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銀行里有多少存款才能活的心安?

劉六爺


朋友,這個問題我已在悟空問答中多次涉及,總之我認為標準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你所在城市的生活消費水平和你本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來決定。



比方你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假如你有房有車,不參加其他高檔消費娛樂活動,也不購買高檔奢侈品,每月基本生活消費15000元左右,1年就是180000元左右;又假設你沒有工作,全靠銀行存款利息生活,那麼按現在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5%計算,你需要擁有520萬元X3.5%≈18.20萬元,就是說520萬元存款利息收入基本上才可應付你一年的日常生活支出。



如果生活在二線城市,前提條件跟一線城市一樣,每月基本生活支出10000元,一年就是120000元,則你需要擁有360萬元X3.5%≈12.6萬元,就是說你需擁有360萬元存款利息收入才可基本應付你一年的日常生活支出。



如果生活在三、四線城市,前提條件跟一二線城市一樣,每月基本生活支出8000元,一年就是96000元。則你需要擁有280萬元X3.5%≈9.8萬元,就是說你需要擁有280萬元存款利息收入才可基本應付一年的日常生活支出。



事實上生活在這些城市的居民有這麼多鉅額存款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且即便一個家庭有這麼多錢,也不僅僅將錢只存入銀行吃利息,可能還有其他投資,實際收入可能會遠比存款利息多,這樣也不需要這麼多存款;而且你如果年齡沒有到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可能還會繼續工作掙錢,事實上也不需要這麼多的銀行存款。祝你理財成功、家庭生活幸福快樂!


財經深思


銀行有多少存款才會活的心安??前綴:現在社會!

如果是在八九十年代,由於存款是老百姓的主流理財模式,那時拼銀行存款有多少是一個家庭心安的重要指標。

而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隨著社會的逐步向前發展,在人們的物質條件得到了極大豐富,生活外收入越來越多的時代,再去比銀行裡有多少存款,顯得有點不合時宜,更有點土老帽的感覺。

其實,這個問題準確的說應該銀行裡有多少“應急存款”才會心安!關鍵詞:應急!!

因為1998年住宅商品化之後,住房成為了大眾的最大消費,對於沒有住房的人來說,銀行裡即便有存款可能也會因為房價的上漲而嚴重貶值,購買力大幅下降。

所以,天檀認為對於大多數普通大眾來說,在首先擁有一套房子的前提下,再來談銀行的存款有多少會更加合理。

那麼應急存款(基礎生活、子女教育、大病醫療、旅遊、社交等)有多少才算合適呢?天檀認為應該分為幾部分:

1、不同的城市消費力不一樣,也需要預留不同的金額;

2、年齡不同銀行預留存款應該有所不同,年輕人因為掙錢能力強,銀行預留存款差不多就行,而對於年齡大的人,掙錢能力下降,要防止大病出現,銀行必須預留較多的存款;

3、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也要區別對待;如果家族人員整體富裕,那麼留少點沒關係,如果家族成員整體貧窮,就要注意在銀行多留一些存款了。

總之,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不可刻舟求劍,總之適合自己方式就是最好的!



喜歡嗎?別忘記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當今社會有多少錢都不會覺得心安,那些首富們,即使擁有了很多錢還是會感到焦慮,想著讓自已的財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而普通人則會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慾望是無止境的,到達一定的高度之後,就會想著剛好。

當然也有很多人心安的標準不一樣,相信會有一部分覺得心安只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並不在意物質上的富足。老虎君想說,可能自已沒有到達那個境界。首先當今社會,房價、物價居高不下,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也無法在一線城市買房。另外,現在中國家庭最擔心的就是生病,一旦家人有什麼重大疾病,那個家庭可能就毀了,傾家蕩產可能都不夠。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去醫院,甚至得病也不想醫治拖累家人。

銀行的存款可以帶給普通人心靈上的安定,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真的要一個明確的數字,那就要根據你的消費水平和生活的地區來確定了。那些沒有存款的人只能繼續加油咯!


環球老虎財經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每個月要有足夠多的、穩定的收益才能確保生活質量,才能活得心安!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個體生活成本並不相同,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大概每月有一萬元收入就應該足夠了!

銀行存款

目前各大銀行的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如下

我們以廣大銀行按月付息為例,其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2.175%、3.15%、3.988%,由此我們可推斷出每月一萬元利息需要的存款金額。

一年期:10000÷(2.175%÷12)≈551.7萬元;

二年期:10000÷(3.15%÷12)≈380.95萬元;

三年期:10000÷(3.988%÷12)≈300.9萬元;

目前據我所知,威海藍海銀行,五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可高達5.5%,按此計算,則需要:10000÷(5.5%÷12)≈218.2萬元。

由上面的推算,可以知曉,如果每月需確保一萬元以上的利息收入,則至少需要218.2萬元的銀行存款才行!

