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謀主」,荀攸

實際上荀攸為人低調,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被稱為曹操的“謀主”,曹魏五謀臣第二。

曹操常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丕在東宮做太子時,曹操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荀攸曾經生病,曹丕前去慰問,獨自在床下禮拜,他受到特別尊敬就是這樣。

曹操的“謀主”,荀攸

動漫版荀攸像

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生前設奇策共十二計,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後世不得而知。

曹操的“謀主”,荀攸

影視版荀攸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1.獻計水淹下邳,活捉呂布。

曹操自宛征討呂布,到了下邳,呂布敗退,固守城池,曹操進攻,沒有拿下,連續作戰,士兵疲憊,曹操想收兵撤退。荀攸與郭嘉說曰:“呂布勇而無謀,如今三次交戰都敗了,他的銳氣已經衰落。三軍以大將為核心,大將衰疲,部隊就沒有奮戰的意志。就算陳宮有計謀也太遲了,現在呂布士氣尚未恢復,陳宮的計謀尚未定奪,乘此機會奮進急攻,就可以擊破呂布了。”曹操隨即引沂水、泗水灌進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呂布。

2.獻計聲東擊西,斬顏良,殺文丑。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首先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四月,曹操親自率軍北上救白馬之圍。當部隊正向前開進時,荀攸認為不能與實力懸殊的強大敵人正面對抗,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設法分散其兵力,於是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曹操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機率輕騎襲擊白馬,顏良不及防備,被關羽斬殺。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六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沿河西退。軍行不久,與袁紹五六千追兵相遇。諸將見敵眾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荀攸知道敵人的弱點,就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曹操與荀攸對視而笑,心意相通,於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引誘袁軍;待袁軍逼近,爭搶輜重的時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馬,迅猛發起攻擊,大破袁軍,斬殺騎將文丑。

3.畫策火燒烏巢,立下大功。

曹操於是和袁紹在官渡形成對峙局勢。雙方軍糧將盡,荀攸對曹操進言說:“袁紹運糧車一天之內將要到達,押車將領韓猛精幹但輕敵,攻擊他可以獲勝。”曹操說:“誰可以派遣?”荀攸說:“徐晃。”於是派徐晃及史渙半路截擊,打敗了韓猛,燒了他押送的軍用物資。適逢許攸前來投降,說袁紹派淳于瓊等人率一萬多士兵押運糧食,將領驕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擊。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聽從。曹操於是留下荀攸和曹洪守營,自己率軍進攻打敗了袁軍,斬殺了淳于瓊等人。

4.荀攸力排眾議,平定二袁。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剛剛前往征討劉表,袁譚、袁尚爭冀州。袁譚遣辛毗請降求救,曹操許之,問部將。部將多認為劉表強,應先攻之,袁譚、袁尚不足為慮。荀攸說:“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劉表卻穩守江、漢之間地區,他沒有吞併四方的志向不問而知。袁氏佔據四個州的地盤,有甲兵十萬,袁紹憑寬厚得到眾心,假使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保守他們的既成功業,那麼天下的災難就不會停息,現在袁氏兄弟交惡,結果不會是雙方都得到保全。二袁如果聯合起來,力量就會強大,那時就不易謀取了。趁他們內訌謀取他們,天下就平定了,這個機會不能失啊!曹操說:“很好。”於是答應與袁譚結親,隨即派兵擊敗袁尚。這以後袁譚背叛,荀攸又隨從曹操在南皮斬殺袁譚。

5.算無遺策,獲“謀主”稱號。

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漢獻帝為荀攸請求封爵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沒有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於是封荀攸陵樹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