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利用暑假時間備考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

在國考筆試兩門科目行測和申論中,行測的考察內容相對比較多,而且對做題速度也有很大的挑戰。其中,國考行測中判斷推理和言語理解與表達所佔題量相對比較大,所以考生們必須儘早做準備,做好詳細的複習計劃,循序漸進,最終做到將行測的考點融會貫通,以便在考場上舉一反三。

如何合理利用暑假時間備考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

一、判斷推理部分

暑期中需要將每年的題型及理論知識進行第一輪學習。判斷推理包括四大題型:分析推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這四大題型中,分析推理是每年考試相對不好拿分的部分,這部分涉及到的知識點多,且需用專業的邏輯思維進行解題,所以應該是複習中首要的內容。考生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形成邏輯的解題思維,切忌在做題中代入過多的生活常識。這需要考生首先深刻理解邏輯的三大精神,然後理解並鞏固必然性推理中的推理規則,理清可能性推理中的論證形式。

考生還需思考每一章節理論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只有具備辨析題型的能力,才能有針對性採用正確的解題方法快速解題,真正做到又“快”又“準”。在這段時間,考生可以按照每一個細分的章節去進行練題,做到各個突破,把知識點逐一學習掌握。在做題後可以對每一章節的題型做個歸納整理。這個過程不只是掌握解題方法的過程,也是不斷熟悉題型的過程,能夠幫助考生在後期練習時準確辨析題型。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考生也需瞭解不同題型,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同時,也要從現在開始,注重詞彙的積累及語感的培養。語言的學習是積少成多的,雖然效果不一定立竿見影,但堅持就會有收穫。考生在做題過程中,要主動去積累每一個詞彙,爭取在下次再遇到該詞時能夠清楚其含義。考生從決心備考之日就應該形成每日閱讀一定量報刊雜誌的習慣,日積月累,既能加快閱讀的速度,又能培養正確的語感,有助於片段閱讀和文章閱讀的理解。

以上便是中公教育專家對暑期備考的指導內容,主要強調對題型的熟悉及理論知識的學習,並形成良好的備考狀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希望大家抓緊暑假的時間,為複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理科備考科學規劃

對於很多已經瞭解過公職類考試的學員來說,最頭疼的莫過於如何進行備考。而這些學員中大部分對於行測理科的備考把握有一些問題。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和您一起分享一下如何進行行測理科的備考。

首先是大家最頭疼的一個部分――數量關係。經過調查發現36%甚至佔比更高的學員認為在公職類考試中數量關係是最難的,大部分學員基本上採用的是放棄的原則,在最後塗卡的時候,全蒙b或者全蒙c。這部分學員還是比較明智的,但是大家注意,我說的是比“比較”明智,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人都認為,行測考試的分數中數量關係一道題的分數稍微比其他部分的分數要高一點,若是能把這一部分的分數把握住的話,那麼筆試考試成績肯定要比其他人要高一些。所以很多學員採取了第二種方案就是挑題去做。往往他們都會選一些自己見過的或者感覺比較簡單的題去做。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考過程中對於數量關係要進行學習。那麼數量關係怎麼去備考呢?第一階段就是對數量關係所有涉及到的知識點都要進行一次系統性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這些知識點分成三類。第一類,一聽就會而且感覺自己後面能夠牢牢掌握的知識點;第二類,聽著還行但是感覺掌握的不夠牢固的知識點;第三類,感覺自己怎麼學都不會的。對於不同類型的知識點,要畫出不同的記號。這樣你就完成了數量關係備考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就是通過大量的練習第一類和第二類知識點相關的題目來牢靠的掌握住這兩類知識點。很多學員可能在想,這一階段我只練習了第一類和第二類相關的知識點,萬一第三類知識點有一些我可以學會呢?這就要求我們在第一階段系統學習知識點的時候,要認真地去聽老師的講解並仔細劃分。第三階段就可以通過做套卷或者做題庫,學會快速的去挑選出自己會做的題目,這樣可以在我們考試過程中避免因為挑題做而浪費了一些時間。當這三個階段過去之後,基本上我們數量關係的備考也就差不太多了,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有時間再去準備的話,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去通過大量的做套卷,鞏固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挑題做的技巧。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行測理科的另外一個部分――資料分析。資料分析是公認的相對來說好拿分的一個部分。通過系統的學習以及大量練習之後,很多人都能夠將我們資料分析的正確率達到80%,甚至更高。所以這一部分是一定一定要把它掌握住。對於資料分析的備考我們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需要系統的去學習資料分析中的相關數知識點。在這個階段裡面,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有兩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公式,第二個部分是計算方法。當然,對於每種類型的材料的閱讀重點也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第二個階段就是需要我們大量的去做題。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去了解自己還有哪些公式那些計算方法沒有掌握,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注意時間的把握,通常情況下,四篇資料分析的做題時間不要超過25分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去注意養成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就是我們在讀不同類型的資料時要閱讀不同的重點。第三個階段就是我們需要去做套卷,再做套裝的過程中要去調整資料分析的做題位置。通常情況下,我們建議大家千萬不要把資料分析放到最後去做,因為時間比較緊,比較倉促,正確率為會降低。

更多相關內容,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