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區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難度大——基層幹部呼籲增加治理專項經費

  西安商報5月26日刊發《臨潼區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難度大——基層幹部呼籲增加治理專項經費》之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5月31日,臨潼區城市管理局向媒體書面回覆,說已安排工作組對媒體報道的問題逐件督辦落實。

  

回覆中稱:“從5月30日開始,各相關街辦已就轄區環境衛生問題開展集中整治。雨金街辦連夜對西關村、北湃村、新集村三個村垃圾填埋點的垃圾堆積問題進行了整改,於31日上午整改到位;交口街辦對權中村周寨組垃圾臺外溢及填埋點管理問題進行連夜整改,於31日上午整改到位;馬額街辦針對存在的問題,也已整改到位。”  那麼,垃圾堆放多天不及時清理,臨時設立的垃圾填埋場佔用耕地亂堆亂倒,無任何防護,日常不及時覆蓋。這些問題長期存在,為何要等媒體呼籲之後才去處理?回覆稱報道的相關問題已於31日中午之前整改到位,整改如此及時,也不知效果如何?對此,記者於6月12日對臨潼區一些街道做了回訪。

  在交口街道轄區,記者看到臨街的垃圾臺處理的比較乾淨,而之前報道的權中村臨時設置的垃圾填埋場還是和前段時間一樣,平地上傾倒的垃圾堆不覆蓋。垃圾場入口有一大灘汙水,四周的麥地裡散落著不少汙染物,由於天熱的原因,現場更覺臭不可聞。周邊群眾告訴記者,街辦把垃圾倒在這裡對他們影響很大,“把人臭的,蠅子還特別多。”

  同樣,馬額街道位於英里村的臨時垃圾填埋場也是肆意傾倒,不覆蓋。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堆有一部分已被推平,而更多的垃圾則被推至臨溝的地方,一部分滲液被垃圾遮蓋住了,還有一部分繼續散發著臭氣。當然,不論已遮蓋還是未遮蓋,滲液都向地下滲透。而不遠處就是剛收割結束的麥田。  垃圾場還堆放著大量的工業垃圾電石泥。記者諮詢專業人士得知,化工企業生產留下的電石泥廢渣如果排放到環境中,將嚴重汙染環境和地下水。記者之前採訪馬額街辦時,環衛科工作人員說電石泥是覆蓋生活垃圾用的,而此次則在電石泥廢渣上面鋪了一層土,估計這就是臨潼區城市管理局督辦的整改方法。馬額街道一些村組垃圾臺不及時清理,導致垃圾亂堆積的現象也時有發現。  記者瞭解到,臨潼區於數年前在零口街辦三府村建了一座標準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按照預算,該處理場一期庫容可達245.71萬立方米,每日可處理生活垃圾300-350噸。  記者採訪相關人員得知,該填埋場按規劃可以處理臨潼區所有的生活垃圾,可不知什麼原因卻常年“吃不飽”,一些街辦基本不會將垃圾送到該處理廠。  農村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及時處理,極易產生對土壤、水源地的二次汙染。平原地區人口密集,地下水資源需求量大,所以更要嚴格管理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問題。臨潼區部分街道環境衛生整治不徹底,生活垃圾不及時送往標準化的正規垃圾填埋場,反而佔用可耕地隨意堆埋,不知相關部門日常如何指導監督,下一步又將如何處理?本報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