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政德、踐行政德,是新時代黨員幹部的必備素質

“為政以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認為德乃為政之本,中國共產黨更是將品德操守作為安身立命、成事興業之基。中國先秦時期孔孟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君子”和“聖賢”,宋明理學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內聖外王”。1938年4月,張聞天在延安演講時有人問他,長征的勝利靠的是什麼?他說,靠的就是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革命理想,沒有革命的理想信念,別說萬里長征,就是一千里地也走不了。在筆者看來,這個革命理想就是共產黨人的“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奮進在新時代,黨員幹部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加強政德修養、打牢從政之基”,自覺以更高的標準約束自己,“明大德”補精神之“鈣”,“守公德”顯政治本色,“嚴私德”守行為規範。經常對照黨章黨規進行反思,從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

“人無德不立,官無德不為。”黨員幹部無論身居何職何地何時,都要像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寫的那樣,“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都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擔當,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不斷改進作風,努力提高修養,把良好的形象體現在工作中、表現在行動上,讓群眾真正滿意,自覺接受各方監督。這就是共產黨員的政德。

“政德貫乎心,藏乎志,形乎色,發乎聲。”政德是主觀意識,也是客觀存在;政德是思想品質,也是綜合素質;政德是個人修為,也是群眾口碑。關係著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關係著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關係著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有道是“君子不欺於暗室”,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就應當崇尚政德、踐行政德,在任何時候都不偏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惟其如此,才能肩負使命,不負重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