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你怎麼看?

毛開雲




法新社報道,特朗普聲稱:我感覺他們很快就會和我們對話。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

一、特朗普的發言,是基於此前美國對伊朗制裁壓力下的估測。自從五月初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後,美國就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高壓政策,不惜跟歐盟國家翻臉,不惜損害盟國利益,以色列也藉口安全防衛問題,不斷對伊朗在敘利亞軍事力量進行轟炸。對於伊朗來說,歐洲企業的撤出和亞洲國家的暫斷投資,讓伊朗經濟遭受巨大沖擊,特別是美國提出的讓伊朗石油零出口措施,使的伊朗不得不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相要脅。特朗普認為以壓促談、以打促談的時機成熟,所以才放話給伊朗願意談判,這符合特朗普的作風。



二、特朗普的發言,是特朗普處理美國國內事務的亮點和加分項。美國在特朗普的胡攪蠻纏下,同世界各國需要協調和外交處理的事務較多,伊朗核問題以及美伊關係問題也是其中之一。特朗普遍懟世界各國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發展美國經濟,這是特朗普的勝選宣言,也是特朗普自認為要強過其它美國總統、特別是奧巴馬的地方。美國經濟增長指數明顯回升,特朗普現在民眾支持率達到45%以上,雖然比其他任總統低,但是也反應特朗普得到了選民的認可。美國中選臨近,以色列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果能夠搞定伊朗,不但是個人政績,也會讓以色列和猶太財閥堅定支持共和黨,對特朗普十分有利。



三、特朗普的發言,是美國中東戰略發展必須要解決問題的體現。不管是美國經濟發展需要,還是美國中東戰略需要,或是盟友以色列的防衛需求,伊朗問題是美國繞不過去的坎。特別是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明顯佔據主導地位,並且俄羅斯與伊朗關係糾葛,對美國牽制較大,雖然美國有與歐盟和日本及其其它國家建立新貿易秩序的可能,但是法德國家對於美國在中東損害歐盟利益問題上,產生了極度不信任觀點,美國想要解開歐盟心中的結,還得從伊朗以及敘利亞和俄羅斯入手,這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情況。

雖然特朗普的發言,顯示了對伊朗和談的無所謂態度,可是特朗普已經多次提出要和伊朗會談,這也說明在伊核協議問題上,美國涉及到的連帶利益不小,特朗普也想以解決伊朗問題為突破口,緩和同其它國家的貿易關係,繼續推動美國經濟的發展。


極度駭客


特朗普上臺一年多來,已經被要求改名“特離譜”“特沒譜”,確實恰如其分。“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實在太小看伊朗了!

此前,“特離譜”已經8次向伊朗發出請求,希望儘快和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但均遭到魯哈尼的拒絕。這是“特離譜”第9次發出會面請求,在美國沒有實際行動改善美伊關係的情況下,也必然遭到魯哈尼的拒絕。

“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與其說是“特離譜”希望與魯哈尼會面,不如說是美國對伊朗進行再次威脅,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大家都懂:伊朗要對話嗎?如果還不對話,導彈要飛過來了!美國曾經也用類似語言威脅過俄羅斯。

然而,伊朗的強大不是嚇出來的,美國的威脅對伊朗不起作用。7月31日,魯哈尼的顧問對特朗普的表態做出回應,要見面可以,但美國必須答應條件,否則免談。這些條件包括:第一,美國重新迴歸2015年伊朗與世界上六個大國所簽署的核協議;第二,尊重伊朗國家的權利,減少敵對行為。這兩個條件,美國做得到嗎?至少目前“特離譜”沒有做到,所以不具備會見的條件。

“特離譜”對伊朗軟硬兼施,由於伊朗受到美國的傷害太深,目前伊朗軟硬不吃,表現得非常有信心、有底氣、有骨氣。確實如此,美國有啥理由退出伊核協議?退出也罷,居然還要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制裁?美國不僅對伊朗無理,還對其他國家無理——要求所有國家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真是豈有此理?不僅伊朗憤怒,所有國家都憤怒,印度、土耳其等國家早就明確表示,不會聽從美國的命令,是否從伊朗進口石油是自己國家的事情,美國無權干涉。

“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也許是“特離譜”對伊朗已經失去耐心,真想對伊朗動真格了;也許是“特離譜”感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不好受,真的希望與伊朗對話了。但不管“特離譜”出於什麼考慮,伊朗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共禦外侮,就是伊朗戰勝美國的法寶。“特離譜”如果真的希望與伊朗對話,那就首先宣佈美國重回伊核協議吧!


