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盯著陰暗處會錯失大片陽光

校長之事,讓筆者想到一個畫面:一位長者穿了一雙名貴的鞋子參加活動,上臺時大步摔掉了鞋,引起臺下鬨笑,他趕忙彎腰撿鞋,不料手中的文件又觸地,又是一陣鬨笑。為何會變成這樣,難道只因他穿了一雙名貴的鞋?難道沒有人首先關注到這也是一位長者,他獻給了學生和教育多少歲月。

想來,讀錯一個詞,多大點事,誰的語文試卷每回都能考滿分,別說是一位校長,更高級別的領導,也有讀錯音的時候,為什麼唯獨校長“驚起蛙聲一片”?通俗講,就是點背。一是場合過於特殊,校慶,可謂舉世矚目。二是犯錯人的身份過於特殊,最高學府的代表,於是乎,所有人的幻想和敬意都集中在他身上。

總盯著陰暗處會錯失大片陽光

錯的人做了錯的事,似乎正常,對的人做了錯的事,太過離譜,巨大的反差引發巨大的輿論倒戈。換成其他活動,比如學術論壇之類,哪怕開學或畢業典禮,可能在場的一笑而過,演變不成家醜。換成其他人,學生代表、教師代表、某個院長,事後大家回憶起來笑笑,起不來如此大的風波。偏偏是校慶,恰巧是校長,不是點背是什麼。位高權重揹負的自然就多,大家很難一笑而過,很難當作小插曲,加上網絡洶湧,可能此事就此載入 “笑史”,若干年後,再遇校慶,或聊起校長們,這事又翻了出來,校長不拘小節,小節卻會時常騷擾校長,無解亦無奈。

想不到的是,校長道歉了,雖然措辭中再出漏洞,“重要講話”險些再節外生枝。但校長站出來道歉的舉動,值得我們點贊,當個人小節成了學校的“大劫”,不因小失大,主動把事攬過來,勇氣可嘉。出過類似小錯的校長應不在少數,但站出來對師生道歉的卻十分少見,不關乎事情有沒有鬧大,選擇是否道歉本身更重要。校長一言一行皆是師生表率,人無完人,不能每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能力可靠努力逐漸提升,品質卻是潛移默化的,對待問題的態度和行為,體現一個人的品質,這種無形的影響勝過十堂課理論課說教。

校長道歉顯得難能可貴,高校育人,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能力,讓學生記住多少內容,更重要的教會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前者靠教之有方,後者重在身教示範。為師者,道歉不丟人,坦然面對,尷尬和疑慮自然便消解,敢於道歉的校長,不會讓學生覺得臉上無光,反而更值得敬重。對的人和錯的人,本質的區別在於,對的人做了錯事後,會做回對的事。

咄咄逼人並不好,發現網民又開始拿道歉信中的“重要講話”做文章,大有把火繼續燒下去的意思,在給校長設定一個固定標籤後,很容易沿著去推想。但如果分析全文的表達方式,不難看出,所謂的“重要講話”指的是校長認為比較重要的講話或者在重要場合的講話,只是個人表達方式或習慣性用語驅使,不過是在重要後面加個“的”就能解決的事,何必苦苦緊逼,吹毛求疵。

反倒是,我們從中看到校長另一個可貴品質,自己寫講話稿。現在一些領導大會小會發言講話不斷,會會都自己寫,確有些勞累和不講情。但連提一個思路框架,到手後閱讀修改都省掉,就顯得有些過分。有個朋友,常參與活動文字材料,有時候邀請到不同單位領導出席,有的領導講話稿懶得準備,統統交給主辦方,朋友一寫就是三四個單位的講話,不同的角度提不同的要求,一個人把整個活動會議精神全搞定。別說是大學校長,一個普通中學的校長,有多久沒自己寫過講話稿,可以想見。這一些優秀品質,都是寶貴的加分項,使校長的小節更顯得無傷大雅。

總盯著陰暗處會錯失大片陽光,不能因為對方是校長就不允許犯錯誤,就無限放大錯誤,校長在此事中表現出的優秀品質就可忽略不計。讀錯音,茲事可大可小,是我們對社會精英的表現天生苛刻,還是深處的逆反心理作怪。校長的道歉是坦誠的,我們也應理性看待,涇渭分明,何苦把落入些許塵土的一潭清水徹底攪混。(易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