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永不褪色的綠軍裝——記「中國好人」、退伍老兵趙利軍

榆林|永不褪色的綠軍裝——記“中國好人”、退伍老兵趙利軍

在府谷縣城,提到趙利軍這個人,幾乎人盡皆知。這名已復員的老兵,用“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英雄壯舉和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堅守了軍人的本色,他的行為,深深感動了府谷人民群眾,成為了大家心中的“真英雄”“活雷鋒”。

而在趙利軍看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在能力範圍內做了些應該做的事,再平凡不過。2017 年9 月,趙利軍入選“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如今,他的事蹟和精神依然感染著人們。

路遇小偷挺身而出

“眼睜睜看著小偷對婦女下手,讓我袖手旁觀,會良心不安,我做不到!”7 月28 日清晨,趙利軍一邊鍛鍊身體,一邊大聲地說:“再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會出手。”話語中,滿是堅定。

2017 年7 月9 日下午,趙利軍投寄快遞時,發現一名小偷正把黑手伸向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的包裡。見狀,趙利軍毫不猶豫地撲上去,制止了偷竊的發生。半小時後,窮兇極惡的竊賊騎著摩托車提著匕首,向趙利軍的面部和左手臂砍去,將其砍成重傷。

經鑑定,趙利軍頭面部裂創屬重傷二級,前臂軟組織及重要血管、神經損傷治療尚未終結,傷情暫不能鑑定。目前,他左手供血不足,三個手指以及臉部被砍傷部位沒有知覺,仍在接受治療。

趙利軍的壯舉傳遍了整個府谷城,他的英雄事蹟感染了府谷群眾,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紛紛登門看望慰問他。面對大家的誇獎和讚揚,趙利軍直言愧不敢當。

熱心服務社區居民

“趙利軍黨性非常強,他總能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府谷縣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黨工委書記劉曉莉說,趙利軍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

受傷前,趙利軍在河濱路便民服務中心天化路社區“身兼數職”。他既是黨員志願者,也是社區的治安巡邏員,不僅是矛盾調解志願者,還是安全監管員,只要鄰居們喊一聲,他都是第一個衝在前頭。

他所屬的片區大石板溝,背靠山體,雨期易發生汛情及山體滑坡,當時社區協調多家居民安放防汛大喇叭,遭到拒絕,趙利軍得知後主動要求承擔該項工作,將大喇叭安放到了自己家中,並負責起了大喇叭的監測、運行、使用、登記等工作。他敢於擔當,熱心服務人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2013 年10 月的一天,隔壁鄰居家老太太突發哮喘,躺在地上抽搐,臉色煞白,嘴唇發紫。趙利軍見狀,不管三七二十一,衝進人群掐住老太太的人中穴,幾分鐘後老太太醒來了。擔心堵車延誤有效治療時間,趙利軍跨上腳蹬三輪車,把老太太送到醫院救治。因為搶救及時,老太太脫離了生命危險。

“萬一有什麼,他們家賴住你怎麼辦?”圍觀群眾勸說趙利軍,他果斷地說:“那是一條命,不能不救!”

及時搶救中毒鄰居

2014 年冬天的一天,趙利軍正與妻子吃午飯,突然扔下筷子說:不對,肯定有事。妻子郭琴驚奇地問他:怎麼不對了?他二話沒說就跑了。過了幾分鐘,郭琴接到丈夫的電話說:趕緊下樓幫忙。

當郭琴跑到樓下,看到丈夫正在瘋狂地破門,門打開後,看到兩名45歲左右的中年人,口吐白沫,翻著白眼,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原來是一氧化碳中毒了。就這樣夫妻二人開始了一場生命保衛戰。他們先給中毒人員穿好衣服,然後把他們抬放到室外一塊門板上讓呼吸新鮮空氣,打120,通知家屬,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但卻沒人敢上前幫忙。最後夫妻二人陪同120把兩個人送到縣醫院,等這兩位鄰居脫離危險,一切安排妥當後,夫妻二人悄悄地離開了。

路上,郭琴問趙利軍,你怎麼知道不對勁的,他回答說:“我好多次看到這家鄰居,捨不得扔掉燒過的蜂窩煤,把它們夾放到屋子地上取暖用,今天他兒子來了敲了幾次門,沒人回應,但我上樓時明明看到他們進屋了,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生活窘迫不丟本色

41 歲的趙利軍是府谷鎮人,淳樸的工人家庭子弟。2006 年,他從寶雞的部隊退伍回到府谷。

退伍後,他懷揣著6 萬多元錢的退伍費,加盟了2 元店,做起了商品營銷,幹起了自己的事業。由於經營不佳,好景不長,他虧光了所有的積蓄。

生活所迫,後來他又到一家物流公司打工,掙著微薄的工資,加之妻子沒有工作,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拮据。趙利軍受了重傷之後,家庭生活變得更加窘迫。

“我曾經是一名光榮的軍人,退伍不褪色。看到不正義的行為,上前制止,是我的本能反應。”趙利軍認為,好人並不一定非要拔刀相助,有時也許只需一聲吶喊、一個報警電話、一個託舉、搭一把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