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販毒男子服刑期間被發現漏罪,數罪併罰

近日,贛榆區人民檢察院對張某販毒漏罪案提起公訴,法院審理後對張某依法實行數罪併罰。

據瞭解:

作為“慣犯”的張某曾因尋釁滋事、聚眾鬥毆、吸食毒品、危險駕駛而多次被行政處罰和判刑。然而張某屢教不改, 2017年11月又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

以案釋法|販毒男子服刑期間被發現漏罪,數罪併罰

2018年4月,檢察工作中發現服刑中的張某還有漏罪。經審查,張某於2016年8月10日至9月15日先後3次向王某、李某、莊某出售冰毒3.7克,共獲人民幣1600元。張某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且證據確實、充分,贛榆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2018年5月,贛榆區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兩個月,並處罰金6000元,與原判刑罰合併執行,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處罰金10000元,並追繳張某違法所得的1600元上繳國庫。

以案釋法|販毒男子服刑期間被發現漏罪,數罪併罰

檢察官提醒

張某曾抱著僥倖的心理沒有完全交代犯罪事實,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被揭露了曾經犯下的罪行,並付出了代價!張某的販毒行為是一個破壞性危害性極強的犯罪,不但損害了他人健康、危害了社會秩序,還將自己推入了法網!希望社會群眾遠離毒品,積極舉報、踴躍揭發各類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主動參與到禁毒人民戰爭中去。

關於毒品及危害知多少?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習慣上,毒品分為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兩類。

吸食傳統毒品可對個人身體和器官造成傷害,引發大量疾病。合成毒品由人工化學合成,包括冰毒、搖頭丸、氯胺酮、麻古等,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對人的大腦具有不可逆的損害。

 關於毒品犯罪

1、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持有毒品

在我國,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判處死刑。毒品作為違禁品,國家實行嚴格管控,任何人不得非法持有毒品,否則構成違法犯罪行為。

2、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的,一經發現,立即剷除,同時還要追究種植人員的刑事責任。

3、引誘、教唆、欺騙、強迫、容留他人吸毒

出於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引誘、教唆、欺騙、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或者注射毒品,要從重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