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吵了,「遊戲成癮」真要被納入精神病了!

沉迷遊戲到底是不是病?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一直爭執不下。不過這個爭議馬上就有結論了!


據《解放日報》消息,最近,在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導、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專家參會的國際疾病分類精神與行為障礙診斷指南現場研究協調會上,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首次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

玩遊戲成癮,真的要被納入精神病範疇了?

中國網絡遊戲成癮標準成世界診斷標準?

其實,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並非首次提出。

早在2008年,由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主持制訂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就通過了專家論證,其首次將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範疇。

《標準》的主導者、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主任陶然當時公開表示,“我們要承認網癮是一種疾病。從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定義來看,凡是社會功能受損並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傷害的症狀即可稱之為疾病。”陶然認為網癮者符合疾病的基本概念,劃歸精神疾病也有理有據。

而按照《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網絡成癮可分為5類,包括網絡遊戲成癮,以及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

2013年,網絡遊戲成癮診斷標準走出了世界性的一步。

那一年,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第三章稱,將網絡遊戲成癮納入研究。

國際精神醫學領域通用的診斷體系主要由《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ICD)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構成,後者將網絡遊戲成癮納入研究的舉措當時被許多人解讀為“中國網絡遊戲成癮標準將首次成為世界診斷標準”。

我國網絡遊戲成癮比例高於歐美

遊戲,很多人都玩,但玩到什麼程度,就該算是“網絡遊戲成癮”?

2013年的DSM-V對網絡遊戲成癮放提出了建議的診斷標準(並非正式診斷,有待進一步研究),即:持續、反覆使用網絡來參與遊戲,經常與其他人一起遊戲,導致臨床顯著的損害或痛苦,在12個月內表現為9條標準中的5條。

這9條標準來自於陶然教授制定的臨床診斷標準中的8條症狀,以及一條嚴重程度標準:

1、渴求症狀(對網絡使用有強烈的渴求或衝動感)

2、戒斷症狀(易怒、焦慮和悲傷等)

3、耐受性(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程度)

4、難以停止上網

5、因遊戲而減少了其他興趣

6、即使知道後果仍過度遊戲

7、向他人撒謊玩遊戲的時間和費用

8、用遊戲來會比顯示或緩解負性情緒

9、玩遊戲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誼、工作、教育或就業機會

簡單來說,玩遊戲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遊戲者出現體質下降、厭學退學、放棄工作、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那玩遊戲就成了問題。

按照這一標準,我國有多少網絡遊戲成癮者呢?

多組統計數據都顯示,我國網絡遊戲成癮比例高於歐美。以網癮比例增幅最大的初中生群體為例,美國約有7.6-9.9%的初中生沉迷於網絡遊戲,歐洲這一數字約為1.4-9.4%,而中國的初中生網絡遊戲成癮流行率估計在2.2-21.5%的範圍內。

而且,越是低自尊、低自我控制、家庭經濟狀況差的人,越有可能“染”上網絡遊戲。

採用強制醫藥、電療、軍事訓練……常見但未必可取

網絡遊戲成癮診斷難,其實治療的爭議也很多。

2010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佈過一則《關於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狀況及對策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網癮矯治機構資質審批混亂,絕大部分矯治機構是採用強制性的打針吃藥、電擊治療、軍事訓練等方法。

這些方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卻未必可取,因診治不當而產生的悲劇性故事在新聞中層出不窮。

2009年,廣西少年鄧森山在廣西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接受戒網訓練時死亡。當年,衛生部叫停了電擊治療,卻遭到部分家長的不理解,還質問"效果那麼好的治療,為什麼讓停?"

需知,網絡成癮(包括網絡遊戲成癮)原因複雜,其治療手段也絕不是強制、單一的痛苦手段。

有學者指出,目前而言,心理干預仍應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主要干預方式,包括認知治療、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團體治療、家庭治療等等,同時結合物理、藥物、綜合干預等方式。

陶然的團隊曾建立過網絡成癮的醫學、心理、教育、軍事化管理以及社會體驗“五位一體”的綜合干預模式,倡導個體-家庭-團體循環干預手段。

“遊戲成癮”將被世衛組織正式納入精神障礙

網癮:被杜撰的精神病

《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是是非非

中國網絡遊戲成癮標準首次成為世界診斷標準

網絡成癮探析

網絡成癮干預研究進展

初中生感知學校氛圍與網絡遊戲障礙: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

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癮腦結構影像學與認知控制研究

Predicting adolescent problematic online game use from teacher autonomy support,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and school engagement:A 2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作者 | 萌主

來源 :醫學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