毛開雲


特朗普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拋出美國與伊朗談判的動機值得讓人深思。因為前不久特朗普還因為與普京在赫爾辛基的會談飽受國內的抨擊,甚至美國國內反特朗普的勢力(美國的建制派)一連多次的逮捕了所為的俄羅斯“間諜”。這個時機特朗普拋出這個不太好解決的問題是否有轉移國內視線的因素。

因為在媒體發佈會的現場,美國的官員及媒體對特朗普的回答表示非常驚訝。這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沒有與幕僚們進行商談,或著美國的各派對對伊朗的下一步計劃還沒有妥協出來結果。

當特朗普將這一問題拋出後,美國的各派就必須為下一步對伊朗的計劃制定出一個大體的方針,供美國與伊朗談判時使用,維護美國的整體利益。特朗普就這樣會將國內關注通俄門、雙普會的視線轉移到伊核問題上來。

畢竟現在的伊朗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願進行妥協,反而由於歐盟、俄羅斯的加入變得更加頑強。伊朗的強硬反擊讓美國對伊朗的計劃出現停滯甚至倒退,使伊朗問題成為影響美國中東戰略的又一致命問題。因為現在的伊朗已經完成對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門的佈局,基本上可以影響整個中東。

雖然特朗普向伊朗拋出了橄欖枝,但是伊朗對白頭鷹刁來的橄欖枝並不敢接!

伊朗外交部已經拒絕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邀請,因為伊朗認為現在美國提出與伊朗談判的地位並不平等。

在軍事方面,美國派出了載有短距起飛能力的F-35B隱形戰機的兩棲攻擊大隊及航母編隊前往伊朗周邊,這給伊朗很大的壓力。而且美國還計劃針對伊朗組建中東版的北約,來圍堵伊朗!

在經濟方面,美國製裁與伊朗革命衛隊相關的一切組織和個人,這對伊朗的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再加上美國計劃制裁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及企業,這將對伊朗的經濟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是伊朗無法接受的。

因此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美國與伊朗的扯皮還將繼續下去。由於前期對伊朗的政策過於嚴苛,美國正在尋找雙方都能接受切入點,因此未來美國對伊朗的政策還會調整!


昨思今明未武


感覺特朗普有些奇怪,在與伊朗問題上表現出自言自語的狀態。7月30日特朗普表示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和“任何時間”願與伊朗領導人展開會晤。8月1日特朗普又表示:伊朗方面對他的講話要求表示沉默,但美國與伊朗的對話還是迫在眉捷。他說:“我感覺他們很快就會和我們對話。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特別是8月1日的發言,特朗普自言自語讓人感到美國更沒有誠意。“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感覺美國和伊朗首腦會晤談不談結果都一個樣。既然7月30日發出邀請會晤信息,僅過了一天又如此表示,只能讓伊朗更加沉默,也更加不相信美國的言論。

難道特朗普僅僅是為了伊朗領導人沒有正面回應而表示失望,還是因為72歲的年齡造成的喃喃自語?8月1日特朗普的發言使7月30日的發言完全失去了政治魅力。


山合水


我認為在可見的未來,不太可能類似特金會、特普會一樣,出現特魯會。原因是各自所處的情境並不一樣。

無論特金會和特普會,不管外界多麼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達成會晤的兩國領導人都有強烈的見面意願。無論見面之後能否達成什麼協議,只要實現見面,對於雙方領導人來說,基本上可以向本國國內顯示自己是贏家。但這一點在伊朗這裡不成立。

很明顯我們看到,此前已經拒絕過特朗普8次見面要求的魯哈尼,這次面對特朗普的放話,依然沒有接過話來。 這是因為對於魯哈尼來說,如果答應和特朗普的會面,反而不好在伊朗國內“說得過去”。

還有一點,無論特金會還是特普會,儘管也有不少美國的盟友反對,但特朗普可以對日本和對歐洲國家的質疑之聲不管不顧。但是在伊朗問題上,特朗普卻不能不顧及他的中東老鐵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的反對。


