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創造多元的「傲慢與偏見」

《聖經》講創世的篇章裡,有著名的巴別塔。

大洪水過後,重歸安穩的人類希望齊心協力,建造一座通向天堂的高塔。但這種宏願,連帶著人類巨大的行動力,令上帝頗感不安。於是他區分了人類的語言,將人類分散各處,一旦溝通失效,巴別塔只好半途而廢。就連塔的命名,都滿含蓋棺論定的意味:所謂巴別,就是嘈雜混亂。

《创造101》,创造多元的“傲慢与偏见”

第一眼看到《創造101》空空蕩蕩的粉色金字塔階梯,不知為何,就聯想到巴別塔。倒不是階梯真有多高,但各安其位又分而治之的態勢,像極了星散各地的人類,彼此緊密連接,又很難勠力同心。

用主題曲裡的話說,“每個舞步是幻想把你影子踩,勾小指答應約定一起闖關”,女團成員之間的複雜境遇,大致如此。

但我沒有料到,隨著節目推進,越來越多的“女團創始人”捲入其中,成員之間的縫隙,會迅速延展成巨大的輿論鴻溝。《創造101》,似乎正在創造,或者說印證多元的傲慢與偏見。

偏見的第一個主人公叫王菊。

這個26歲的女生,在女團裡已經算不得年輕。而她刻意美黑的皮膚和並不纖弱的身形,無疑和傳統的女團審美天差地別。因此,節目前幾期,王菊總給人一種“走錯片場”的感覺,排名也始終在低位徘徊。網上的表情包文化甚至拿她開涮,說“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

《创造101》,创造多元的“傲慢与偏见”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王菊真實魅力的展露而日益消弭。她勇敢又不遮掩地表達自己想從F班到A班的願望,她自黑是“地獄使者”,來回應網上鋪天蓋地的質疑。原來她也曾經符合主流標準地白、瘦、美過,眼前關於相貌的質疑,不過是她自己的選擇。最絕的是,她在公演拉票的時候說:“有人說我這樣子的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做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我吃掉了,而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這番圈粉無數的話,點中了很多平凡女生最敏感的穴位:雖然我只是個普通人,沒有亮眼的外表和過人的才智,但我依然可以堅定獨立地選擇自己的人生。

加上王菊利用“土味”在社交網絡開展的巧妙營銷,諸如“你搞好,我搞好,菊姐就能追風跑,你努力,我努力,菊姐就能出奇跡”,“半杯星巴克,王菊變快樂,一杯一點點,王菊走更遠,厝內小眷村,王菊一百昏”之類的拉票集贊,也讓王菊靠著“魔性”的力量,逆風翻盤,躋身人氣選手的行列。

不想做白天鵝的“醜小鴨”,最終蛻變成黑天鵝,這是王菊的勵志樣本。

和王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個叫楊超越的選手。登場之初,楊超越就像是現實版的“小燕子”,百無禁忌,蠢萌天真。長相甜美的她自稱是“全村的希望”,也因此被粉絲暱稱為“村花”。可村花的實力,的確有點辣眼睛。

要是按唱歌跳舞的標準來篩選,楊超越怕是得末尾淘汰。可她的外形和性格,卻為她贏得了長期前五的高票。

《创造101》,创造多元的“傲慢与偏见”

這種巨大的反差直接造成了網上的罵戰:一方關心,她憑什麼?一方回應,管得著嗎?

“巴別塔”停工的影響,開始顯現。

如果留心彈幕,會發現王菊和楊超越的支持者,總是在隔空對掐。

起初是“王菊那麼醜怎麼會有人支持”,“楊超越傻得什麼都不會,憑什麼出道”,這算顏值與實力的對比。

說著說著,話鋒就轉到了更復雜的參照系上。“我們農村出身的就是喜歡楊超越,雖然她有缺點,但我們一定要把她投上去。”“王菊是上海人,上海是中國最有獨立精神的城市。”到這裡,選手身上的符號已經被剝離開來,抽象成地域、階層、成長環境的標籤,粉絲們也自覺不自覺地代入其中,引發共情。

看起來,這只是王菊、楊超越或者其他女團成員之間的“粉絲大戰”,比拼的也無非是人氣,可深究下去,《創造101》像一條神奇的魔毯,通過對101個女孩的“出廠參數”的編織,變幻出無數可能引爆社交網絡的議程。有些關於審美,有些關於情感,有些關於人生,有些關於階層。一旦這些議程經由成熟的推手引導,再加上山呼海嘯的關注,用流量井噴來形容也並不為過。

在這個意義上,《創造101》,以及類似的大流量節目,彷彿一面鏡子,創造的只是101個女孩和一個11人的女團,映射的卻是整個社會在價值觀念上日益多元的“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本身不是壞事,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釋放。重要的是,判斷“傲慢與偏見”本身的標尺是否清晰,標準是否統一。這一點或許是《創造101》們精益求精的方向。

有朋友問起,整天盯著屏幕上嘰嘰喳喳的女孩子,也就是唱唱跳跳而已,不覺得膚淺無聊嗎?

一點都不。往小裡看,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意想不到的溫柔,會在某個瞬間攫住那些同感的人。往大里說,一個全民支持女團選秀的故事,在中國這樣的複雜現實和人口基數襯托下,永遠有洞悉社會的可能。

如果你還記得2005年的《超級女聲》,那麼,這一次,或許你又在見證新的歷史。巴別塔始終會倒塌,但人類建造的熱情,永遠不會熄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