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發病率很高,該如何自檢,如何遠離?

FDGHHFHGAH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癌症,嚴重威脅著女性健康;甲狀腺癌總體上並不算高發癌種,但女性發病率比男性更高。但這種兩種癌症其實總體上都預後好,早期多數可治癒,而即便是晚期,很多也能長期生存。不管怎樣,早期才更有治癒機會,所以早發現很重要。

如何自檢?我想提問者說的“如何自檢”是指如何基於自己的觀念意識和知識去早期發現癌症,而不只是如何自己檢查。如何遠離?這指的是如何預防,降低發病風險。以下分別簡要闡述。

乳腺癌如何早期發現?一是適齡女性和高危女性要主動進行乳腺癌的篩查,比如,乳腺鉬靶,超聲,對於乳房自我檢查,這個主要是有助於培養當事人的早診意識,對篩查意義不是太大。二是要知曉乳腺癌的一些表現(症狀,體徵),發現異常能夠及時就診。

乳腺癌如何遠離?這個主要是針對乳腺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也就是儘可能避免或減少相關危險因素的接觸暴露,比如:不吸菸,不飲酒(至少要限量,控制飲酒量),控制體重,別超重肥胖;合理膳食,熱量別過剩,脂肪別攝入太多,多攝入粗纖維,新鮮蔬菜水果多吃;適當運動,參加鍛鍊;母乳餵養;不濫用激素藥物或激素類產品;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暴露等。

甲狀腺癌如何早期發現?其實,甲狀腺癌生物學特性“惰性”,發展慢,由於預後太好了,治療效果非常好,絕大多數可治癒,因為發現晚而耽誤治療的情況很少,因此,並不太主張過於積極的篩查,太積極的篩查會篩出大量的良性結節,增加經濟成本以及當事人的心理負擔,導致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甲狀腺癌篩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甲狀腺超聲檢果。另外如果發現甲狀腺有異常,也要及時去相關科室就診,比如內分泌科,普外科(甲狀腺專科)。

甲狀腺癌如何遠離?這個主要是針對甲狀腺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電離輻射目前唯一一個已經確定的致癌因素,因此要減少不必要的頭頸部放療,比如幼年時由於其他疾病需要進行頭頸部放療,但這個是治療需要,不能因噎廢食;而過於頻繁的放射線檢查則能儘量少就儘量少做,但必須做的也不能因此拒絕,否則後果更嚴重(耽誤疾病的及時診斷)。另一個明確的危險因素是遺傳因素,但這個不可控。很多人會說碘攝入太多和甲狀腺癌有關,這個還不明確,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說吃碘鹽多會增加甲狀腺癌風險。當然,一般人既不必要特別去補碘,也不必要恐懼碘鹽不敢吃,除了少數甲狀腺功能性疾病要特別注意這方面,一般人就別想那麼多。


【我是腫瘤專科醫生,每天為您提供靠譜的腫瘤防治科普知識,願做您的隨身健康顧問,點右上角關注我,歡迎交流】


腫瘤專科醫生


乳腺癌如何自檢?

超過20歲的女性都應學會乳房的自我檢查,在月經結束後3-7天內,每月一次為宜。方法如下:

(1)站立位,脫去上衣,首先觀察雙側乳房的形態,有無大小、形狀、位置異常觀察皮膚有無皺褶、凹陷、破潰或顏色改變,檢查乳頭有無破潰、或凹陷、朝向改變,有無溢液或溢血; (2)然後,身體前傾,一側手叉腰,用另一側手掌或指腹循著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在乳房表面及腋下輕輕滑動,感知有無硬結或腫塊;

(3)再檢查乳頭,用拇指和食指提起乳頭,輕輕擠壓,觀察是否有液體溢出。切忌用力按壓或抓捏乳房。再以同樣方法檢查對側乳房。

當出現乳房硬節、腫塊、乳頭溢液時,懷疑是乳腺癌,應前往醫院進一步診療。但是,乳房自我檢查並不能檢查出所有的乳房病變,如深部位腫塊、微小腫塊很難被檢出。


乳腺癌如何遠離?

只有5%-10%的乳腺癌和遺傳有關,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乳腺癌:

  • 堅持做篩查。20-39歲女性,無高危因素的,自檢即可;40-49歲女性,建議每年去醫院檢查一次;50-69歲女性,建議每1-2年檢查一次;7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2年檢查一次。

  • 堅持鍛鍊,至少每週4小時;

  • 避免熬夜,保證晚上的睡眠時間;

  • 健康飲食,少吃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 戒菸戒酒,它們是一級致癌物;

  • 遠離不必要的電離輻射,例如X光、CT檢查等,儘量用B超和核磁共振檢查。

  • 堅持母乳餵養。

  • 保持健康體重,BMI在18.5-23.9之間(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甲狀腺如何自檢?

