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從河南新縣到四川通江縣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足足有1200多公里,楊軍帶著妻子和四歲的小女兒先坐汽車到武漢,後又輾轉飛機、大巴,歷經12個小時終於趕到了大爺爺楊裕富的烈士墓前,大伯楊正光也從兩千多公里外的北京趕來。

“如今交通這麼方便,我們來一趟都這麼困難。當想年,無數革命先輩們不知道翻過了多少座大山,走破了多少雙鞋,還面對著敵人的圍追堵截,該有多麼艱辛!”楊軍說。

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青山埋忠骨,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內革命先烈的墓地在一片青山之中 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這是一場時隔85年的“團圓”,革命烈士楊裕富終於“見”到了他的親人。

楊裕富出生在於河南新縣千斤鄉楊高山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兄弟四人中除了年紀最小的老四,其餘三人都參加了革命。排行老大的楊裕富和老三都在戰爭中英勇犧牲。楊軍告訴記者,二爺爺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讀書的時候,多方打聽才得知大爺爺在四川作戰時犧牲了,然而卻打聽不到他犧牲在何處。三爺爺是個無名烈士,犧牲何處、忠骨何埋,至今仍杳無音信。

但是楊軍一家四代人始終銘記並傳承著身上的紅色血脈,一刻都不敢忘記。為找到楊裕富烈士的下落,家裡人苦苦尋覓,問遍了所有可能的線索,卻始終無果。但那張泛黃的烈士證明,卻始終是家裡人不滅的希望。楊軍的爺爺是四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去世之時將烈士證明傳給了楊軍的父親,仍然心心念念著要尋找犧牲的大哥的下落。這張烈士證明對他們而言,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和紀念,更是英雄紅色血脈的象徵。

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楊軍家中珍藏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受訪者供圖)

革命精神傳四代 三人參軍退伍後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楊裕富兄弟三人參軍,只有一人活了下來,“二爺爺之後又相繼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他經常告訴我們,是大爺爺、三爺爺和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回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時刻銘記他們的犧牲和付出,我們一直記著,小輩中也有三個人繼續當了兵。”

楊軍的大伯楊正光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從小聽著父親的革命戰爭故事長大的。“父親經常說,戰爭的殘酷是生與死的較量。父親講到第一次與日本軍隊的交手的時候,因為不瞭解敵人的戰術和武器裝備,被在河灘上露營的日寇打敗了。他們痛定思痛,認真分析失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失敗中學習勝利,戰士在成長,仗就越打越精。之後在平型關伏擊戰的時候,父親曾任手槍團的副團長,帶領部隊死死堵住了日寇的退路,協同八路軍115師作戰,最終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轟動全國!”

楊正光說,父親從小對他們要求特別嚴格,甚至用軍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如吃飯一粒米都不能掉,不能有絲毫的浪費。長大後,在70年代國家徵兵的時候,兄弟姐妹中有三人都積極參軍入伍,衛國戍邊。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哪裡!雖然我現在已經退役38年了,但是前段時間老戰友聚會時還提到,如果打仗,不用國家叫,我們自己主動上戰場!”

楊軍沒有當過兵,但是他也一直教育自己四歲的女兒要勇敢、要艱苦奮鬥。楊軍的妻子告訴記者,女兒在一歲半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自己獨立吃飯。“我們家每個人都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楊軍說。

在參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碑的時候,楊軍喊著女兒讓她自己跑過來,小姑娘因為跑得太快,一下子摔倒哭了起來。旁邊的工作人員趕忙上去扶,楊軍說,如果不是你們在這邊,平時女兒摔倒都是要自己站起來的。隨後,他對女兒說:“你忘了嗎,爸爸告訴過你要勇敢的。”小姑娘聽了之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止住了眼淚,又恢復了蹦蹦跳跳的狀態,牽著爸爸去看紀念碑上刻的字。

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楊軍帶著四歲的小女兒參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碑(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三代人八十多年苦尋 故鄉黃土終於撒至英墓

和楊軍一家同來祭拜革命先烈的還有三個家庭。當日上午,通江縣王坪村晴空萬里,卻在下午一點,革命烈士的後人前來祭掃之時雷聲陣陣。雨來的突然,前來參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的人們紛紛猜測,是不是革命烈士們看到親人後流下的淚水。

“三爺爺,侄孫們來看您了,把老家的土和水也帶來了。”烈士花其蘭的侄孫花放和堂弟帶來了安徽老家的一捧黃土,大雨中,他們兩人沒有撐傘,一人將紅色袋子攤開,另一人把土鋪在了三爺爺的墓地上。隨後,他們倆又將墓地旁的土裝進了另一個紅色的袋子中。

“來之前家裡人就一直囑咐我們,一定要把家鄉的黃土帶到三爺爺的墓前,再把三爺爺墓旁的土帶回家中和祖輩葬在一起,讓三爺爺魂歸故里。”

