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動物不得癌症,而人卻會得癌症?

哈密瓜的家鄉


答案:不僅人類會得癌症,幾乎所有動物都會得癌症,甚至有些動物的癌症還可以傳染,比人類癌症更可怕。

袋獾,一種澳大利亞特有的食肉動物,體型只有一隻小狗那麼大,它們的性格暴躁咬合力強,可以殺死自己體重5倍以上的動物,被稱為“惡魔”。1996年到2005年期間,袋獾大量死亡,數量只剩下40%左右。

科學家發現這些袋獾都是患上了惡性面部腫瘤而死的,也就是癌症。照理來說,動物患癌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量患癌症死亡可能和當地的環境和食物誘導癌症發生有關,這是科學家最初的猜想。

為了印證這個猜想,科學家調查了袋獾的癌細胞,驚人地發現每隻患有癌症的袋獾,它們體內的染色體都有丟失和破損的情況,並且大家丟失和破損的染色體有明顯相同的規律,不可能有這樣的巧合。最後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事實,袋獾的癌症會傳染!

一隻袋獾基因變異產生了癌症,這隻袋獾撕咬了另一隻袋獾,將癌細胞傳遞過去,由於袋獾的癌細胞和免疫基因差異很小,免疫系統無法識別癌細胞,癌細胞在新的袋獾體內大量繁殖,就這樣一傳二,二傳四,最後大家都得了癌症,並且癌細胞都是來自於第一隻袋獾,所以經過了N代傳染複製,大家所患癌症的癌細胞相似度才非常高,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癌症可以傳染。

可以說,動物界中所有動物都會得癌症,只是有些動物得癌症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例如大象患癌症的概率是超低的,因為它們體內的TP53基因能夠被編碼產生p53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監控DNA的完整性,修補破損基因,還能夠將可能變成癌細胞的異常細胞清除。但如果TP53基因發生突變,那麼可能無法產生p53蛋白質,大象就有可能患上癌症,但幸好,TP53基因在大象體內有很多,除非全部基因突變,要不然大象基本不可能得癌症。

除此以外,鯊魚患癌症的概率也非常低,因為鯊魚軟骨中含有能夠抑制腫瘤生成和癌細胞入侵的因子。


科學薛定諤的貓


誰說動物不會得癌症?動物也一樣會得癌症,只是因為一般人對動物得癌症這回事關注較少,研究當然也較少,也許相對關注較多的只動物醫生,以及有的寵物主人。

其實癌症並不是人類所特有,人類和動物在生理方面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只在於人類有精神,是大腦的高度發展。而在身體結構組成方面,人和動物都是細胞組成。癌症不過是細胞異變的結果,在各種內外因的綜合作用下,基因發生某種突變,從而導致正常細胞發生異變,這種異變積累下來,最終就形成癌症。癌症一點都不神秘,它不是上天給的,不是天下掉來的,它就來自動物和人的自身,是從正常細胞變過來的。癌症就好像是社會中的“壞人”,它原來也是好人,後來在內外因的作用下,慢慢變壞了。而一旦變壞了,當然就要開始做壞事了,癌症最大的特點就是侵襲性,破壞性,擴散轉移性,不受控制的生長,所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阻止和控制,癌症最終將毀滅得癌症的人或動物。

不過呢,癌症多數情況下,它從細胞異變成癌細胞,到形成可見的癌症(癌症包塊),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通常需要至少十多年,很多需要幾十年,所以癌症多見於中老年人。以前的人由於平均壽命都在四五十歲以下,很多人還等不到活到癌症高發年齡段,就死於其他病因。而動物普遍來說,壽命不長,想要見到得癌症的動物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當然,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另外,人都經常不會重視去主動查癌,自然界的野生動物當然基本是自生自滅,而動物園的動物或寵物,人類一般也不會主動去幫動物查癌,多數還是是在動物已經出現明顯的異常情況時會檢查,不少動物得了癌症,我們也未必知道。

不過,有的動物確實不容易得癌症,甚至終生都不會得癌症,這值得去研究,也許對人類癌症的研究具有借鑑意義。


腫瘤專科醫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一說癌症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人體由60萬億~70萬億個細胞構成。生命的生長與繁衍就是細胞自我複製的結果,假如細胞停止了自我複製,生命也就終止。



