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諾貝爾獎得主的理論被後來證明是錯誤的?

榮耀6174


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被授予了葡萄牙醫師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António Egas Moniz),以表彰他此前發明的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獲獎恐怕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錯誤,僅僅在獲獎一年之後,莫尼斯的這項發明所遭受到的批評和抨擊就超過讚譽,而且隨之而來到是全世界學界和醫學界都全面抵制這項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當然,現時代已經完全徹底地摒棄掉莫尼斯的這項發明,而且科學的發展也證偽了這項發明的學理基礎。

這是項怎樣的發明?又何以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並錯的如此離譜?

這就要說到腦科學,人類迄今對人類大腦的探索和了解仍然極為有限。這麼說吧,如果把大腦看作是一個黑匣子,當代的腦科學研究充其量將黑匣子的灰度從100降低為99.9,只取得些許寸進。

好了,莫尼斯的時代人類科學對大腦的瞭解就完全是0。當時的科學心理學是行為主義一統天下,而行為主義根本不關心人類行為背後的內部過程,而這個內部過程對醫學和生理學來說就是人類的腦機制。

莫尼斯作為一名精神病醫生,他在1935年受到耶魯大學一項動物研究的啟發,耶魯大學對研究團隊將黑猩猩的前腦葉以及與其它腦區的神經聯繫毀損,意外地發現黑猩猩變得溫順起來。黑猩猩的腦毀損研究使莫尼斯不禁想到,如果把人類的前腦葉也切除,是不是就能使那些危險的、桀驁不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癲癇患者得到治癒呢?

好了,又再說到精神病的治療。即使到現在為止,人類科學對精神分裂症的病理以及治療沒有太好的辦法,在莫尼斯的時代就更是束手無策。如果切除前腦葉白質部分能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治癒,那絕對是石破天驚的偉大發明。就這樣,經過莫尼斯的研究探索,他正式推出了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接受實驗治療的病人確實變得溫順起來,而且怎麼刺激都不再復發。

於是莫尼斯的發明就像給束手無策的精神病治療界引入一股清流,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得到推廣運用,許多難以控制的病人通過切除前腦葉白質部分,變得溫和友好。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莫尼斯的發明能石破天驚地“治癒”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癲癇患者,諾委會以及學界形成共識將1949年的醫學和生理學獎頒發給莫尼斯也就不奇怪了。



那這項獲獎的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又錯在哪裡呢?這麼打個比方吧,切除前腦葉白質治療精神病,就好比切了丁丁治療手淫,手淫倒是治好了,可是損害了患者生殖、性樂甚至排尿的功能,得不償失。

例如,現代認知心理學和腦科學史上最著名的腦損病人H.M,他對記憶研究功不可沒。H.M原來是一名癲癇病人,接受了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後,出現記憶功能受損,他徹底喪失了長時記憶能力,你與他握手自我介紹,他認識你了,一分鐘後他就完全不知道你是誰。H.M後來成為了一個記憶研究團隊的研究對象,這個團隊跟蹤研究了他幾十年,從一開始的年輕實習生都變成白髮蒼蒼的老者,H.M交道了幾十年,他依然不認得他們,只有熟悉感,卻是陌生人。

當然,H.M是一個特例,他在接受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時附帶毀損了大腦的海馬結構,導致記憶功能嚴重受損。更多接受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的病人,他們的人格,特別是認知和決策能力都受到損害。

換言之,這是一項危險且不人道的發明,所謂的“治癒”也是建立在其它嚴重功能損害的基礎上,它甚至成為權力機構通過“治療”控制異議者的招數。


唐映紅


193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費米,因為費米通過中子輻照技術產生了新的放射性元素。但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費米在實驗中產生的新元素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

事情是這樣的:費米他們當時的設想是利用中子轟擊鈾-238,形成新的核素,新核素再通過β衰變衰變到93號元素,最後再對反應產物進行化學提純,提取出93號元素。

由於當時人們還並不知道錒系元素的存在,所以費米順著元素週期表一路查下去,最後認為93號元素應該屬於ⅦB系,而93號元素的化學性質應該與同一豎排的75號元素錸的性質接近,即應該是一個準錸元素。他們對核反應產物進行了化學分析,併成功的發現了一種與預期性質一樣的新元素。

不過費米小組的成員還是有些困惑:按照他們的分析,反應中產生的新元素應該佔較少的比例,但實際實驗中生成的反應產物遠遠多於預期。雖然之後的一段時期內世界各地的其它實驗小組都重複了該試驗並證明了他們的正確性,但是他們內心深處還是有些不安。

費米因為這項研究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正當費米帶著家人逃離意大利去斯德哥爾摩領取獎金時,在德國,哈恩、斯塔拉斯曼和Meitner等人發現了核裂變現象,當費米小組的成員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已經錯失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機會,那就是發現核裂變。

