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起訴電信,世界盃版權爭奪戰誰先進球

世界盃,球迷的狂歡節,伴隨著漫長的等待,在炎熱和狂躁中,降臨了。對於商家,世界盃好比傳統節日,可以推出應景的營銷套餐。對於播出平臺,世界盃就是他們的"雙11購物節",用戶增長的黃金期。

不論大屏小屏,但凡看球,必然通過播出平臺,何況央視拿到的是獨家轉播權,廣電總局的通知又進行了強調,再打轉播授權的主意已沒戲。於是乎,央視內容的播出權,便成了手中的王牌,有線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新媒體平臺,得央視者得用戶。

一山不容二虎,四年一屆的世界盃,誰也不肯把香餑餑白送。前兩天,廣東廣電網絡起訴廣東電信侵權,理由是在廣東省,廣電有央視5套在內的4家頻道獨家授權。平日不發威,關鍵節點,廣電不再沉默,祭出版權保護的大旗,在兩家用戶爭奪白熱化之際,世界盃直播這張牌打出的時機恰到好處,殺傷力巨大。

關於央視4家頻道的播出權爭議,廣東不是獨一份,山東有線和山東聯通早在2016年已經為此開掐,時間節點選擇與廣東極為相似,選在另一個體育大IP里約奧運會開幕前,爭奪里約奧運的播出權。山東有線同樣將山東聯通告上法庭,且一審判決獲勝,然如今山東IPTV依然可以收看央視5套的直播,是是非非,令人云裡霧裡。

廣電起訴電信,世界盃版權爭奪戰誰先進球

有線電視和IPTV之間的矛盾,就如同出租車和滴滴順風車,前者是老牌勢力,後者是新興勢力,雖然提供的服務一樣,但用戶就這些,選擇一家,另外一家勢必要被拋棄。當新興勢力尚未威脅到老牌勢力,大家相安無事,一旦事關生死存亡,必會拔刀相向,新興勢力四面出擊,老牌勢力自不會坐以待斃。

老牌勢力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自己穩固的模式,新興勢力藉助網絡,在便捷、價格方面做文章,比如網約車的補助,叫車軟件的快便捷;IPTV的價格低廉,功能多樣等,這些讓老牌勢力難以招架,用戶紛紛走失。無規矩不成方圓,行業同樣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同時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網約車雖快速擴張,但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於是有了女空姐遇害事件給監管的警告,給滴滴的痛擊。同樣,IPTV無視版權保護,靠技術爭奪市場,並不光明磊落,是對版權保護的挑釁。

我們常聽一些新興行業者訴苦,希望市場更自由,去掉過多的限制。然自由的市場,不代表為所欲為,不代表可以對行業規定和保護措施視而不見。市場競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央視頻道的播出權獨家給有線電視,世界盃直播權獨家給了央視,性質是一樣的,我們要尊重這類商業行為,增強版權意識,不能隨意踐踏版權和商業信譽。一旦大家得不到就隨意侵權,且得不到限制,那麼整個行業便會陷入無序狀態,誰的利益都有可能被侵害,行業創新和公平競爭更無從談起。

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寫道,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世界盃轉播權、央視頻道獨播權,皆已上鎖,為何仍有那麼多平臺,明明懂了,卻裝不懂。(易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