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今年24歲的小裴在重慶從事設計工作,月薪5000多。在大家眼中,農村出身的小裴一直是個孝順的孩子,自從轉正以來,小裴發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在家務農的父母轉1000元錢。給父母寄生活費這一舉動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最近小裴的女友卻因為這件事和他鬧起了矛盾。

月薪5000,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小裴女友極力反對他給父母寄生活費這一行為,女友認為小裴收入低,每個月還要支付房租水電,各種開銷也很大,還要為未來買房做準備,如果還要寄錢給父母就只能月光。小裴女友還提出要接管他的工資卡,並希望能暫停寄錢。

小裴為此非常生氣,認為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說暫停給父母寄錢,父母也一定會感到很傷心,小裴和女友也因為這件事陷入了冷戰。這件事情在網上傳開後,網友們眾說紛紜,看法不一。

月薪5000,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支持小裴的認為,父母養育一個孩子很不容易,自己有能力賺錢了,當然要想著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既然不能經常陪在身邊,每個月給父母寄錢也是孝順的一種方式。

反對小裴的認為,孝順父母是必須的,但能讓父母開心的並不是錢的多少,而在於你是否給了父母足夠的關心和愛,如節假日多回家陪陪父母,分擔家務。

小編卻認為,問題的關鍵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小裴的收入不高,如果收入高的話,每個月給父母寄1000塊錢根本不成問題。那麼,月薪5000,真的就沒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現在很多人都想早點讓父母過上好一些的日子,卻發現銀行中的存款一直都是三位數甚至兩位數,迫切希望快速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實我們一輩子的工資分為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不會理財相當於放棄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月薪5000,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根據“標準普爾”一項關於理財常識的調查結果來看。全世界只有33%的人有足夠的理財常識,也就意味著有35億人對理財處於一知半解、甚至渾然不知的狀態。很多人不理財的原因,無外乎是認為理財很難。

理財真的那麼難嗎?專業理財分析表示,沒有誰天生就會理財,但大家只要遵循科學的方法,在投資理財上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會投資的人都能從中獲益,過上更好的生活。

月薪5000,有能力給父母養老嗎?

因此,如果你也和小裴一樣面臨相似的問題,你會怎麼辦呢?如果是小編,就會多想想怎麼提高收入,讓財富更加自由。比如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免費獲取專業投資理財策略,領取理財大紅包,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