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兵隱居三十三年,鄧小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一老兵隱居三十三年,鄧小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在對朝援助戰爭中,一些士兵因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而被軍隊授予“一等英雄”和“特別功臣”的稱號。然而在整個朝鮮戰爭當中,只有20到30個人同時享有這兩個榮譽。有一個老兵,他擁有這兩項榮譽,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在朝鮮戰爭之後,他開始隱姓埋名地生活,直到我們國家花了很多努力才最終找到他。這名老兵的名字就叫柴雲振,來自四川省嶽池縣。柴雲振出生在四川一個貧窮的農家,12歲時他就在地主家裡長時間工作,承擔起家庭的擔子。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而柴老則是成為了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人,並在1950年參加了朝鮮戰爭,與美國作戰,幫助朝鮮戰爭。在這次正義的戰爭當中,柴雲振展現了英勇無畏的中國士兵的勇氣和氣勢。

一老兵隱居三十三年,鄧小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在1951年的5月,柴雲振的部隊奉命阻止敵人向北挺進,而聯合國軍隊則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裝備。但是柴會龍帶領他的小隊組建了一支先遣隊,繞到敵人的指揮部所在地。

一老兵隱居三十三年,鄧小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一老兵隱居三十三年,鄧小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柴雲振衝到了最前線,向敵人的指揮部瘋狂掃射。當他把子彈打完後便於敵人殊死肉搏,在那場激烈的戰鬥當中,他的右手手指都被殘忍的咬下來,身體上多個部位遭受重傷,差點就昏死過去。柴雲振在戰鬥中受了重傷,住院一年。當他出院後,自己悄悄地復原,回到家鄉。回到家裡,家鄉父老都知道柴雲振是抗美援朝的老兵,然而並沒人清楚他是一位傑出的功臣。

一直等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委員會,軍方準備寫一篇傳記《英雄傳記》來表彰朝鮮戰爭當中的特等功臣,而鄧小平和當時的國防部長說,“即使你大海里撈針,也必須要把他找到”。一直等到了1984年,柴雲振才在家鄉被發現,經過33年的隱姓埋名,他才被國人所知。他還代表退伍軍人兩次訪問朝鮮,並受到金日成的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