投資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目前收益很難超過5.5%,而不同的理財產品收益差距又會比較大。我們以招商銀行結構性存款來說,其年化業績基準在1.61%~7.36%之間,不考慮市場波動風險的情況下,按最好收益來算,需要10000÷(7.36%÷12)≈163萬元才能滿足月收益超過一萬元的要求!

私募基金理財

如果每月收入超過一萬元,則資金量必然需要超過一百萬元以上。這麼大額的資金,我倒建議可以嘗試投資債權類私募基金產品,安全性也比較高,收益能達到8.8%,只需10000÷(8.8%÷12)≈136.4萬元即可滿足收益要求!

總之,在三、四線城市想要確保月收入大於一萬元的話,至少也要136.4萬元。目前對於我來說,還有些距離,還得繼續努力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這個問題跟實現財務自由的標準有幾分相似,但是要低於財務自由。


我曾經說過,有一套還清貸款的房子,再有500萬元存款,就算是實現了財務自由。這在當下放到任何城市都是說得過去的。如果是放到四五線城市,存款有200萬元也就足夠了。


一個人能否活的心安,不僅僅是有一定的存款,更要看工作的穩定性,以及社會保障如何。


一位農民,手裡有50萬元存款,就可以活的很輕鬆,這筆錢幾乎可以應付所有開支。


一位工人,手裡有80萬元存款,也很輕鬆愉快。


心安在於即使失業一兩年沒有收入,也不至於衣食無著。

心安更在於能夠輕鬆應對子女教育、醫療、子女婚嫁、幫孩子付房子首付、養老儲蓄。

按照現在的通貨膨脹情況,對於多數家庭來說,能有100萬元存款,就可以活的很心安了。


只要繼續工作,有著源源不斷的收入,100萬元存大額存單每年也能有4萬元左右的利息,足以應付上述所有支出。

心安,是一種安全感,是面對未知的風險不再擔心。

2018年,有100萬元存款是可以讓絕大多數家庭心安的。


2028年,也許就得150萬元了…………


財智成功


活的心安,那什麼才叫心安,我認為以下做到以下幾點:吃穿住不愁、上學不愁、看病不愁,養老不愁,基本可以算心安。

要做到上述的條件,我感覺最少也要達到最新中國小康家庭的標準,即年入36-50萬元,達到這個收入水平的話,基本可以心安了。取小康家庭標準的中間值即43萬元,那我們要如何做到年入43萬元呢?

以下圖為例,2017年冬季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分佈圖,平均工資大概在7200元/月左右,則夫妻雙方一年的收入在7200*2*12=172800元,算上年終獎及各類其他獎勵,以20萬元計,那麼距離達到心安的43萬元標準仍然相差23萬元,這23萬元就需要靠你在銀行的存款來實現了。

多少存款可以年入23萬元?

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目前收益率大部分在2%左右,如果以這個利率計算,年利息要達到23萬元,需要:23萬元/2%=1150萬元,也就是說你必須是個千萬身家的人。

當然了,現實肯定不需要那麼多,因為部分地方銀行現在有推出5年期的定期,但是按月計息,以四川的天府銀行為例,五年期的安心存單利率5.35%,而且可以按月計息,因此存地方銀行,年入23萬元,只需要:23萬元/5.35%=430萬元。

當然你也可以存貨幣基金(如餘額寶),不過貨幣基金的目前收益率還不及銀行的五年期,你也可以買銀行理財產品,但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也就在5.5%以內,而且安全性還沒有銀行定期來得高,所以這兩個就不再分析了。至於其他產品(基金、股票、信託等),風險性太大,不說穩定的收入,就是本金都存在虧損的可能,所以沒分析的必要。

總結

在當今中國,你要想活得心安,不用擔心垂死夢中驚坐起,那麼有個400萬以上的銀行存款基本就可以做到了,如果還沒達到這個數字,那麼還是接著努力奮鬥吧!


鯉行者


有多少錢能夠活得心安,我認為取決於兩個因素,錢的相對購買力和支付能力,以及每個人的標準。

購買力

住。不同地方同樣的錢購買力是不一樣的,三四線城市,100萬可以買一套老房子了,甚至可以買一套小一點的新房子,而在一線城市,可能連首付都不夠。租房,1500塊錢在小城市租個一室的房子沒啥問題,在北京可能只能住地下室。

行。出租車在大連,10元起步,而在長春,五元起步。買車的價格在不同城市也不同,公交車到是差不多都是一塊兩塊。

衣。衣服的價格哪都差不多,先不說連鎖品牌統一定價,就是在網上買除了少數是江浙滬包郵之外價格都一樣。

食。這個各地的價格也不相同,但我想,自己做飯的話每個月1000元應該都足夠了,就是點外賣點點便宜的也差不多,但你非要下館子這個錢就差的多了,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話題,每個人的標準不同。

標準

按照最基本的需求,每個月租房1500,交通費300,吃飯1000,衣服200,也就是說每月3000應該就不會擔心生活,頂多你看了《我不是藥神》擔心看不起病,在支付寶上每月幾十塊買個保險。


那麼有多少存款就能達到以上的生活呢?