癌症就是非正常細胞的惡性增殖,這種細胞不加約束地自我複製,就產生了腫瘤細胞,而腫瘤細胞的瘋狂增殖,形成了腫瘤,擠佔了正常細胞需要的能量與空間,最終導致正常細胞因能量缺乏而死亡,所以說,癌症不是一種病,它是一類病的統稱。而引起細胞惡性增殖的原因是基因突變,人體約有25000個基因,其中有100多個基因與癌症有關,三四個與癌症有關的基因發生突變就會導致癌症發生。



中間黃色的為腫瘤細胞

人體的自身免疫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從而消滅它,但是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免疫能力下降時,腫瘤細胞就會不加約束地自我複製。 知道了什麼是癌症後,再來說一說為什麼動物不得癌症,而人卻會得癌症。其實,去除遺傳變異外,嬰幼兒和少年兒童得癌症的幾率是很低的,這就與細胞自我複製、自我修復,以及免疫能力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嬰幼兒和青少年生命力旺盛,細胞複製次數正常,自我修復能力較強,免疫能力好,所以惡性腫瘤細胞不容易出現,或出現後很快被消滅,所以,得癌症的幾率很低。 反之,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機能的衰退,細胞死亡加快,人體細胞複製次數增多,加之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降低,細胞出現複製錯誤和基因出現突變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的增加,再加上免疫能力的下降,免疫細胞識別和消滅腫瘤細胞的能力不足,這樣腫瘤細胞就會無休止地瘋狂增殖,導致癌症的出現。

在哺乳動物中,甚至靈長類動物中,人類的壽命是最長的,可達七八十歲,所以老年人就容易得癌症。 至於爬行動物,雖然能活上百歲,超過百年,但是它們都是變溫動物,新陳代謝速率低,幾乎都有冬眠的習性,如果按新陳代謝速率摺合成哺乳動物年齡,恐怕也超不過50歲。 總而言之,動物如野生的角馬、斑馬、老虎、獅子、鬣狗等,壽命很短,等不到得癌症的年齡,就都死了。

研究發現,家養的寵物,如貓和狗,甚至實驗使用的小白鼠,由於生活舒適,壽命延長,有的也患上了癌症。 而現代人之所以會得癌症,大多都是由於人的壽命延長造成的!當然,環境汙染等其他致癌因素也不容忽視。

我們也常說,過去人很少得癌症,是因為過去的人壽命短,過去曾有”人活七十古來稀”一說。現在人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八九十歲常見,百歲以上老人,也不稀罕。所以現代人,尤其是老年人,得癌症的幾率大大增加。


賽翁


有一個朋友家有一條養了十幾年的狗,前陣子開始突然也不怎麼吃,也不怎麼活動了,朋友以為它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把狗送到寵物醫院檢查,寵物醫生給各種檢查之後發現狗腸道內長了一個六七公分的腫瘤……朋友很想給它做手術,但是醫生建議安樂死,理由是太老了,沒必要折騰了,與其手術不如讓它少受點痛苦……雖然極其不捨,但也沒有辦法……

動物和人一樣,也會得癌,只不過差別在,動物得癌不會有太多的人關心,不會像人類一樣會去各種檢查。因為交流不通,更不能夠得知哪些動物是得癌死亡,哪些動物是正常死亡。

相比較起來,動物們比人類的生存環境更為惡劣,吃的更加不衛生,喝的很少是健康的水,各種疾病和寄生蟲的傳播和感染機會更大,被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幾率也更大。

另外,目前動物界中被最多用來做實驗的動物包括:靈長類的如猴子、猩猩等,還有一些比如小白鼠、兔子、青蛙等等,在各種實驗室的研究中中,選取的標本都是動物,例如大學時第一次穿刺是打兔子耳朵,也解剖過青蛙……人類第一次克隆成功的是羊……

還有一些家養的動物,比如豬,出生一兩年就上了餐桌成了美食,雞鴨類時間更短,幾個月最多一兩年就成了人類的盤中餐,還有很多很多家養的動物也都一樣,生命很短暫,短到腫瘤因子還沒機會表達出來,生命就已經到了盡頭。

所以,並不是動物不會得癌,只是不被人類所知罷了。


放射小醫


人會得癌症,動物也會得癌症。只不過日常關於動物患上癌症的研究較少,我們較少關注而已。癌症是一種基因病,是體內的基因出現了突變,導致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動物體內的基因同樣出現突變,可能在某種環境下或某種致癌因素影響下,動物也會患上癌症。


