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2.14萬》刷屏,專家:帳不能這麼算

近日一篇名為《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只有2.14萬》的文章開始流傳,文章以一家年收入200萬的工業製造公司為例,除去了公司的各項成本,以及增值稅、城建稅、所得稅等9項稅務支出後,得出企業主最終只能剩下2.14萬元。

《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2.14萬》刷屏,專家:賬不能這麼算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表示,文章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未將小微企業可享受的優惠政策算在內,並將不應該計入的個人所得稅算入,計算有偏差,同時,該企業為工業製造業(其稅率遠高於服務業)且勞動力支出項較高,應繳納的稅費較高屬於個例。

但他強調,文章中涉及到的稅務雖有部分出入,但整體算法正確,在現行稅務政策下,小微企業的“減負”空間還很大。

《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2.14萬》刷屏,專家:賬不能這麼算

財稅專家:企業、個人所得稅部分計算有偏差

我們先來簡單複述一下上述文章中企業的財務狀況。

一家200萬元銷售收入瓷器燒製公司,其中僱傭員工的支出(含工資、獎金、社保、代扣個人所得稅等)110萬元、房租12萬元、黏土成本10萬元,再加上水電等辦公費用、設備維護費等等之後,合計成本160萬元,毛利40萬元。

接下來就到了文章討論的重點,公司的40萬元毛利應繳納的稅費包括租廠房的稅費、車船稅、印花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七項合計34.53萬,其中佔比最大的部分是增值稅27.61萬。

《公司收入200萬,稅後到手2.14萬》刷屏,專家:賬不能這麼算

減去以上稅費,計算得出公司稅前利潤為4.02萬,之後文章計算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按稅率25%計算得出應繳納稅費為1.01萬,剩下的3.01萬計算了個人所得稅,按稅率20%需繳納0.6萬,企業主最後到手的錢為 2.41萬,企業主繳交的稅費合共是36.56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