安全,無效,它能活三百年、五百年嗎?柳長華指出,歷代官修的本草著作,都是中藥的標準。“我們一代代通過師傅帶徒弟,爸爸教兒子,傳承著這種絕活,這些傳承就是標準。因為中醫藥文化是究天人之際的文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歷史,天不變道亦不變,兩千年前的經方現在依然非常有效。”



柳長華表示,我們面臨著如何解放中醫藥文化生產力的問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一些標準、制度、法律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中醫藥的生存和發展。鍾祥剛指出,目前中醫的師承已經有了條文來保障和規範,但是藥工的師承還缺乏制度保障。這可以說就是制度沒有匹配上發展的一個例子。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雖然缺乏條文來規範、保障,但是在各個老字號中成藥廠以及一些飲片廠,藥工一輩輩的傳承仍在默默地延續著。據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那春生介紹,在廣譽遠的藥工拜師儀式上,師傅會問這樣一句話:“炮製熟地要九蒸九曬,少一道工序折壽十年,你還願意拜師嗎?”“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古法炮製可謂精益求精。


柳長華認為,師帶徒是一個表面現象,師帶徒的合理性來源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固有方式,這種以耳提面命為主、讀書自學為輔的方式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是所有傳統文化通用的傳承方式。“文獻一詞現在用窄了,文乃文章、典籍,獻是有才學的人,也就是說傳承一方面需要文章,另外還需要有才學的人。中國人有強烈的師徒授受的觀念,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把自己全部的學問教給學生。為什麼中國人會不遺餘力地把知識記載下來、傳授下去?因為中國人認為學問乃天下之公器。”

柳長華說:“以前總說在繼承基礎上創新,但是一年年下來,大家還是覺得繼承不足,還是在講中醫西化。現在我想通了,並非在繼承基礎上創新,而是繼承就是創新,只要繼承了,創新也就在其中了。為什麼呢?這又回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這種特有的文化形態上來,回到它文化傳承的固有需求上來,核心問題是什麼?人。人是中醫藥創新的核心元素和核心動力,一旦知識和文化被一群人繼承下來的時候,創新也就在其中了,這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近日莎普愛思火了,但是不知道為何火又燒到了中醫藥身上。以“丁香園”、“歐茜醫生”為代表的知名微信公眾號開始公然詆譭中醫藥,一時間,彷彿大戰將至。本刊記者在去年對話中醫文獻學家柳長華等人,探討了“中醫藥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這一課題,特在此時發出,希望能幫助讀者做出理性判斷。(本文首發於中國藥店雜誌2016年7月刊,本次推送對文章受訪者現今可能的職務變化未做核實,特此說明)


中醫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本是無可爭議的瑰寶,但是近百年來,其存廢之爭不斷,發展方向迷茫。

究竟是該以繼承為主,還是以現代化為目標?究竟古籍是標準,還是成分、含量才是金科玉律?

傳統文化的失落導致標準迷失


目前,我國的藥典、部頒標準等對中成藥、飲片的質量是否合格都是以某種或某幾種成分的含量來判定的,對此,部分老字號廠家深感無奈。

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祥剛舉了一個例子:某中成藥按照組方要求,應該投料3克香附,但是這樣做的話,成分含量無法達到標準。如果想達到成分含量標準,至少要投料10克香附,但這樣做出來的藥應以假藥論處,因為它沒有按照組方來投料。這就是成分含量標準所帶來的尷尬,同時也反映出目前中藥飲片種植、炮製等環節可能存在問題。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那為什麼人們總希望用科學的、量化的標準去“規範”中醫?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原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中華國醫藥文化合作組織主席柳長華指出,這是由於傳統文化的失落造成的。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中醫學所使用的是傳統的語言和文字,這些語言和中醫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民國以前,蒙童都十分了解這種語言,瞭解這些文化,所以他們長大以後對中醫不會有絲毫的陌生,更不會去想用科學的語言來解釋中醫。”柳長華說,“民國以來,現代思潮和觀念使得民眾對傳統不信任、質疑,覺得中醫要發展的話應該像現代醫學那樣有標準、有規範,這話聽起來十分有道理,很能迷惑人。一種學問、一個門類的知識,從創造、發生、發展以至於被記載下來,記載它的語言和這種知識是有內在聯繫的,比如說,中醫用英語永遠理解不了。在我們的漢語言都被質疑的大環境下,中醫文化自然就會被認為是說不清的,是不科學的。”

換句話說,大的文化環境和哲學根基決定了民眾對中醫的接受程度。

既然從民國以來,由於民眾對傳統文化了解不足導致了中醫出現存廢之爭、科學與否之辯論,那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小學入手為民眾補課呢?中醫藥文化能否寫入中小學教材呢?