癌症是一種老年病。換言之,在較高的年紀,癌症才會高發。像自然界的動物,可能根本活不到癌症高發的年紀,就突發病死掉了或者被人類吃掉了,所以你自然看不到動物患上癌症的現象。癌症還是一種慢性病,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但大多數的動物的壽命短,得了癌症,也活不到癌症影響身體機能的年紀。


此外,人只要不舒服或者生病了就會去看醫生,如果得樂癌症,現在的醫療檢查手段發達,就會被診斷出來。但動物患了癌症,也不會到醫院診治,自然就不會有動物患上癌症之說了。


指導專家:李家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獲得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長期從事腫瘤與血管微創介入治療。


醫聯媒體


動物會不會患上癌症?

首先明確一點,不單止是人類容易患上癌症,很多動物都有患上癌症的風險!其他動物也和人類一樣,生命中在不斷地和癌症殊死搏鬥!為什麼不曾有過這類新聞報道?因為人類只是沒有過多的關注其他動物的癌症情況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動物得癌症的機率要比人類還要高得多,有些比人類患癌的機率小!比如狗患上癌症的機率約是人類患癌的10倍左右,大象患癌的機率卻是隻有5%!而人類患癌的機率大約是在20%—25%左右!



有趣的是一些科學家提出細胞越多越複雜的動物,患癌的風險更高!但是剛才我們提到的大象細胞數量是人類的100多倍,那麼按照理論患癌風險應該更高,但是卻相反比人類低得多!甚至有些比人類細胞更為複雜的動物患癌機率幾乎為零!

所以只能說對於大型動物,細胞多而複雜的生物而言比較容易患癌,但是患癌的規律似乎還有待研究!



有哪些動物不患癌?為何不會患癌症?

鯊魚給大多數人的映像就是兇猛而且龐大的水生動物,往往提到鯊魚就讓人害怕!但是對於患癌的人群來說,恐怕鯊魚值得你們敬佩與仰慕了!

言歸正傳,鯊魚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不患癌症的動物,幾乎對癌症免疫!這並不是最新發現,而是在上世紀之時就已經有這方面的研究與調查!比如美國科學家曾經用"黃麴黴素"汙染的食物餵食鯊魚長達8年之長,但是結果表明鯊魚毫髮未損,體內更是沒有腫瘤情況!以後又給鯊魚注射初始腫瘤等等,想通過人為因素干擾鯊魚的強大免疫力!但是結果要麼是腫瘤馬上凋亡,要麼是被強力抑制而逐漸消亡!




據悉,鯊魚體內含有一種為烷氧基甘油的物質,正是這種物質能夠加強免疫系統的修復,並且還會對體內各種器官產生有益的影響!研究表明,主要是這種烷氧基甘油對入侵細菌等細胞的吞噬並且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化,從而大大增強了機體免疫力!

這種發現無疑是讓科學家們振奮的,因為人類對於癌細胞的干擾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實驗!

最後順便提一點,鯊魚甘油也一直被用於治療白血病等和抗癌藥物一起使用!




關於鯊魚的科普知識:

  •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之前都在地球上存活,至少存活超過了5億年!
  • 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的蛋白質!(魚翅也就是鯊魚的軟骨)
  • 如今,鯊魚作為瀕臨物種,已經被列為世界級保護動物!



最後,望採納!喜歡的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喲!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更多人知道你!謝謝!


