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讓秸稈資源利用,阻止人們焚燒?

該如何讓秸稈資源利用,阻止人們焚燒?

近年來,農作物秸稈成為農村面源汙染的新源頭。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小麥、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如得不到有效利用,不僅浪費了資源能源,還會造成環境汙染。據有關統計,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可生成7億多噸秸稈,成為“用處不大”但必須處理掉的“廢棄物”。如今,秸稈綜合利用得到各方重視,秸稈產業受到市場青睞,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尋找商機。

在我國,秸稈利用和焚燒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話題了。“禁燒令”持續執行,各地也有過各種各樣的利用方案制定,但多年來其始終逃不過一把火燒掉的老套路,每逢收穫時節,秸稈焚燒四處可見。

作為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秸稈被稱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後的第四代能源,經有效處理後可以循環再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用秸稈製作而成的飼料、肥料是比較常見的。而在能工巧匠的手中,秸稈還能變成各種精緻的生活用品、工藝品甚至環保建築材料等。

利用範圍分為以下:

1.稻殼水泥混凝土

2.高強輕質稻殼灰保溫磚及其製法

3.秸稈立體栽培草腐類食用菌高產新技術

該如何讓秸稈資源利用,阻止人們焚燒?

還有許多秸稈資源利用的方式方法,據瞭解,我國現在已經有很多地區,在使用這些技術進行秸稈資源利用,而不用大量的進行焚燒,焚燒會導致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危害人體健康。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3項汙染指數達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平時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比平時高出3倍。當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還會引起火災,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後果不堪設想。

該如何讓秸稈資源利用,阻止人們焚燒?

從燒到不燒,從不燒再到創造新價值,秸稈回收再利用正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而政府、企業、民眾等多方正向著和諧、平衡的多贏格局發展。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標準、設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基金,為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企業大力發展技術,創新秸稈綜合利用的手段;民眾則提升自身環保意識,減少秸稈焚燒率。

秸稈雖小,但要實現資源化利用卻涉及到收集、儲存、運輸、加工、銷售等多方面力量,需構建完整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形成產業閉環,推動秸稈邁入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正軌,才能真正將秸稈變成生物質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