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英雄 周瑜的真實解說

三國位於東漢末年在西晉統一之前,出現的一個特殊的時代,它是一個動亂不堪苦難的時代。曹操曾寫詩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但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為什麼呢,因為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就是在這樣一個殘酷的時代,有一群英雄。他們為國家的一統一,付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著重介紹一下三國時期風流倜儻的周瑜。

亂世英雄  周瑜的真實解說

相信很多讀過[[三國演義]三國志或是看過改拍的電視劇,戲劇等,我們都會認為周瑜這個人是一個氣量狹隘的人,因為我們記住的是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經典的名言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禪。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周瑜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曾率領孫劉聯軍與曹操戰於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的

周瑜在小編的認識裡是個非常忠誠的人,在24歲時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開始建功立業。在這一年裡,他與同齡孫策一起贏取了當時有名的美女大喬小喬。可以說周瑜這個人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他人長得帥,做事也漂亮。那時吳中呼為周郎,郎本意是小夥子。但這個時候呼郎有讚美的意思,當時吳中的人把孫策叫為孫郎,把周瑜叫周郎,翻譯過來就是孫小鮮肉,周小鮮肉。

蘇東坡曾寫詩道;

亂世英雄  周瑜的真實解說

蘇東坡在詩中把周瑜從一個軍事家形象變為了一個儒將風采,當然了,談笑間,敵人就沒有了,有點誇張。沒有那麼瀟灑,畢竟戰爭是一件殘酷的事情。但是蘇軾這樣說,是想著力塑造周瑜這個人的英雄形象。所以你想周瑜20多歲,就是當了中郎將,更娶了當時有名的美女。就跟我們現代所說的,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嗎。活脫脫的人生贏家啊,戰場,情場,官場場場得意。你說他怎麼會去嫉妒別人呢,我們嫉妒他才差不多啊。我每次讀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小編我都嫉妒他,恨不得我是他。

亂世英雄  周瑜的真實解說

事實上歷史裡的周瑜的氣量很大,與他同期的人物對他評價很高,其中蔣幹對他的評價是雅量高致,就是說他品德好,氣量大。所以把周瑜說成一個氣量狹隘的小人這是是冤枉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前線總指揮,在指揮這場戰爭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使劉備,曹操不容小看周瑜。所以赤壁之戰後都跑到了孫權哪裡說他壞話,還好,孫權不聽。

現在說到這裡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演義,電視劇的周瑜的形象與歷史上的完全不符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歷史尤其是三國這段歷史有三種形象,第一種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形象。是歷史學家主張的歷史形象,但不等於歷史真相。第2種是文學形象,就是三國演義,三國電視劇裡面的形象。第三種就是個人民間形象,就是每個人給自己塑造了一個歷史形象,一旦塑造了一個歷史形象,並且定型了以後,他往往就不能接受別的形象。就比如有人吐槽電視劇版的曹操演的不對,不好等。但是這個曹操不像,真曹操我們也沒有見過。為什麼說曹操不像不對呢,那是他們心裡有個自己所理解的曹操的形象。這一類我們統稱為民間形象。

但凡歷史就可能有這三種形象,而對於三國來說呢,這個問題尤為突出。為什麼,因為三國的歷史非常短,如果從東漢末年漢靈帝架崩算起到西晉統一也不過是90年。其中作為傳統的史書所正統紀年的魏時間是很短的,所以魏亡之後到了晉代,對於三國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各種史書的記載就已經不一樣了,有分歧了。這種分歧隨著歷史的推進,由於種種原因它越來越形成一種文學的和民間的形象。所以隨著歷史的久遠,歷史形象就可能被淡忘,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就被我們所知。

這就是小編對周瑜的一個真實解說,如有不好不對的地方,歡迎再下方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