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即便國外獲獎,國內依然無人問,這部展現死亡的電影,不光讓我們經歷了死亡,還體會到了消失的過程。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死亡,不光是一個的詞語,還是一個沉重的命題。

因此電影史中以“直面死亡”為題的電影並不在少數,從伯格曼探討存在主義的《第七封印》,到譜寫生命最後奏鳴曲的《入殮師》,無一不是在面對死亡。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但電影先行的主題與預設的目的,反倒剝奪了死亡的展現,使其成為呈現導演話語的工具。但有一箇中國人卻拍出了真正直面死亡的電影,那就是《方繡英》。

《方繡英》是王兵導演執導的紀錄片作品,獲得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不光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還和戛納、威尼斯、柏林並稱「歐洲四大電影節」。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陳凱歌也曾憑藉他的處女作《黃土地》,拿到過該電影節的銀豹獎。

終於在它七十大壽上,中國人拿到了這個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而且還是該電影節歷史上首次被一部紀錄片摘下最高獎。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方繡英》獲得這些榮譽的原因,是因為導演王兵抽離了自己的表達欲,使自己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個記錄者,客觀的展現死亡的過程。

影片開始的三分鐘,王兵什麼也沒交代,只是用三個鏡頭表現了方繡英本人,雖然已經身患阿茲海默症,但她和常人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在沒有提示的前提下,都不知道她已患病。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但鏡頭一轉,變成了方繡英已經不能自理,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畫面,這一個前後對照,比任何的語言都要豐富,因為疾病的摧殘,使一切的變動都能看的到,疾病的力量就此展現。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在後來的篇幅中,王兵不光記錄了方繡英的臥床,還穿插了村民的生活。

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即便在死亡面前,生活依然是第一準則,人們依舊進行著自己的生活,該捕魚的捕魚,該吃飯的吃飯。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甚至親友來探望方繡英,最後都演變為了脫離人物的生活閒談。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這不光是疾病的威力,還是生命的可悲,在生活的壓力之下,與日復一日的等待死神之中,旁人都已習慣的死亡的氣息。

隨著時間的流逝,方繡英眼中的光芒也逐漸暗淡,最終迎來了自己的人生終點。

這時,影片來到了唯一的煽情時刻,子女們的眼淚,為我們證明著這個曾經鮮活的人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跡。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但鏡頭又一轉,卻是親友們鎮定的處理著後事,在結尾處,當導演問起方繡英的親人,方繡英去世多久時,那句不經心隨意的回答也代表著,方繡英最終也從親人的心中死亡了。

本片的真正出彩之處就在於對於生命流逝的忠實記錄。

從最開始方繡英還能生活自理,到後來的臥床,再到後來的不能自己翻身。這其中生命氣息的逐漸散失是對觀影者最大的衝擊。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但王兵導演並未逃避這種記錄,他在方繡英不能自理後,一直採用面部特寫,逼迫我們去觀察方繡英死亡過程中的變化,體會那種生命逐漸離你遠去的過程。

雖然目睹一個人的生命一點點衰微,是件極其殘忍而痛苦的事情。但這種影像的衝擊恰恰能激起我們對於死亡概念的認定。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而電影中的另一種去世,是方繡英在親人心中的死亡過程。

在2017年大火的《尋夢環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設定,人類能死亡兩次,一次死亡是肉身的破滅,一次死亡是在親人心中消失。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這個設定皮克斯用整整一部電影來講述,卻抵不過《方繡英》結尾一個長鏡頭的威力大。

在結尾那個電魚的鏡頭中,不光是前面出現過三次電魚生活的重複,王兵導演還設置了更為深刻的內容。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在文本層面,方繡英就像一隻魚。

她面對的死亡就如要被捕捉的魚一般,要麼被捕後窒息而死,要不就被人殺死,但對捕魚者來說撈上來的魚就已經死了。

方繡英在親友們眼中,就像撈上來的魚,早就已經宣告了死亡,現在的等待只是為了確定一個已經認定的事實。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在親人眼中的死亡並非像《尋夢環遊記》中描寫的那麼溫情美妙,在現實中的消失遠比電影中呈現的要殘酷,因為有時候你還活著的時候,消失已經在親人心中開始了。

這兩種不加修飾直接表達的死亡過程,是王兵導演真正的用意所在,也是洛迦諾電影節,頒獎給它的用意,因為在死亡面前,紀錄片遠比電影來的有力的多。

當我們回望王兵這個導演時,就會發現王兵在紀錄片導演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不像徐童、周浩、陳為軍那些紀錄片導演一樣,依附於曲折的故事,生動的感情。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他的紀錄片,大部分都令人難以概括其中發生的事情,但卻有一種魔力吸引著你看下去。這種看似違背紀錄片原理的拍攝方法,其實是真正踐行紀錄這一詞語的拍攝手段。

在王兵導演的創造觀念裡,“看見即是經歷”是他的最高準則。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因此他的紀錄片往往是長鏡頭的無聊畫面,這並非是導演的功夫不夠,而是王兵的特意為止,使我們認識到,當我們看這一會就無聊透頂,感到厭煩之時,但那就是主人公的日常啊。

更為高超的是,王兵選取的片段都極具生活化,即便你聽不清檯詞是什麼,依舊能感受到被拍攝者生活的狀況。

由此造成的就是王兵指導片子令人望而退卻的片長,《十五小時》900分鐘,《原油》840分鐘,《鐵西區》550分鐘,今年新拍攝《死靈魂》也有513分鐘。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這一切都是為了來造成觀眾的浸入感,實現觀影者與拍攝人物的對接重合,體會被採訪者的處境。

這既是《方繡英》的死亡過程,也是《十五小時》中的勞作,更是《鐵西區》中東北工業基地的坍塌。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這也是導演王兵的目的,也是他在世界各地頻繁獲獎的原因。

即便王兵導演在世界上獲得的榮譽無數,但在國內的關注度卻極低。

在豆瓣上《方繡英》只有400多人看過,甚至王兵導演最出名的《鐵西區》也僅僅只有3000人標記過。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去看看王兵導演的片子,體會一下另外一個世界,看一下別人的人生。

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在國內竟無人問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