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總是不願意相信主流的科學理論是靠譜的呢?

DanielCasio


不相信主流科學理論的人有兩類,而這兩類人的水平正是兩個極端。一類是發現了主流科學理論的缺點、提出了更好的理論的人,這些人是真正的科學大師。另一類是沒有學懂主流科學理論、甚至連許多基本的知識都不懂的人,這些人是民科。顯然,題主問的是後一類,而民科的數量也確實比科學大師多得多。

有許多辯論、文章是關於為什麼民科錯誤、“官科”正確的,這樣的文章我也寫過不少。但一件有趣的事是,這樣的文章再多,也改變不了民科的想法。所以,題主在這裡問的是,為什麼民科們這麼頑固,而不是為什麼他們的想法是錯的。

我想,這主要是個心理問題。人在這個世上,在滿足了吃喝生存的基本需要之後,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是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從低到高的五層次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民科人士的選擇,看來就是把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放在了自己的“科學研究”上。為什麼他們認為這是可行的?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如何判斷科學結論的正確性,是一個遠超日常生活和常識的東西。我們的教育經常宣傳那些科學大師們多麼偉大,多麼受人敬仰,卻很少說清楚他們的觀點為什麼被科學界接受了。有許多人就得到了這樣的印象:科學就是提出新的想法,提出新的想法就等於重大的成果,別人就應該崇拜、景仰你。

想想看,要得到別人的崇拜,還有比這更快捷方便的途徑嗎?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功,無論是政界、商界、藝術界、體育界,總是需要一些硬的指標。而在民科們想象的“科學界”,卻不需要任何證據,自己一拍腦袋就可以宣佈自己成功了。上哪兒找這麼好的事去!

著名民科郭英森

所以,民科的兩個基本的特徵,是無知和自大。無知是對以往人類科學成果的無知,自大是對自己連基礎知識都不需要就可以直接創造“科學革命”的自大。這種心理,通過外部的講道理,能改變嗎?我看很難。

最近我就遇到一個例子。前些日子在北京的時候,屢次收到快遞公司的電話,說有快遞要送到科大東區。告訴他們我不在,讓他們轉到小區的物業。回來以後,頂著大太陽去取了快遞,發現是個很輕的盒子。回到家拆開一看,是一個信封。不由得嘀咕,這年頭誰會寄平信?再拆開信封,是一封信,題頭赫然寫著:

通過自然常數e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新思路”。

這讓人說什麼好!


袁嵐峰


人的認知是需要通過訓練來完善的。人的認知,分為理性和感性認知兩種。通過大腦做出的概念性分析,整理,歸納,是理性認知,而直接通過眼睛等器官來判斷,是感性認知。實際上,如果一個人沒有經過訓練,感性和理性會發生“神魔交戰”。



神話電視劇《西遊記後傳》裡面,無天原本是一個菩薩,因為受了委屈,所以一怒之下就要推翻三界的統治秩序。這時候,無天就入了魔。但是,無天身上依然還有“善良”的一部分人性,只是被入了魔的無天強行壓制了下去。唐三藏剛剛逃脫輪迴隧道的時候,就是因為善良的無天臨時壓制住了入魔的無天,才能逃之夭夭。在無天身上,就是神性與魔性發生了天人交戰。

而在人的身上,也會經常發生感性和理性的激烈交戰。比如,有些人片面強調書本知識的可靠性,他們說:“只要是教科書上寫的就是正確的”。可是,孟子告訴我們:“盡信書,不如無書”。本來,孟子說的話正確的,但是民科就會憑藉感性,無限的誇大這句話的內涵。“盡信書,不如無書” 說的是要做實踐,不能僅憑看書來獲得知識,不代表不要書本。但是,民科就依靠自己的感性,直接解讀為——把所有的書本都拋棄掉、燒掉,才能宣示我的真本事。在民科身上,魔性壓倒了神性,感性打敗了理性。所以,民科們往往企圖“推翻靈山和天庭的統治”,讓自己一統三界。


懷疑探索者


這種現象的產生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原因。美國的科學傳播史專家約翰·伯納姆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科學是怎樣敗給迷信的》,這本書很好地分析了為什麼在美國,科學知識的傳播反而沒法戰勝各種迷信的傳播。他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點:

