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在近兩年火爆的山水畫市場上得到了應驗,隨之而來的浮躁氣息充斥著這場賭局,待一切塵埃落定,誰才是真正的幕後贏家?

“昨天我一朋友說,買來的山水畫在噴防護劑做保養處理的時候,發現其中黑色區域竟然開始暈開,這是明顯的人工板而不是天然山水畫。原來山水畫的水也這麼深了!”

這段話出自一位在石材圈混跡多年的資深人士,他所慨嘆的,正是近幾年中式審美迴歸之後開始逐漸向好的山水畫。從2017的年度爆款到2018的涉水很深,山水畫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究竟真的像該資深人士所擔心的這樣亂成麻,還是他朋友說的言過其實?帶著這些疑問,筆者走近山水畫商家,與他們一起聊聊山水畫爆紅後的“亂象”。

“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山水畫業務員為客戶做介紹

人工山水畫,天然之勁敵?

在跟多位山水畫商家聊到文中開頭講到的那種現象時,他們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震驚。從去年開始入駐中閩石材商城的新石界,其負責人告訴 《石邦》 雜誌,上述情況應該是3D打印的山水畫做工不精良導致的後果。但她也提到,山水畫市場中確實存在著人工山水畫,但是一般價位比較偏低,與真正的天然山水畫的價位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按照新石界負責人的說法,假設上述採購商是在知道該板面是人工板的前提下,那麼在養護時出現質量問題,情有可原。但是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就相當於用購買天然山水畫的價格去買了一幅人工山水畫,這就應該另當別論,它說明部分山水畫商家已經開始在利用顧客的甄別能力漏洞,從中牟取暴利。一旦是後者這種情況,則需要為山水畫市場敲響警鐘,因為賣家與買家之間的信任危機已經開始顯現。

刨除上述的個別案例,山水畫市場上已經存在天然和人工兩種產品類別,

那麼人工山水畫是否已經對天然山水畫的市場造成了嚴重衝擊?筆者通過對多個天然山水畫商家的實地走訪,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新石界負責人說到,人工山水畫雖然存在,但畢竟是少數,且製造技術還不過關,行家一眼看過去,還是立馬可以分辨出來人工和天然的區別。

“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新石界在中閩的山水畫賣場

批量化的操作是人工板的特性,所以在價格區間人工山水畫一般介於中等偏下,相應的也就帶給了顧客一些選擇誤導,為什麼同樣是山水畫,價格相差這麼多。新石界負責人告訴 《石邦》 雜誌,的確經常會有顧客有這種疑問,但是新石界並不會因此主動降價,因為如果買家真的是天然石材的忠實擁躉,還是會回頭購買天然大板。

新石界的答案跟大聖玉石吳海南和新景林志強的採訪回覆,如出一轍。他們也表示,人工山水畫對天然山水畫還造不成威脅,就算製作再精良,墨水的後期加工跟億萬年的鬼斧神工還不能相提並論。正如吳海南向筆者舉出的例子那樣,如果消費者能夠接受齊白石的臨摹畫作和真跡保持一樣的價格,那時人工才能夠成為天然真正的勁敵。

“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新景在南通的山水畫賣場局部圖

貨比客重,賭石從源頭開始

《石邦》 雜誌2月刊在 《山水畫的熱現象與冷思考》 一文中曾提到,山水畫的礦山以四川、雲南為主要聚集地,其中又以四川更為豐富且量大。但在去年網絡上爆出的 《大熊貓國家公園暨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方案》 中指出,由於採礦可能對大熊貓的棲息地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的幾座礦山將要被封停,而其中就有盛產山水畫的礦山。

除了這一傳聞之外,山水畫的礦口本來也屬於稀有的那類,再加上山水畫精品荒料更是少之又少,一旦出一顆極品料,就有多個購買者,因此只能是價高者得。吳海南對 《石邦》 雜誌說道,“這場賭局,在購買荒料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因為誰也不敢保證買到的荒料是好貨,只能憑藉長期採購荒料的經驗,下這場賭局的第一次賭注。”

“亂象”下的山水畫,一場賭石之約

▲新景在南通的山水畫賣場

山水畫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同一塊荒料,如果遇到不同的工匠,經過不同的判斷,再通過不同的壓花和不同的擺刀,最終呈現的成品也會出現相差甚遠的板面紋理。一旦切出來的意境不符合大眾審美,或者是出現偏差,那麼這片板就等同於廢板,和邊角料沒有區別。而山水畫的成材率大概在40%-60%之間,如果運氣不好的,成材率直接趨近0。

從買石到切板,參與這場賭石之約的多是山水畫商家,而最終的賺與賠,也都將由商家自己承擔。也正是多了對石材的這份敬畏和尊重,經營山水畫的商家多數會更用心對待每片成材的板。林志強也在採訪中表示,由於山水畫的成材率低,目前也在探索各個品級大板的使用價值,以此做到不浪費每一片板。

從貨源開始,每個山水畫商家便帶著賭石之約,展開戰鬥,競爭者不是別人,正是每一次下賭注的自己。

惡性價格戰,賣家的雙重危機

儘管賭石是每個經營山水畫生意商家的常態,但並不代表在這個幾乎透明的市場規則中,都是一番風平浪靜。

相比於多數商家感到不為所懼的人工山水畫,令商家真正感到一絲擔憂的是惡性價格戰,這個似乎充斥在整個石材行業中的頑劣分子,像是病毒一樣可以永遠找到寄生體,生存繁衍。

在筆者走訪山水畫市場的時候,一些商家反映到,為了吸引客流量,不惜低價銷售優質板面的現象仍然存在著。不過,這些商家也提到,低價銷售的,多為市場經驗不足、剛開始踏足山水畫領域的新手。

因為是新手,一般缺乏資金認知,沒有將荒料切板過程中的風險算進去。比如一顆出材率極低的荒料,如果不將廢掉的荒料的價值附加在成材的大板上,就算最終板材以原有的價值賣出去,這已經是在虧本的範疇了,更不用說一年動輒幾十萬的架子位租金,以及員工工資和其他成本費用。

這種商家的“病症”在初期都不會有明顯的表現,商家本身也不易察覺,但一旦意識到的時候,便是“晚期病患”,面臨的只能是市場的淘汰。雖然從長遠來看,這些都不足以影響整個山水畫市場的大局,但在短期內,還是會讓現有的良性運營的商家,產生一定的忌憚。

不低價銷售、不迎合惡性競爭,只拼板材質量優劣,看似佛系,其實是商家更大底氣地與“惡勢力”作鬥爭。但該類商家也深知,這更是在比拼背後的資金實力,哪個繃不到最後,出現資金斷裂,哪個就先出局。可是,原本可以良性循環的市場,卻因為某幾個商家的不良行為,出現經營裂痕,這是一個只有悲的結局,是商家從入局山水畫便開始的一場雙重危機。

編後語

山水畫的“亂象”的確存在,但是顯然還沒有到不可以挽回的地步,如何將這些亂象扼殺在搖籃裡,是現在市場上所有入局者應該警惕和亟待改進的。當然,很多低價戰的商家可能不會認同筆者的觀點,認為只要先搶到客源便可以再在後期悄然提價,補回損失,但“人心不足”、“慾望是無窮的”這些粗淺卻客觀的真理,終將有一天會將這些商戶拉回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