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決戰蘭州》有感(雜談)

看《決戰蘭州》有感

雜談

看《決戰蘭州》有感(雜談)

今天早上,看了一集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播出的紀錄片《決戰蘭州》,讓人熱淚盈眶。為了消滅盤踞在蘭州城裡封建軍閥馬步芳、馬繼援家族對人民的反動統治和壓迫,建立人民自己當家做主的民主政權,在蘭州戰役中解放軍死亡人數高達8700餘人。

為了解放蘭州城,8700多位人民英雄為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沈家嶺、營盤嶺、竇家山、黃河鐵橋......處處堆滿了人民戰士的屍體,處處流有革命戰士的鮮血。蘭州戰役結束,沈家嶺比原來低矮了兩米。可見,人民戰士為解放蘭州城,為建立人民政權,所付出的生命代價。

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力量,讓8700多位人民英雄,不惜犧牲自己生命,與反動的馬家軍拼死一戰呢?為人民而戰的信仰,讓他們不惜犧牲年輕的生命。為新中國而戰的信仰,讓他們不怕殺頭流血。

熱淚為人民英雄而灑,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最可敬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的胸懷比大海還要寬廣,人民英雄的精神比泰山還要高大。

第一野戰軍第63軍188師徵糧大隊隊長賈文岐在參加蘭州戰役中,和幾位戰友被水沖走,她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一個農民家裡。原來,是一位老大娘救了他的生命。他親身體驗到人民最親,一種為人民而戰的信仰油然而生。為了讓廣大窮人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他立即衝進炮聲隆隆的戰火。

看《決戰蘭州》有感(雜談)

攻克蘭州城以後,彭德懷、習仲勳、張宗遜駐足蘭州黃河鐵橋,拿到報送上來的部隊傷亡報告,望著滔滔黃河水,凝望群山,他們默默不語。體現了人民的軍隊官兵平等和指揮官愛兵如子的革命深情。

只有根深才能葉茂。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他們是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根。飲水思源,我們在盡情地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更不能忘記他們的信仰:人民政權要始終為人民服務。在甘肅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我們甘肅的每一個領導幹部,要時刻牢記革命先烈遺志:親民,愛民,為民,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直至民族復興國家崛起中國夢實現!

為了確保人民政權為人民的本質不變色,我們甘肅要更加加大反腐懲惡的力度和強度,讓腐敗分子無處遁形,讓黑惡勢力無處藏身,讓風清氣正的官場生態重新回到人民中來,讓服務型政府法制型政府給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只有這樣,才可以告慰在蘭州戰役中犧牲的8700多位人民英雄的地下英靈。只有這樣,蘭州戰役中8700多名人民英雄的血才不會白流。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為2300萬甘肅人民服務,為建設美麗甘肅而奮鬥。

看《決戰蘭州》有感(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