答案是100萬。

以現在新出的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來算,存入100萬元,每月可以拿到3483元的利息,足夠負擔上面所說的生活。


但是如果你的標準不甘心於此,租房子怕房東漲價,吃飯想吃好點的,還想和朋友們有社交活動,還想買輛車,那麼多少存款可能都會坐吃山空。

不心安,那就還是努力工作吧。


昇財經


其實存多少都不會心安,利息跑不贏通脹。十年前的一百萬能買房了,現在的一百萬可能只夠首付。所有的物價都在漲,利息不漲。

如果非要討論這個可能性,我就幫著理下思路吧。

按收入來源分兩個情況:

一、完全來自於銀行存款。

目前廣州最低工資約2100元/人,也就說這個收入勉強能過活、不會餓死,我們按這水平算利息。目前最有利的是三年期利率,五年期大概與三年期持平。所以只要把錢劃分成三部分,每年存一筆,就每年都能得到這個利息。

2100x12÷3.85%=654545.45元,分為三筆,每筆218181.82元。按需贍養成員數量加倍,就可以得到家庭需資總量。

注意:之所以用利息最少的定存來算,因為這是吃飯錢,不能冒險。運用其它理財方式,可以拿到5%以上的利息,但一定有風險。

二、有其他收入。

只需留應付風險的錢,無論有無社保,住院押金都是3000元。無社保報銷約一星期補繳一次,有的話約兩星期。小手術費用在千位數,大手術在萬位數。無醫保不好估算,有醫保的話有五萬元足以應付一次危機了。治療絕症的討論不在此列,那不是錢能解決的,錢只決定能拖多久,於是豐儉由人。

題目討論的只是“安心”,我也就基於最低標準及最安全的手段討論理財,理理思路以供參考。


青蔥光明草


現在的社會不是有多少錢養老才有保證啊。而是要要看我們現在是什麼年紀,什麼樣的身體。現在其實我們如果是年輕的話。有幾十萬,幾百萬的財產,可是。我們也不敢保證能夠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因為他距離晚年還很漫長。誰也不知道今後會將來會是什麼樣。我覺得要看多少錢能養老,這要看我們的實際年齡。比如說四五十歲已經快進入老年的這樣些人。如果手裡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手裡面有一筆安穩的錢,我覺得。這樣的話才能提到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年紀。現在你看大病醫療,你看住房,你看孩子們的培養,都是需要很多錢的。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還都沒有完成任務,可能說我們的養老問題。也沒有保障,即使我們手裡有錢,也不能說是全部都是養老錢呀。所以說現在養老真的很不易。有多少錢也不如有一個好身體強。



伊春美食美客


永遠不會心安。

等你有錢了,你會越來越不心安。因為你接觸的層面越來越高,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得驚人。

當大家都在底層混的時候,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焦慮,大家都差不多,這就是為什麼尼泊爾這種極度貧窮的國家,幸福感卻依然爆棚。當年大鍋飯時期,很多人以成為貧下中農為豪,富農是要被鄙視的。

但是經濟一旦開始發展,貧富差距必然擴大,所有的國家都一樣。這個時候大家想的都是效率優先,先跑搶跑,這是不可能停下來的遊戲。隨著你的視野不斷擴大,你的需求和慾望會不斷擴大,當你吃不飽飯的時候,溫飽會讓你心安,當你小康了,你會想著去進修,去置換更好的房子和車子,去想著創建自己的一份產業和事業……

王健林是首付,馬雲是首富,他們會心安嗎?如果只是吃喝維持體面的生活,他們早就實現了,股票一賣,所有的錢都買成理財產品,吃利息都夠吃幾輩子。但你看他們在做什麼?到處攻城略地,強化自己的護城河。你的身邊到處都是競爭者,不進則退。

騰訊要是維持現狀,不思進取,它的股價分分鐘往下掉。投資者看中的是你的進取心。

所以,要問銀行有多少存款才能活的心安,這個答案根本沒有。等你發現你當初設定的目標完成的時候,你的預期又拔高了。

更多房事,歡迎來公眾號“樓市微觀察”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