微言穎義


我感覺這話表現出,特朗普老爺子很自信,認為天底下沒有他搞不定的事。即使在外人看來是天大的事,在他那兒也會舉重若輕。

其實提問只截取原話的前半部分,提問者以為後面說的內容不重要。但這完全是錯誤的認識。

我們找出特朗普說話的後半部分,即“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猛一看有些費解,這當然有翻譯的問題,因為沒有進行文字修飾。但就是這種生硬的直譯,卻讓我從中獲得兩條'重要信息,其一是對於美伊關係未來的發展'走向,特朗普也沒有完全把握。其二就是美國並沒有把美伊衝突看得很嚴重,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特朗普在刻意淡化現有的緊張局勢。

所以,從特朗普回答的全句經分析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美伊衝突是不可避免,但美方會控制規模和尺度。

2,美伊和談是值得期待的,但對於要什麼樣的結果,美方並沒有預期。

3,美伊衝突並不是美國外交問題的全部,所以解決的急迫性並不強,'至少沒有排在首位。



新文化街男孩


目前為止,這位72歲的老頭確實已向伊朗拋出了“繡球”,但伊朗會不會接,怎麼接,接了之後該如何辦,估計還沒有想好!

自從,特朗普發出邀約以來,伊朗官方僅有其總統辦公室副主任表態稱,“此前,美方已經向伊朗總統魯哈尼發出過8次談判提議,但均被後者拒絕了。”加上這一次,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九次會談邀約,說明美國對於伊朗威脅也已是刻不容緩。


眾所周知,特朗普與伊朗總統的“隔空對戰”已經不是一兩天了,雙方持續升級的口水戰並未奏效,也就是說根本也沒有達到逼迫伊朗就範的目的。反倒是伊朗總統魯哈尼直言不諱地說“切勿玩弄獅子的尾巴,與伊朗的戰爭是一切戰爭之源。”

後來,伊朗外長扎裡夫也同樣用大寫字母憤怒回懟特朗普說“美國,小心點!”好像什葉派的人“嗓門”更大了,搞得特朗普也同樣很無奈,要動武又沒有理由,繼續罵不解決問題。而且已經已經為伊朗準備好了一份新協議,就等著伊朗方面簽字呢!呵呵,不得不說他想得美,以為伊朗會揮之即來呢,沒想到邀請八次依舊不回應。



主要還是,伊朗人對他太失望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說過,“美國人不靠譜,連自己的簽字都不認可,完全沒有信譽,今後不用和它談了!”所以說,面對特朗普的任何釋放出來的善意,伊朗都會謹慎應對,絕對不會盲目答應的。因為他們知道,“會無好會,宴無好宴”,面對揚言要對伊朗動武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的前途是渺茫的,誰都知道,特朗普唯美國優先的利益原則,只懂得佔便宜,哪裡會讓步呢!


所以說,別看目前“球”踢給了伊朗一方,可一時半會就當臺階下,未必!也許特朗普還需要更加釋放誠意才行啊。


東震木


伊朗回應對話的前提是回到原核協議,也就是說特朗普宣佈退出核協議作廢,繼續堅持原協議。這對於特朗普來說無疑是最難堪的,5月8日特朗普一意孤行地退出核協議後,至今鬧出這麼大“動靜”,現在讓特朗普反回原協議,就算特朗普習慣出爾反爾,也不能“反爾”到連臉都不要的地步。拒絕吧,怕伊朗言詞更加激烈從而使對話大門關閉。“無賴”終歸是“無賴”,特朗普來了個避而不談,說是對方表示沉默。掩耳盜鈴耶!
對話做為特朗普來說是非常迫切的,與其說是對話,不如說是特朗普想找個臺階下。特朗普以為退出核協議一路“高價”訛詐,與核協議有關的國家都會對美國妥協,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局: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俄羅斯對伊朗投資500億美元;美歐順利地達成自貿協定意向。11月4日馬上來臨,到期如果對伊朗進行制裁,且不說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與俄羅斯已經達成互訪緩和美俄關係,與歐盟自貿協定就要進入實質性談判,到時候特朗普怎麼與普京和歐盟領導人見面?這兩項成果很可能付之東流。魯哈尼不愧為一位政治家,先軟後硬誘使特朗普上套,特朗普果真上當了。


“我感覺很快會對話,也許不會,不過也沒有什麼的”,這句話可以這麼理解,現在新的協議與原來的沒有什麼兩樣,趕快坐下來談一談吧。不過又不能流露出迫不及待的心情。

特朗普現在面臨著三大問題:一是“通俄門”調查;二是中期選舉;三是貿易戰。這三大問題使特朗普正處在內外交困時刻,不想在伊朗問題上節外生枝。伊朗自從特朗普退出核協議,始終處在被動地位,現在終於鬆了口氣,開始和特朗普“討價還價”了。