(1)準備個鏡子

站在鏡子前,能完全看到脖子為佳。自檢時,去除項鍊、領帶等會影響視線的飾物。脖子稍微抬高後仰,讓脖子可以充分展現在鏡子前。

(2)檢查是否有不對稱、腫大、結節

看看甲狀腺的位置是否有腫大,兩側是否對稱、是否有一側偏大的情況。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手指頭併攏,從脖子中間沿著兩側,從上到下輕輕觸摸,看有無結節、腫大。

(3)吞嚥動作,看是否有腫塊上下移動

做吞嚥動作,例如回想下楊梅或喝口水。咽口水的時候,感受下脖子哪個部位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上下活動。找準位置後,對著鏡子,看這個位置附近是否有腫塊會隨著吞嚥的動作一上一下移動。

(4)再摸摸脖子

做吞嚥動作的同時,再摸一摸甲狀腺對應在脖子上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摸到硬硬的小結節,或者軟軟的小鼓包、小腫塊。

若自檢時發現有結節或腫塊,請及時去醫院檢查。醫生常會開具甲功五項及甲狀腺彩超。若發現結節,則必要時還可能會進行穿刺活檢。


甲狀腺癌如何遠離?

(1)正確攝入碘

碘攝入,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衡量體內碘的多少,可以測定尿碘。普通成人,尿碘應控制在 100~199 μg/L;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對碘的需求量大,尿碘宜控制在 150~249 μg/L。

如果尿碘超標,應注意減少碘鹽、含碘食物(尤其是海鮮)的攝入。如果尿碘偏低,可適當多吃些海鮮。

(2)遠離非必要的電離輻射

每年做一兩次 X 光、CT 檢查,對甲狀腺並無影響。但如果需要短時間內連續多次檢查X光或 CT,建議檢查時給甲狀腺戴個圍脖(可以主動向放射科醫生索要)。這種圍脖是用鉛、橡膠製成的,可以防止甲狀腺被輻射。

(3)避免雌激素濫用

市場上含有雌激素的藥品、保健品較多,不建議購買服用。另外,還要避免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

(4)控制體重

體重指數(BMI)和腰圍是衡量有沒有肥胖的兩個重要指標。其中,體重按千克算,身高按米算。 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將 BMI 控制在 18.5~23.9 kg/m2,男性腰圍控制在 90 cm 以下,女性腰圍控制在 85 cm 以下。

(5)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 戒菸;

  • 保持舒暢的心情,樂觀面對生活;

  • 有嚴重抑鬱、焦慮情緒而無法緩解者,建議看心理醫生;




乳腺癌和甲狀腺病,中醫稱為“乳巖”和“癭病”,二者共同點主要都是因為情志不暢,肝鬱氣滯引起,女性發病率遠遠高於男性。

二者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尤其前者,由於女性無論在家庭還是工作中,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年成多發趨勢,嚴重的影響了女性健康。


但是如果做到成病之前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把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的。

下面我從足部診斷方法聊一下如何自我檢查,以做到未行成病症之前早早發現是否得了乳腺癌和甲狀腺疾病,臨床上準確率可以達到85%以上。

檢查四趾根部胸部反射區,方法,拇指推壓反射區部位,檢查有沒有快狀物,有沒有痛感,百分之九十乳腺癌患者此反射區都有腫脹疼痛感。


檢查小趾根部有沒有老繭和塊狀物,檢查子宮反射區,有沒有顆粒狀或塊狀物,如果有,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癌或子宮肌瘤,則應該引起重視。

檢查甲狀腺反射區,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此處會觸摸到顆粒和結節,部分人此處會有很厚的一層老繭,如果符合以上表現,基本可以判斷患有甲狀腺疾病。


足部檢查最大的好處在於,即可以診斷又可以通過反射區進行治療,而且對於一些疾病可以一年甚至三到五年,就可以提前診斷出來。

此外想要遠離乳腺疾病和甲狀腺疾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切忌不能長期心情壓抑,情志不暢造成肝鬱氣滯是女性疾病最大的罪魁禍首,保持情志舒暢,勝過吃任何靈丹妙藥。

以上是個人在實踐中結合反射學,對一些疾病診斷的經驗的分享,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或在下面留言,讓更多的人受益。


王言王語1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女性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早期乳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大於95%,因此,早期發現對於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作用。那麼如何學會乳腺的自檢呢?



1. 女性超過25歲建議每年常規乳腺超聲檢查,35歲以上建議定期鉬靶乳腺檢測。

2.平時在家可以自己對著鏡子觀察兩側乳腺是否出現不對稱,乳腺皮膚或者乳頭內陷等情況,仔細觀察乳頭是否有血性溢液等。血性溢液一般是惡性的表現。

3.平時在家洗澡的時候自己用手順時針撫摸乳房,正常乳房比較鬆軟,其間可以摸到一些稍韌的腺體結構,當出現乳腺腫瘤時會出現結節性腫塊,尤其是乳腺癌,撫摸時會出現質硬不易移動的結節,結節表面的皮膚因收到牽拉會有內陷的現象。 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的預後比較好,但是發現晚,出現轉移的時候也會影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甲狀腺中乳頭狀癌的發生率最好,預後也最好,早期發現對於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如何做到甲狀腺癌的自檢和預防呢?

1.首先,要飲食上要注意,儘量減少大魚大肉和高碘飲食,因為高碘飲食可以促進甲狀腺結節甚至甲狀腺癌的發生。

2.平時可以對著鏡子咽口水觀察甲狀腺是否有腫大,若出現甲狀腺腫大建議定期去醫院做甲狀腺超聲,目前超聲對於甲狀腺結節的評估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對於甲狀腺超聲分級較高的結節惡性的比例較高,建議行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明確病變性質。


無論是甲狀腺癌還是乳腺癌,早期發現對於預後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會自檢可以提高病變的早期發現。

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對於預防腫瘤也很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