費米等人在實驗中用中子轟擊鈾核,今天的我們知道這可能會導致核裂變的出現。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實驗中鈾核發生裂變,其中就包括了43號元素鍀。由於當時人們尚未發現元素鍀,費米他們就誤把43號元素當成93號元素對待了,坦率的說這個錯誤是很難避免的,當時誰也沒想到原子核會發生裂變。

費米在用中子轟擊鈾元素之前也轟擊過其它元素,它們都沒有發生裂變,所以在慣性思維的驅使下費米很難會往裂變方面去想。 ================================================================= 評論中有人在問為什麼費米他們當時沒有測量原子量,我找到了費米於1934年發表於上的文章:

因為我不是學化學的所以很多地方沒怎麼看懂,不過大致能看出來費米他們使用的是排除法,他們把鈾附近的元素都排除了(因為化學性質明顯不同),最後推測可能是93號元素。 當然,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困難:這種新合成的元素壽命只有13分鐘,它在反應過程中還會不斷地衰變產生新的元素,這無疑進一步增加了分析的難度。


鄢城秀才


過去的錯誤就不說了。畢竟科學研究複雜深奧,也沒有誰故意要出錯。

本人預測一個必將被糾正的錯誤諾貝爾獎。

它就是澳大利亞醫生馬歇爾和沃倫因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獲得的醫學獎。

自從1985年他倆正式嚷嚷著發現了新病菌,發現了胃病元兇,全世界就被倆人忽悠著相信“沒有幽門螺旋桿菌就沒有有胃病”“要三聯四聯療法清除”“要防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人進化中選擇保留的與人共生菌,它一定有我們還未知悉的功能,否則進化不會讓它寄居。

胃病元兇仍然還是1985年以前的共識“沒有胃酸就沒有胃炎胃潰瘍”!胃酸來自各種胃部傷害帶來的分泌失調。

我們應該停止進行抗生素大量使用的三聯四聯療法,停止滅殺幽門螺旋桿菌!

治療胃病,不用滅殺幽門螺旋桿菌照樣可以。而且沒有那些抗生素副作用。

拭目以待!


春雷滾滾2


我來個所答非所問:未來將有哪些諾獎得主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 1.夸克,夸克可是個諾獎大戶,可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夸克全部是`連體嬰兒’,單個夸克從未被發現過,那麼有分數電荷的夸克存在嗎?很抱歉,本人恐怕要斷然地說:NO! 未來製造出黑洞(質量點)後,質子就非常非常簡單了,質量點俘獲並囚禁一個正電子就是質子! 2.希格斯粒子,該粒子只有慣性質量,而沒有引力質量,恐怕是宇宙中最荒謬的粒子了!須知引力和慣性是質量不可分割的基本屬性,上帝絕不可能愚蠢到製造一個像希格斯粒子那樣荒謬的粒子,3. 引力波,恕本人大不敬,引力波的命名犯的可是最初級的邏輯錯誤,質量和能量是一對冤家對頭,質量產生引力,而絕不產生能量!假如能量是能量,引力也產生能量,豈不是宇宙大亂? 所以不久的將來,這些錯誤的諾獎還是收回來吧!


孤猴78345271


像自然科學這樣的學科,諾獎得主往往是通過實驗發現或理論被現象所驗證而獲獎。而對於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諾獎得主往往是因為一家之言而獲獎,並不一定具有強大的科學性。

比如,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特是因為提出了“不完備合約理論”而獲獎。他強調任何合同都不能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糾紛照顧到,因此,對於那些合約中忽略的權力的處理和安排顯得異常重要。

這樣的理論的確有其重要性,但問題是合約的不完備性是不言自明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一些類似於風俗習慣、商業習慣的一些潛規則來處理這一類的問題,所以這樣的理論說了等於白說。

而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是因為提出了“人往往是非理性的”而獲獎。傳統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說是目前主流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因此,塞勒通過觀察和分析現象,否定了“理性人”這一假設,對於經濟學界來說極具顛覆性。

但問題是,塞勒認為人是非理性的原因,是因為人往往不能選擇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項,會受到情緒的干擾。但世上沒有人能擺脫情緒的控制,因此,當我們在說人是理性的時候,其實已經假設人是在情緒化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塞勒的分析是多此一舉的。

總之,歷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幾乎沒有人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這就是人文科學的侷限,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湖邊觀魚



散木17


在盧瑟福在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之後,提出了原子模型,認為原子核在原子的正中央,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做勻速圓周運動,可是按經典物理電磁理論推理是矛盾的,後來玻爾提出了原子軌道量化理論,認為電子在量化的軌道上運動,也很好的解釋了線狀譜。玻爾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可是這個理論只能解釋氫原子,不能解釋其他原子。後來科學家也證實了玻爾理論也是錯的,實際上是電子在繞著原子在做不規則運動,成一定概率分佈,也就是電子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