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盤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愛情

我國是世界上僅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其中也不乏令人為之動容的愛情故事。比如,為我們所熟知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薛平貴與王寶釧、穆桂英與楊宗保、唐伯虎與秋香等等,這些愛情故事要麼是美好圓滿,要麼是悽美悲涼,但無論如何都表現了古人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至死不渝地追求。然而,這些故事也僅僅只是故事,不能當真,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真實存在的愛情呢?答案是: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兩個真實存在的愛情故事!

蘇軾與王弗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盤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愛情

蘇軾與愛妻王弗

在古代,婚姻一般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戀愛結婚都要先經過父母同意,然後媒人牽線,才能成婚,所以很多時候,婚姻都是包辦婚姻,男女並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然而,我國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軾卻是一個進步青年,堅決認可戀愛自由。蘇軾年輕時和自己的同窗跟著老師王方遊學,走到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有一汪綠水,水中魚兒翩翩遊躍,蘇軾和同窗都對這景色讚歎不已,老師提議給這魚兒遊躍的池水起個好名字,大家都踴躍發言,起了好多名字,有文雅的,也要粗俗的,直到蘇軾給這池水起了一個“喚魚池”的名字,老師和同學都覺得這名字好聽,恰到好處。當時,王方有個女兒叫王弗,她知道了父親他們給池水起名的事,自己心裡也想了一個名字,然後把她起好的名字差人送給了父親,父親打開一看,沒想到女兒起的名字也是“喚魚池”,從此時,蘇軾便於王弗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蘇軾跟著老師學習,和王弗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從彼此欣賞變成了相互愛慕。蘇軾回到家中,告訴父母,自己非王弗不娶,蘇軾的父母還算比較開明,瞭解了王弗的身世之後就同意了這門親事,蘇軾和王弗順利地從戀人變成了夫妻。蘇軾在朝為官,王弗不但能把家庭照顧的很好,而且她自己還是一個飽學之人,經常能給蘇軾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二人的感情十分親密,甚是恩愛。可惜的是,紅顏薄命,王弗很年輕就去世了,王弗去世之後,蘇軾十分傷心,一直懷念王弗。王弗去世十年,蘇軾寫下“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塵滿面,鬢如霜。”這憂傷的詞句,表現了他對愛妻深深的懷念。

唐伯虎與沈九娘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盤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愛情

沈九娘為唐伯虎研墨

說到唐伯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年少時就已經很有才氣。影視作品中描述的“唐伯虎點秋香”在歷史上其實並不存在,是演義而來,但是,唐伯虎一生中確實遇到了美好的愛情,他的摯愛不是秋香,而是沈九娘。唐伯虎是蘇州人,他的第一任妻子徐氏是當地名門徐延瑞的二女兒,徐氏生有一子,不幸的是唐伯虎24時,家中發生變故,父母離世,徐氏和孩子也相繼離他而去。29歲,唐伯虎娶了官宦人家的女兒何氏為妻。1499年,唐伯虎決定上京趕考,本來以唐伯虎的才華取得功名很輕鬆,但是幸運之神這次又和唐伯虎檫肩而過,唐伯虎受到冤枉,被關入大牢,趕考失利。妻子何氏因為此事,離開唐伯虎,回了孃家,之後嫁給了其他人。唐伯虎心灰意冷,整日在青樓中借酒消愁,在這裡他遇到了沈九娘,他的人生又一次迎來了轉折點,卻是因為一位歌姬。沈九娘欣賞唐伯虎的才華,心生愛慕,她把自己的妝閣讓出來給唐伯虎用來作畫,並親自給唐伯虎研墨。日久生情,唐伯虎愛上了這位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女子,而沈九娘早已經把唐伯虎深深地藏在了她的心裡。在朋友的幫助之下,二人修成正果,結為夫妻,唐伯虎不再過問世事,和沈九娘過著隱居的生活,靠賣字畫為生,不景氣的時候,沈九娘通過自己的努力補貼家用。他們的生活平凡卻很幸福,沈九娘為唐伯虎生下了一個女兒,起名桃笙。1512年的寒冬,沈九娘終因操勞過度病倒,不久離世,年僅38歲。唐伯虎十分傷心,他決定此生再也不娶,帶著與愛妻沈九娘生的女兒桃笙過著清貧艱難的生活。後來,唐伯虎看破紅塵,皈依佛門,把他的愛只留給了他摯愛的妻子沈九娘。

我是“韓信點兵”,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分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