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手機支架秒殺一眾車載大屏?

現如今,給身邊的朋友推薦車型,就算預算再充足,也未必建議購買頂配。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類似車載導航、音樂播放等功能的交互體驗來看,多數整車產品軟件系統的設計都並不友好。從緊湊家轎,到豪華品牌,中控臺車載大屏的操作界面醜陋、邏輯混亂等缺點還再次,關鍵是如此上手難度高、設備兼容性差的系統設計,還要每天和車主朝夕陪伴,實在是令人叫苦不迭。對此,如果不去某寶拍一款手機支架,不少車主恐怕只有通過靠邊停車,才能擺脫中控臺環境的“史前時代”。

所以說,既然如此,還不如選擇中控臺僅保留基本功能的中低配車款。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然而,這樣的局面,正在悄然地發生變化。

其實從2013年蘋果發佈Carplay開始的幾年之間,谷歌百度阿里等全球互聯網巨擘,已經越過了傳統產業的藩籬,將技術的藤蔓延伸到了汽車駕駛室當中。與前述互聯網設備品牌合作的車企,都能獲得與其產品接通的入口。改款後的新車只要佈局了蘋果的Carplay和百度CarLife等平臺,幾乎就能解決了從交互體驗邏輯、兼容性、美感等一系列硬傷問題。

但消費者從來不只滿足於此,Carplay等平臺的問題在於系統過於封閉。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宣佈自家的Carplay將逐漸向第三方應用開放,如高德地圖、滴滴出行等。由此可見,駕駛室中控臺的藩籬,仍然沒有最終打破。消費者眼中最好的設計,永遠要和自己鍾愛的產品有關,尤其自由使用任何一款自己鍾愛的APP,專屬賬號,多端操作。這樣的問題對於剛剛擺脫手機支架的中控大屏來說,顯然更加實際,也更加迫切需要解決。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平臺的問題,只有平臺自己知道

在此我們以上汽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車聯網平臺“斑馬互聯智行”系統為例,最新版本的斑馬2.0系統新增了一項“旅途”功能,搜索目的地時,導航系統會提供多種不同路線、不同時間長度的自駕旅遊包。如果在吃飯時間行駛到商圈附近,系統還會智能推薦附近的餐飲路線,並通過車輛進行預約和支付。然而,這些服務全都由阿里系的軟件提供,其中預約服務來自“美味不用等”,支付毫無疑問用的只有“支付寶”,餐飲數據則來自阿里系APP“口碑網”。可以說,一旦任意一個環節脫離阿里系APP的支持,都無法獲得流暢的體驗。何況,這樣的設定也不免讓我們聯想到了“大數據殺熟”等一系列暗箱操作的問題。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打開拓展邊界,可定製才好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各大品牌逐漸發現,與其自己悶頭研發“功能機+上網卡”一般的封閉車機平臺,不如大膽藉助安卓生態系統,同時提供開放的平臺入口。吉利汽車今年剛剛發佈的吉利吉客(GKUI)就是一款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車機系統,並通過Google雲和阿里雲實現了全球部署。開放平臺的好處就是,可以順利藉助安卓系統上業已成熟的各項技術為我所用。吉利吉客採用訊飛 ifytek 3.0語音模塊,語音識別率達到了97%,幾乎做到了徹底解放用戶雙手。然而不難想象,仍然有更多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安卓系統當中多數應用不能同時支持橫屏豎屏,難道我們要歪著脖子看抖音?這顯然不是一張數據流量卡就能簡單解決的問題。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開放,定製,誰能最終“屏”實力說話?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剛剛發佈的新一代唐搭載的全新深度定製安卓系統DiLink,這樣的系統意味著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安卓應用市場“任性”下載各類智能手機應用,這樣的終極解決方案,能夠輕易實現多種APP交叉協作,規避了“家族式”APP壟斷閉環帶來的消費陷阱。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更為驚豔的是,配套DiLink系統的車載中控屏是一塊14.6寸的旋轉大屏,這樣的瘋狂方案帶來的獨有功能,即屏幕可根據APP最佳呈現效果智能預判實現自動旋轉;配備與主流手機同等級別的8核CPU,性能跑分超8萬,是行業平均水平的5倍,平臺輔以智能語音、遠程升級以及智能手環鑰匙,網友戲稱“買手機送車”所言非虛。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屏”實力,憑的是讀懂消費者的需求

消費者的需求是豐富的,並且從未輕易滿足,因此任何一個平臺,面對客戶難調的重口,開放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因為機會越多,出路越多。拒絕開放和兼容的車機廠商,等於將自己拋棄在了技術的十字路口。目前的汽車行業當中,DiLink系統的設計,無疑是具有轉折點的意義。但它是否能夠扛得起未來?筆者認為,比亞迪的方向是值得借鑑的。

進一步瞭解DiLink之後,我們發現,廣義的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包含“Di平臺、Di雲、Di生態和Di開放”四大能力平臺,除了那套配置足以用來“吃雞”的“中控臺巨屏手機”之外,其支持豐富的業務形態,打通車、手機、內容生態的產品方向,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在“Di開放”的能力平臺當中,DiLink系統涵蓋了開放整車數據層和控制層的首創概念,包括整車341個傳感器,開發者可以獲取安全駕駛、行車信息、網聯娛樂、舒適便利、底盤操控、健康保障共六大類數據及對應的66項控制權限。匯聚第三方智慧,手機生態僅開放10幾個傳感器即可孵化出數百萬個APP,DiLink智能網聯繫統開放了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孵化APP過程中展現的可能之多、數量之爆炸、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迭代優化之速度,均將是前所未有的,至於各大車企言必稱的自動輔助駕駛,僅僅是DiLink系統下未來的想象之一罷了。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結語

不管是手掌、枕邊,還是書桌、客廳,“屏”的佔領之勢,已然是排山倒海。然而把傳統行業從舞臺中央推開的,卻從來不是新興的技術,而是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正如撬開駕駛室傳統中控臺的,從來不是小小的手機支架,而是充分競爭、可定製的全新平臺化產品。DiLink會是車聯網最終的形態嗎?犬牙交錯的新舊技術實力,最終是否能夠達成共識,並行不悖?可以說,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消費者使用場景的不斷完善,智能車機系統這一課題從來都充滿了太多的懸念。

“屏”實力說話:手機支架革命或已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