科學無處不在


(話題影子:為什麼動物不得癌症,而人會的癌症?) 信息源:悟空問答 要想了解原因,就必須瞭解“動物與人體”結構的區別中“飽和度”造成的各種受力調節範圍大小。 這一點可以參考文章《蚊子吸血種類,血液有恆溫血與冷血一說嗎?恆溫動物(人)與冷血動物為什麼會產生恆定與變動的區別?》 中有所論述。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各種結構、物質混合種類數量不同,導致了彼此可調節空間,受到外力干擾後調節方式、可調節度差異造成的。 比如說: 1、\t相同溫度,不同飽和度的鹽水,在相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下,放入相同高溫的鐵球,其結果就會是: A、\t(主要方式)不飽和的鹽水會通過溫度升高來化解、緩衝掉溫差熱力。 B、\t(主要方式)飽和的鹽水則會通過鹽凝結吸附在鐵球上來緩解、減少鐵球熱量的外散。 所以A杯中的水溫絕對會高於B杯中水溫。而A杯中有可能會產生少許極小顆粒沉澱物;而B杯中則會產生較大顆粒沉澱物,並且鐵球上也會附著一層乳白偏黃的一層結晶物——換作在“人體內”就會形成“腫瘤、結石、淤積血塊等一類物質”。 而其中的沉積物,多少在生物體內,就會凝聚形成“糞便”或溶入“尿液、汗水”或進入“呼吸的氣體中”通過生物內循環,排出體外! …… 所以不管從《大統一理論……》角度來說,還是從日常生活中現象來看,人和動物一樣都有幾率得“癌症”、生“腫瘤”、產生“結石”等,只不過人類因為食用的食物種類千變萬化,甚至有些食物以前身體都沒有接觸過,加之自身的“恆溫特性”(飽和度較高),繼而造成了人類體內更容易產生“物質圍聚、凝結”現象。 而動物類本身不具備“恆溫特性”(自身物質結構飽和度相對較低),再加之其自身食物種類比較固定,在食物未變異與未受到輻射影響下,其內部物質種類、特性不變動下,動物自身體內是很難受到大的影響,從而產生“物質圍聚、凝結”現象的!(當然這也與動物的運動習慣與進食方式有關!) 【通過炭火、燒烤的食物,更容易使人產生體內“物質圍聚、凝結現象——癌症、腫瘤、結石等等。會因各自不同體質、身體的結構飽和度即“適應度”,不同而使得發生的幾率不同】 …… 作者:尋源者、康添華、空空 2018、6、11


自然科學理論研究者


動物也會得癌腫之類的病。首先,動物也有各自的基因譜。基因突變時,就可能在某個局部出現“贅生物”(即腫瘤之類)。其次,動物有可能是某些病源微生物的中間宿主,從而傳染給人。例如近年來的禽流感等等,就是一例。

記得小時候,母親見一隻母雞下蛋一段時間後,有不正常的停止下蛋。觀察一段時間後,母親說:“母雞生怪(即生腫瘤)了。”只見她抓起母雞,用手往雞的肛門伸入,一勾,勾出了一小塊腫物。一段時間後,母雞又下蛋了。

動物一般沒經獸醫診治的多,因此,表面上不生癌症,實際上生腫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以上僅供參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動物和人一樣也會得癌症!

動物當然會得癌症了。比如人類為什麼知道,黃麴黴素致癌。就是給實驗室的小白鼠長期餵食發黴的含有黃麴黴素的糧食以後,發現小白鼠得癌症以後,才知道原來黃麴黴素是一種致癌物質!其他動物也有很多罹患癌症得報道,癌症種類涵蓋各種類型,比如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等等。因此,說只有人得癌症,而動物不得癌症,是不對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動物不會得癌症,而人卻會得癌症呢?主要是人類壽命更長,因此更有機會觀察到癌症發展得全過程。

而大多數動物壽命都比人類短得多,因此很多動物的死因並沒有被搞清楚!當然,人類關注自己也遠遠超過了動物,因而也會發現更多的人類得癌症,忽略了很多動物其實也得了癌症!


地震博士


動物也會得癌症,癌症的科學研究中用到的動物模型都是老鼠,而且都是通過長期餵食腫瘤誘導劑導致小白鼠發生癌變導致腫瘤的

人類是由於獲得壽命相對較長,所以被觀察到癌症較多,其他動物如鯊魚大象都是會得癌症的,只不過關注得相對較少。

細胞分裂時隨機出現錯誤,是大多數腫瘤突變的原因,而非家庭病史或環境因素。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金墨爾癌症中心盧特維格中心聯合主任Bert Vogelstein在Science期刊發表過文章表示:癌症出現的突變,有2/3是細胞分裂發生錯誤所造成,環境是29%癌症出現突變的因素,遺傳則佔5%。因為人體細胞數目多,細胞分裂活躍,所以在細胞分裂時發生錯誤出現癌變的可能性比一些低等生物高,特別是年齡進入衰老以後,但癌症並不是與體型和細胞數量成正比。

一些低等動物,沒有觀察到癌症發生,要麼結構簡單,細胞數目少,要麼壽命本身較短,還來不及癌變。

參考資料:Tomasetti, C., Li, L., & Vogelstein, B. (2017). Stem cell divisions, somatic mutations, cancer etiology, and cancer prevention. Science, 355(6331), 1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