適情雅趣


特朗普的話,當真的輸了。而且會輸得褲衩都不剩。

但在極限施壓之後,與伊朗重回談判桌並非不可能。

一個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國家元首,尤其是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的國家元首,對整個世界而言無疑都是顆不定時核彈。不知道炸在什麼時候,也不知道炸在哪裡。

但客觀的說,川普的意志和目標都是非常明確的~重塑世界秩序,確保美國霸權的延續。

~貿易戰中的所有手段,都不是為戰而戰。逆差也好,國家安全也罷,都只是遮羞布。真正的目的,是重塑世界貿易秩序。

當然是對美國有利的貿易秩序。

在這一重建過程中,順手將世界老二打到如當年的日本。

正是基於此,中東作為美國的全球戰略要地,在俄羅斯強勢介入之後,兩國將重新調整勢力範圍,目的在於重新定義中東“和平”~這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與伊朗徹底攤牌,美國手裡的牌其實並不多。贏沒問題,問題是付出多大的代價且代價在美國人的承受範圍之內

俄羅斯也許坐等,笑等。

如果美伊重回談判桌,美國人再撈點實惠當不在話下。

也許,這就川普要的。


灰太狼44967765


應該說伊朗從內心裡有和美國對話的需求,必定從實力上講,誰也不願意做雞蛋碰石頭的事。儘管美伊實力懸殊,應該說伊朗還是很強硬的,這並非是虛張聲勢,伊朗認為美國要把他往死路上逼,魚死網破也是一種選擇。伊朗是神權國家,把精神力量看的比較重要,從內心講不一定畏懼美國,在國際上與其硬碰硬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這次比較麻煩,原因是伊朗國內的問題成了生死劫。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不尋求伊朗政權更疊,實際上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是明白地給伊朗上眼藥。而特朗普說伊朗對他提出的無先決條件談判保持沉默實際上是說謊。伊朗在第一時間就表示,美國應該先恢復伊核協議然後再談判。這表明伊朗想談或者至少不拒絕談判,因為特朗普成為了全球第一"失信"總統,反覆無常變化莫測,伊朗有權質疑特朗普談判的基礎在哪裡?

伊朗說談可以,那就先恢復伊核協議,這是直接打特朗普臉。特朗普的反覆無常是建立在對自己有利的基礎上的,對自己沒利絕對不會反覆無常。恢復伊核協議,打死也不會做,不會做就說人家保持沉默,這也足夠臉皮厚了。至於特朗普感覺到伊朗會很快會和他對話,很快不一定,但對話完全有可能,他的感覺也許來自對伊朗國內形勢的判斷。

伊核協議存續期間,伊朗的經濟收入雖說提高了不少,但真正用於提高民眾生活的很少。敘利亞,也門胡塞武裝,哈馬斯,甚至真主黨對外作戰,都在耗費著伊朗的大量財政收入。對外擴張及輸出革命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錢都能禍禍掉。反觀國內民眾,深受物價上漲及失業率不斷攀升和貨幣貶值的折磨,矛盾積累越來越深,遊行示威成了尋常事,而且常常引發流血事件。

伊核協議終止之後,國際大玩家紛紛從伊朗撤退,石油出口也在不斷減少。更主要的是貨幣貶值呈飛流直下之勢,匯率只有更低,而沒有絲毫反轉跡象,如果不採取外匯管制,貨幣早已崩塌,變得死跳跳。對外還得擴張,半途難回頭,對內還得漲價,還得擴大失業,伊朗民眾的忍耐性已經徹底失去。前些時曾報道,庫爾德武裝不但炸了幾處彈藥庫,而且攻城略地佔領了三座城鎮。武裝力量顯現,這不是個好兆頭,很可能形成多米諾骨效應,導致伊朗敘利亞化。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應該說擊中了伊朗的命門,特朗普得意忘形地感覺到伊朗要和他會談確實不無道理。但是,會談的技術性安排這不是問題,關鍵是特朗普沒有信用,沒有信用談和不談有什麼區別?擺在伊朗面前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但是天平正在向特朗普傾斜,或許兩國領導人不會首先舉行會談,在國際社會有關人士或國家的幄旋下,先進行一些外圍的談判,然後視情況再定奪首腦會談。

伊朗真的沒有多少選擇,把損失減少到最小,這是未來唯一現實的做法。美伊談判不但對兩國,而且對世界應該是一件好事,但願特朗普不要繼續玩"失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