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近兩年,一款叫做王者榮耀的遊戲在青少年群體中風靡。據悉,目前累計用戶已超2億,日活用戶超8000萬。近日,周鴻禕《總裁讀書會》節目中談到,“王者榮耀一天可以賺一個億,我們算過它比販毒的利潤還高,但又沒有販毒的風險”。周鴻禕甚至還稱“這是庸俗的錢”。讓王者榮耀引發的社會問題再次被廣泛關注。

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帶血遊戲王者農藥

據國內媒體報道,小學生玩家佔據“王者榮耀”用戶57%以上。對此數據,騰訊表示否認,稱12歲以下玩家約佔比3.62%。

而由於沉迷王者榮耀引發的系列極端事件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極大威脅。

今年6月,杭州一名13歲的學生因玩《榮耀》被父親教訓後從四樓跳下。此前,廣州17歲少年狂打《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

在杭州少年跳樓後不久,杭州夏衍中學老師蔣瀟瀟發文《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文章稱,“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們沉迷手機的樣子。”該文引起了強烈的共鳴,不少網友評論認為,太多的年輕人包括小學生都沉迷王者榮耀。

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蔣老師在文章裡還提到過一個場景,“前兩天,我在小區裡聽見三個小學生聊天,一名男生用少年宮的30個獎勵卡換王者榮耀果凍卡貼,用榮譽去換這個成本僅幾元的東西……遊戲崇拜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小學生盜刷父母銀行卡為遊戲充值 王者榮耀日賺1個億

作為一款賺錢為目的的遊戲軟件,王者榮耀可以說是很“成功”。附帶的遊戲裝備、皮膚等明碼實價標出,惹得玩家為此下重金。一些小玩家樂此不疲地花錢買裝備、奪寶等,幾千到幾萬不等,只為了自己操作更溜或者看起來更酷。

這款遊戲除了對小學生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還誘發無經濟實力的小學生為遊戲充值而盜刷父母銀行卡等惡性事件的發生。

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據新聞報道,去年4月至8月期間,一名11歲的小學生為購買“王者榮耀”等2款遊戲中的裝備和英雄,盜刷了父親銀行卡內6778元,其父發現後委託律師趙良善將騰訊公司告上法庭,最終要回款項,而該學生的賬號也因此被封10年。但是,封號並不會對該名學生打遊戲帶來影響,每天他仍會用同學的號過過癮。

而另一名來自西安的同齡學生也曾在去年10月因為該遊戲盜刷父親銀行卡9000多元買裝備,而盜刷的方法是同學告訴他的,“沒有猶豫,就是想要好的裝備,想贏。”該名學生這樣回覆記者。

從一名小學生口中得知,班裡49人只有4、5個同學不玩王者榮耀,且多數都為此花錢,他曾花300塊買皮膚,同學們覺得這“太正常了”。王者榮耀的一系列遊戲設計吸引了眾多玩家,尤其是低齡化玩家。一位12歲的男孩面對母親的指責反戧稱,“全國的孩子都在玩。”

據報道,“王者榮耀”已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遊戲。該款遊戲今年一季度收入60億元,為全球營收最高的遊戲。一個皮膚一天就賣了1.5個億。騰訊2017年一季報則顯示,其智能手機遊戲收入為129億元,同比增長57%。

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趙良善表示,我國《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網絡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但“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手遊均設有虛擬貨幣交易,需要用戶用貨幣購買鑽石或點券,而且未根據人群制定警示說明,並且遊戲公司未履行任何審核程序,導致未成年人可輕而易舉登錄並進行交易,給很多家庭造成了財產損失。

人民日報、新華社多次發文聲討王者榮耀

王者榮耀引發的社會問題正越來越受關注。今年,人民日報、新華社更是發出接近10篇文章,針對王者榮耀對青少年的影響呼籲加強“社交遊戲”監管刻不容緩、呼籲家庭和社會關注孩子,評價“一款手遊再如何成為全民性、現象級,也要更多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和特點,因為孩子容易陷入其中。凡此種種,只要關乎生命健康、公共利益、社會責任等,不僅要平衡好群己權界,而且要堅守價值的共識排序。”此外,還批王者榮耀曲解歷史誤導小學生、稱“只有恥辱!不見榮耀”。

周鴻禕眼紅王者榮耀日賺一億利潤高過販毒 但卻毒害了太多青少年

在輿論的重壓下,騰訊方終於做出了整改回應。

7月4日,王者榮耀宣佈推出並試運行全新“健康系統”,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進行限制。12週歲(含12週歲)及以下的未成年用戶的遊戲賬號,在累計登陸游戲時長達到1個小時後,將被強制下線,且當日不能再登陸游戲。12週歲以上的未成年用戶也只能玩2個小時。

然而,騰訊但是卻被批評並不用心和徹底。據消息稱,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輕鬆被破,30元可買20套身份信息,“同學都在討論如何繞開”。騰訊方面表示,《王者榮耀》將陸續增加“未成年人消費限額”功能。有網友質疑:騰訊如何知道某個用戶低於12歲?

騰訊方面曾表示,未經實名註冊的用戶,5月後將無法進入遊戲。但有網友在這個期限後嘗試用未實名認證的郵箱註冊QQ後,仍順利進入該款遊戲。

但是對於未成年人手遊糾紛案,律師稱舉證難是此類糾紛的一個問題,部分家長因無法證明遊戲中消費主體是未成年人而放棄追討。

寫在後面:青少年自制能力不強,在這樣的時候一款讓他們感到興奮、刺激的遊戲,他們很難拒絕。而且很多有時候會從難以拒絕變作沉迷其間甚至玩物喪志。從歷次發聲的悲劇可以看出,在遊戲的誘惑面前,很多青少年已經“走火入魔”。作為國內體量最大的互聯網巨頭,建議能今早研發出遊戲玩家必須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結合登錄時“人臉識別”等AI技術,這點小技術相信站在科技前沿的騰訊是絕對做得到的,只要拿出十足的誠意。

掙著帶血的錢的企業,也希望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想想自己身上的企業責任、社會責任,畢竟不管是遊戲開發者還是銷售者,你們的孩子將來如果沉迷於這款遊戲,又該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