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最近電視劇圈有個大事兒,8年前用《宮鎖心玉》揭開阿寶色古偶劇、大女主瑪麗蘇

序幕的於正,帶著他的新戲《延禧攻略》,回來了。很多網友都表示↓

追劇前:“我就算是劇荒!也不會看一眼於正的《延禧攻略》!”

追劇後:“真香。”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誰也沒料到,今年第一部大眾“真香”定律,發生在於正劇《延禧攻略》上。

這部劇講述了心存良善,但性格腹黑的女主角魏瓔珞,在宮廷裡憑藉機敏靈活的頭腦一路過關斬將,化解重重困難,一步步進階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的故事。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在於正摒棄了“五彩斑斕”、“傻白甜”等屬性後,《延禧攻略》在向來對國產劇“嚴苛”的豆瓣,評分呈現出穩中求進的態勢,開播當天豆瓣評分6.3分,4天“逆襲”至6.8分,目前已升至6.9分,破7指日可待。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這部劇的驚喜之一,在於反套路的主演人設。

不得不說,於正感知市場風向的能力真的很強,知道大家看膩了古裝劇裡,以德報怨的聖母白蓮花,於是大膽將女主人設定為以暴制暴的“社會姐”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16集看下來,小編覺得魏瓔珞就是那種有勇有謀、睚眥必報的女主,雖然在從宮女成長為令貴妃的過程中,頂著女主光環一路開掛有些跳脫實際,但卻意外迎合了某些觀眾的“爽點”。

除了女主的人設外,觀眾熱議度最高的,是這部劇的“歷史感”。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看得出於正這次是下了功夫的,他一改之前喜愛的阿寶色濾鏡,這次採用了高大上的冷色調,整體構圖也顯然經過精心考量,變得極具藝術感。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劇中幾乎每幀畫面都採用了大面積的高級灰色調,整個畫面質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白綾、爐煙、玉碟、宮燈……或濃豔或素淡,清宮的主色調就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中被調定,富麗而古樸。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在這次的人物造型上,

其質感令人眼前一亮,服裝造型道具精緻得令人吃驚,滿滿正劇風,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於媽出品。

為了真實還原乾隆年間的民俗風貌和吃穿用度,《延禧攻略》劇組用了5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前期籌備,參考了大量歷史資料。

主創團隊探訪了江浙一帶許多做傳統手工藝的民間藝人,參觀了多個服化道博物館,深入瞭解歷史和民俗傳統,還專門找來了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工作的繡娘,為劇組縫製衣服。

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劇中爐煙、宮燈、字畫、手工品等都不僅僅是道具,多數都是真的古董或出自傳統手藝人,如此巧奪天工的小物件、小擺設展現了整個團隊對作品的態度和對歷史的態度。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值得一提的是,在劇中還看到了傳承了500多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打樹花作為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特色古老節日社火,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其壯觀程度不亞於燃放煙花。

延禧攻略:時隔多年,於正終於寫了一部好劇!

精美絕倫的服化道背後,是一顆顆對中華傳統文化保持敬畏之心的手工藝人的匠心,也體現了《延禧攻略》劇組對於中華傳統手工藝傳承、弘揚的初心。

“ 雖然有的時候大家至看到了1、2秒或者幾分鐘,但是這背後都是花了我們所有匠人很大的心血去做。希望通過《延禧攻略》,讓更多觀眾瞭解我們的傳統歷史文化,我們的非物質遺產,可以令這些東西慢慢傳承下去。——於正”

雖然不能說《延禧攻略》的復刻歷史有100分,但是它真正做到了以尊重歷史的態度,回到符合劇中歷史年代的語境,開創了古裝劇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