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烈士花其蘭的侄孫花放和堂弟把家鄉的故土鋪在花其蘭的墓地上 未來網記者 劉文靜 攝

據瞭解,烈士花其蘭共兄弟三人,其中排行老大的是花放的親爺爺,花其蘭是他的三爺爺。只有親爺爺結婚生了子,二爺爺和三爺爺都相繼參軍,為革命浴血奮戰,沒有成家就犧牲了。

父親曾告訴過花放,小時候家裡窮,土匪霸佔了家裡的房子。當時17歲的花其蘭為了家裡人不再受欺負,扛起槍就去參加了革命。後來就再沒有了他的消息,八十多年來,一家人一直在找三爺爺的下落,直到父親去世前,也不斷地囑咐他一定要繼續尋找,直到十幾天前……

“你們終於來了,這一天我等了幾十年,我奶奶的遺願終於可以實現了!”今年72歲的花中昌在第一次見到媒體的時候幾度哽咽。

“80多年了,茫茫人海要找一個人太難了,什麼方法我們都用了,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手機推送了一篇‘頭條尋人’的消息,這才找到了!”花放告訴記者。

這80多年,是尋找的過程,更是不斷傳承革命精神的過程。花放告訴記者,解放後,奶奶收到了政府寄來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方才得知三爺爺已經犧牲在四川。二十多年前,他還在讀小學,那張毛主席親筆簽名的烈士證高高地懸掛在家裡客廳的中堂上,還附著一塊“光榮人家”的牌子。

那個時候,他還不懂得這塊牌子背後的真正涵義。長大後,他越來越以自己是烈士後人而自豪,並主動從父親那裡接下尋找三爺爺的擔子。而那張烈士證,即使搬家了也仍然被父親用相框裱好,小心翼翼地珍藏著。

村村有烈士 戶戶有紅軍 革命精神一刻不忘

得知曾祖葬在哪裡,烈士曾孫肖琳激動不已:“85年了,我們家人一直在找他,現在有了下落,心情無法形容。像這種情況,我們這裡還有很多很多,村村有烈士,戶戶有紅軍!”

肖琳的曾祖父肖永貴烈士出生在河南信陽新縣箭廠河鄉,91年前,這裡爆發了一場至今看來都讓人熱血沸騰的黃麻起義。

在當年,新縣箭廠河鄉歸屬於湖北黃安。那個時候,白色恐怖籠罩著這裡,但是這裡的人民非但不害怕逃亡,還紛紛揭竿而起,主動出擊組織暴動,黃安、麻城三萬餘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之後於1929年成立了鄂豫邊區,這也是後來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身,並誕生了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主力紅軍。

所以,在這裡流傳著一句話“村村有烈士 戶戶有紅軍”,肖永貴就是在那時離開家投身革命的。當時,他的兒子只有8歲,4年後,肖永貴在反三路圍攻的戰役中犧牲,被埋葬在了四川省通江縣洪口鎮。

一家四代都是軍人,退伍38年老兵仍稱“若有戰,召必回”!

《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受訪人供圖)

肖琳告訴記者,直到現在,家鄉傳承革命精神的氛圍依然濃厚,每年7月份徵兵的時候,不用花大力氣宣傳,就會有一大批的年輕人主動報名。他也曾經在軍隊服役了十幾年,並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時的抗震救災工作。

“穿上了軍裝後才深刻體會到保家衛國、服務人民的責任,當年的革命先烈們都有這樣的覺悟,現在的我們不論身在哪個崗位更應該為社會、為人民努力奮鬥。對我們退伍的老兵來說,若有戰,召必回!這份責任是一個軍人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軍魂。”肖琳如是說。

新縣的旁邊商城縣也曾經被革命先烈用鮮血浸泡。1929年立夏,“商城起義”爆發,建立了河南省第一支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革命鬥爭年代,十餘萬商城兒女投身革命,其中八萬多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這裡的紅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唱響全中國。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中安葬的另一名烈士陳自崗就出生在這裡。他的孫子陳軍曾經聽與爺爺一起參軍,後來回鄉的戰友,講起爺爺的犧牲經過——

陳自崗是紅四軍第一獨立團的團長,在大面山作戰犧牲,犧牲時年僅23歲。當時的陳自崗奉令拿下大面山,但是大面山非常難攻,兩個營的兵力都折損在了山上,他決定親自上陣,但是他的戰馬卻遲遲不肯上山。連馬兒都畏懼兇險,陳自崗卻硬拽著戰馬攻上山去,僅用兩小時就攻下了陣地,但是卻在下山的途中,死人堆裡突然冒出個氣息未絕的敵人,從背後開槍擊中了他。

陳軍告訴記者,父親在給他起名字的時候,就特地用了“軍”這個字,希望他學習、銘記先烈們的革命精神,永遠也不要忘記。(記者 劉文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