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清明小長假,小愛抽空去看了一場印度電影《起跑線》。中國父母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印度,教育問題也同樣是父母的焦灼。在熱門影評中,有網友說天下父母的焦慮在該片中體現的淋淋盡致,中產焦慮、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社會不公、入學問題、資源劃分不平等問題不僅僅是印度的痛,也是中國的痛。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起跑線》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開始,丈夫對妻子米圖削破腦袋要送女兒去名校的行為感到質疑。但妻子卻表現的接近失去理智的焦慮。“你希望送皮婭去公立學校和那群壞孩子在一起嗎?她會被帶壞,長大後就找不到工作,她在這個世界就會很孤獨。”

米圖認為,女兒只有接受最好的教育,才能得到上層社會的認可,而不是像自己和丈夫一樣,只是箇中產階級。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1

搬入富人區

為了順利進入名校,米圖強迫拉吉搬離住了很多年的舊市街,在富人區買了學區房。米圖在新家裡舉辦派對,盛情邀請了上流社會的新鄰居們。鄰居們舉著高腳杯各自交談,表面上端莊高雅一片和諧。但是在拉吉帶著皮婭和其他小孩子歡快的跳舞時,新鄰居卻從目光中流露出了不屑,他們認為那不是上流社會該有的舉動。

在花園中,米圖讓皮婭去結交新的朋友,也沒有小朋友願意跟皮婭玩兒。一個小男孩說:“我不能跟她玩,因為她說印度語。老師說我們必須說英語。”在印度,說英語是貴族身份的象徵。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2

面試碰壁

拉吉夫婦帶著皮婭去名校面試,卻發現入學面試考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在考父母。考父母的談吐、學識、財富、社會地位。其實入學考試只是在篩選出上層社會的孩子。

第一次,不擅長英語的拉吉,答題時頻頻出錯。不懂時尚的米圖則在衣著搭配上,被詬病充滿的鄉土氣息。第二次他們把最昂貴的衣服首飾名牌包包都穿戴在身上。又被吐槽用力過猛,說在上層社會,少即是多。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經過重重努力,皮婭還是在面試中被淘汰了。原因是學校不想錄用服裝店老闆的孩子。拉吉是一家服裝店的老闆,是舊市街的商業大亨,有自己的工作室。但在上層社會的篩選標準裡,他僅僅是沒有學識和文化的土豪。身份不夠尊貴,血統不夠純正。所以他的孩子不能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

3

搬入貧民區

屢次失敗後,拉吉聽從了無良機構的建議,佔用貧民學生的入學資格。印度政府規定,包括名校在內的每所學校,必須有25%的入學配額,留給貧困學生。為了應對學校的來訪,他們只好暫時搬入貧民區,偽造成家庭貧困的樣子。

在這裡,他們遇見了一無所有,但滿腔熱情的一群人。這群人世世代代都沒有脫離下層階級。貧窮,像瘟疫一樣,蔓延在他們的祖祖輩輩以及他們的子女身上。而把孩子送入名校,爭取那25%的入學資格,是他們唯一的希望。只是這少的可憐的希望,還被像拉吉一樣的中產階級給剝奪佔有了。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在拉吉花重金購置豪宅擠進名校的時候,窮人不得不用碰瓷這種手段,來換取賠償費供自己的孩子上學。在拉吉可以給孩子購買瓶裝水和可口的披薩時,窮人只能每天看政府官員的臉色,領取少的可憐的糧油配給。他們苦苦掙扎,努力的生活,卻還是被中產階級狠狠踩在腳下。

4

難以打破的階級固化

故事的最後,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拉吉在學校的大禮堂上,當著上層社會的家長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他揭露了校長販賣窮人入學名額為自己謀利的醜事,諷刺了像他自己一樣的中產積極,不擇手段侵佔窮人資源的罪行。他呼籲把搶來的資源還給孩子,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未來。教育失去教育的本質,現在教育就是門生意了。

話音落畢,整個大禮堂只有他的妻子米圖站起來為他鼓掌。校長沒有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那些侵略者們也不願意放棄搶到嘴中的資源。固化的階級沒有被打破,病態的社會問題也沒有被解決。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拉吉和米圖將皮婭轉到了公立學校。他們終於意識到,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也不可怕,只要是一個善良、正直、敢為別人的利益挺身而出的人,就值得被讚揚。

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貧富差距大、資源劃分不均等、階級固化等問題會逐漸嚴重,我們無法改變這一既定的事實。

沒有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就失敗了嗎?不,過得開心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就像影片中住在貧民窟的希亞姆,兒子沒有被選上時,他安慰他說,這不是你們的不幸,是他們的不幸。我們還是要開心啊,要去開派對。

活著的每一天都要開心啊,你愛生活,生活才會愛你。

起跑線|中國父母的焦慮 被這部印度電影拍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