“能否寫入中小學教材的問題實際上是對文化的認識問題。”柳長華說,“寫入肯定是好事,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推不動?實話說,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對中醫藥文化還沒有真正理解。”

柳長華指出,政府提倡繁榮和發展文化指的是什麼文化?文化是多樣性的,是意識形態的,是上層建築,是信仰,是世界觀和價值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文化問題很尖銳,不是一個溫和的話題。”柳長華直言,“中醫藥文化進中小學教材的問題實際上是文化衝突的問題。近百年以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始終在走下坡路,西方的科技把他們的文化帶了過來,無孔不入。”

標準應該由傳統文化來制定


那麼,傳統中醫藥就是無標準的嗎?非也。要想搞清楚標準問題,先要探究一下中醫藥的生產力問題。


柳長華指出,中醫藥具有生產力,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利用科學技術實現生產力,比如醫院、藥廠等等,這些都離不開科技;另外一種生產力是本身中醫藥文化所具有的生產力,這種本真的、原生的、文化的、內在的東西具有生產性,這種文化的生產力與醫學的特性密切相關。文化生產力才是我們的長項,是我們有的別人沒有的,科技帶來的中醫藥的生產力,國外也可以做,而且還容易比我們做得好。

“為什麼政府提出要繁榮和發展文化?因為文化具有生產力,文化不是軟實力,是硬實力。創新的知識具有生產力,傳統的知識同樣具有生產力。傳統的知識沒有知識產權去保護,所以沒有獲得相應的利益。”柳長華說。

中醫藥生產力的核心是中醫藥的生命觀、疾病觀、藥物觀等與之相關的各種診療技術,這些東西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它不可能形成科技生產力。而這種文化生產力是最根本的,是最值得關注的。“我們不能把成分作為衡量飲片和成藥的標準,我們一旦不用成分作標準,那就有文化的標準、傳統的標準,這個標準只有我國能夠制定。”柳長華說,“這些年,國際社會上推動非文化遺產保護、傳統知識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這些和中醫藥的傳承、發展密切相關,都是很核心、要害的問題。非遺保護的宗旨就一句話:體現尊重。你不是我這個民族的,就不要對我們指手畫腳,如果總是說中藥成分不明確,說中藥有毒,那就是不尊重,就是一種貶損,是非遺保護所不允許的。”



柳長華認為,文化是中醫藥的第一生產力。“關於中醫走向國際,過去有個誤區,認為制度和標準上要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沒法接軌。”柳長華說,“外國人說,中國的中藥憑什麼讓我們給制定標準,他們說可以貿易自由,只要有人買,我們就進口,我們就執行你們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回歸自己的傳統標準,制定傳統標準,只有這樣的標準才能體現中醫中藥真實、可靠、原本的一面。而且,只有這樣的標準才是只有我們能制定的,其他國家是不能制定的。只有制定了這樣的標準,才能形成我們國家的利益保障。讓別的國家立法來承認中醫中藥有些強人所難,一定要用市場經濟的槓桿來確保我們的利益。”

傳承就是標準,繼承就是創新


眾所周知,中國的中藥老字號遍佈全國各地,如果說它沒有標準,沒有規範,不安全,無效,它能活三百年、五百年嗎?柳長華指出,歷代官修的本草著作,都是中藥的標準。“我們一代代通過師傅帶徒弟,爸爸教兒子,傳承著這種絕活,這些傳承就是標準。因為中醫藥文化是究天人之際的文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歷史,天不變道亦不變,兩千年前的經方現在依然非常有效。”



柳長華表示,我們面臨著如何解放中醫藥文化生產力的問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一些標準、制度、法律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中醫藥的生存和發展。鍾祥剛指出,目前中醫的師承已經有了條文來保障和規範,但是藥工的師承還缺乏制度保障。這可以說就是制度沒有匹配上發展的一個例子。

最近詆譭中醫的人又開始冒泡……中醫藥究竟需要怎樣的衡量標準?


雖然缺乏條文來規範、保障,但是在各個老字號中成藥廠以及一些飲片廠,藥工一輩輩的傳承仍在默默地延續著。據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那春生介紹,在廣譽遠的藥工拜師儀式上,師傅會問這樣一句話:“炮製熟地要九蒸九曬,少一道工序折壽十年,你還願意拜師嗎?”“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古法炮製可謂精益求精。


柳長華認為,師帶徒是一個表面現象,師帶徒的合理性來源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固有方式,這種以耳提面命為主、讀書自學為輔的方式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是所有傳統文化通用的傳承方式。“文獻一詞現在用窄了,文乃文章、典籍,獻是有才學的人,也就是說傳承一方面需要文章,另外還需要有才學的人。中國人有強烈的師徒授受的觀念,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把自己全部的學問教給學生。為什麼中國人會不遺餘力地把知識記載下來、傳授下去?因為中國人認為學問乃天下之公器。”

柳長華說:“以前總說在繼承基礎上創新,但是一年年下來,大家還是覺得繼承不足,還是在講中醫西化。現在我想通了,並非在繼承基礎上創新,而是繼承就是創新,只要繼承了,創新也就在其中了。為什麼呢?這又回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這種特有的文化形態上來,回到它文化傳承的固有需求上來,核心問題是什麼?人。人是中醫藥創新的核心元素和核心動力,一旦知識和文化被一群人繼承下來的時候,創新也就在其中了,這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來自中國藥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