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市场依旧停留在鸡毛换糖的时代?

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最早的鸡毛换糖,形成于我国的浙江省义乌地区,而最终,这一行为对地区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认可,并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

听到“鸡毛换糖”的故事后就常常想,小商贩们用糖换回那些鸡毛有什么用呢?

直到那天在山东省聊城市开发区东城街道鸡毛隋村看到扎制鸡毛掸子这个可能即将消失的老手艺才明白。

洛阳关林市场依旧停留在鸡毛换糖的时代?

洛阳关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传说这里供奉着三国名将关羽的首级。以忠信仁义闻名的关圣,在民间受到极大的崇拜。每年春季庙会,这里都会聚集海内外的华人到此祭拜。

因为关林庙香火的兴旺,又因为伊洛漕运,这里自明代万历年间就形成了关林市场。关林市场多年来一直以小商品批发为主,市场内成排的门面聚集,形成片区式的市场,后来政府为了升级市场,在市场中心地带修建了二层格局的商贸城,然而商贸城二楼的生意,明显不如一楼红火。

我在关林市场内走动,整个市场内拥挤不堪,配套设施不完善。

先说停车场,那里总是停满车辆,来晚一点的车辆不得不到附近的客运站去寻找停车位。市场大门口处本来人流量就很大,然而公交车站牌又在大门口旁边,这使原来拥挤的大门更加拥挤,南来北往的车辆,巨大的公交车,进货的私家车,小贩,客流,停满电动车的人行道,这还不够,关林市场的入口处还专门停靠了两辆小型消防车,这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稍不小心,就会被行人和车辆碰到。

关林市场内人行道被商家的货架挤到只有一米多宽,中间还有数不清的送货车不停穿梭期间,卫生也很差,没有公共厕所,有人在一些角落隔出的简陋厕所,往往都很隐蔽。

人走在市场里,要不停地躲闪来往运货的三轮车,驾驶三轮的人凭借着丰富的驾车经验,时而加速,时而骤停,有时为了和对面的三轮抢时间,会一下子冲出去,占居最有利的位置。

关林市场横七竖八的规划,虽然看起来笔直有条理,但让进货的人非常容易迷路,我不时要询问商家该怎么走,有时候一不小心,绕了几个圈子,又转回原地,整个市场对陌生人来说,简直是一个迷宫。

关林批发市场既然是小商品市场,那么当然就无所不包,从服装到日用品,从家纺到装饰材料,从家电到文具,平常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商品,在这里都有卖。繁忙和混乱,是这里的常态。然而总归这是好事,忙了才有钱赚。

可是关林的混乱现状不禁会让我想到义乌批发市场的整齐有序,关林市场2013年年交易额达到192亿,这在中国过百亿批发市场中,排在37位而同期义乌的小商品交易额达到683.2亿,这还不算义乌电子商务790亿的交易额。

据说,关林80年代曾是全国三大批发市场之一(其他两个不详),曾经是河南小商品的重要集散地。还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祖师爷,义乌批发市场的第一期模式便是模仿关林。

洛阳本地轻工业并不发达,但是关林凭借百年积累的商业氛围和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陇海线、焦柳线、洛宜线),能够“买全国,卖全国”,招引了各地的商人来此经商买卖,属于集散地型批发市场。

近年来,媒体报道将关林与义乌作比较,指出关林市场是因为缺乏规划才落后。传统的批发市场空间布局有三种形态,即初级的“一字型”街市,中级“片区型”集市,高级的高层贸易中心。关林很明显还处于街市和片区集市的混合,而义乌早已是高层贸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