首先,由於媒體的發展,為了追求傳播效應,科學知識的嚴肅性被削弱,導致科學最終臣服於大眾傳媒和消費文化。為了要追求新聞的傳播效應,科學發現常常會被有意或者無意地誇大和歪曲。同時,新聞媒體常常會尋找那些最具傳播效果的信息,而真正有意義的科學發現常常看起來非常枯燥,因此總被媒體冷落甚至排斥。

其次,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共同體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真正的“科學人”開始退出了科普的舞臺,這就導致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科學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關於這一點,這裡有很多朋友已經提到,我在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了。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正是由於科學本身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確定性,隨著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理性的科學精神在不斷被稀釋,這就讓迷信有了生存的空間。比如當我們在微信朋友圈裡讀到一篇有關科技進展的報道,即使這篇報道的內容是真實的,你可能只會覺得“這個好神奇”,而沒有學到任何科學原理,更沒有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懷疑精神。長期這樣下去,當我們看到一條假的科學報道時,我們同樣只會覺得“這個很神奇”,於是就被這些假的科學報道欺騙。到這個階段,可以說是迷信徹底打敗了科學,因為科學必須經過某種類似於迷信的方式,才能傳播,這無疑是太悲哀了。


傅渥成


這個題目很好,我與題主有同感。

怪事怪現象是輸入性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沒有這些內容,沒有科學也就沒有反科學,所以不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問題。我們引進科學時,一開始就是正面的,主流的科學理論。比如嚴復的天演論。

反科學如此氾濫反而是近些年的事情。所以,我認為反科學運動是輸入性的。他們也很少是有頭腦的人,論調都是邏輯混亂,而且動不動就歇斯底里。這樣的人在任何組織裡不會是領導者,甚至也不會是核心骨幹。那麼,誰是他們的頭兒呢?

美國一直有反科學的人士,他們多數與基督教有關,所以主要反對的就是進化論,其次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甚至還想反對更多東西,但是與上帝創世相比,進化論和宇宙大爆炸是主要的敵人。所以,國內的反科學者,多數也是反對進化論和宇宙大爆炸。

我們的教育做的不夠

我們的教育有問題,教育不僅僅是教授某個學科,讓多數學生考試能及格,更重要的是學會了這門學科的基本原理、知識體系、思維方式,多種相關學科學習後更應該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或人文精神,或藝術精神等等。我們的學校很多把教學目標定為找工作。當然,國內好學校還是有的,但是比例太少。

這就造成了社會上有大量的人,缺少基本的科學免疫力。

打個比喻吧,我們都有衛生知識,知道什麼是細菌,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如果有人懶而沒洗手,很正常,但有人說洗手反而有害健康,我想那個沒洗手的傢伙也不會同意,更不會跟著鼓譟。

那麼這些反科學的論調為何能大行其道呢?因為我們在基本教育上不夠,遠遠達不到衛生常識的教育。這個教育不是學校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包括一般媒體,也包括大街小巷的商業廣告。


海螺008


不是人們不願意相信主流科學結論,只是主流科學評論與人們的內心期望不相符,或者主流可以結論不具有傳播能力。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配合,造成了真相反而成了排擠的對象。

首先,看看近期的一些謠言我們就知道了,比如什麼菌類不能與茄子一起食用等等。首先民眾自古以來就接受到了,兩種食物相剋的觀點,自然,這種說法就符合他們內心的期望,對這個結論就不會保持戒心。然後,這個東西涉及到每個人的健康,又很容易觸及到,於是傳播能力很強,很新奇,都想轉給親戚朋友,一來,可以提醒他們注意表示自己的關心,二來,這個東西很常見,你確不知道,我就很有成就感。

所以大家都會很積極的轉發,而本來就很容易被接受,親戚朋友轉的,再加上描述的內容感覺是醫生醫院發的,就比較可信,自然就會快速傳播。

舉一個我瞭解的,附近一個關於中醫治療癌症的例子。最開始有人被查出了癌症,醫生說,按照通常情況,一般只能活一年左右了。那家人就聽說有一箇中醫很厲害,可以治療癌症,就去求醫。結果,病人一開心,吃得也不錯,氣色還好,就有人說,這個中醫給治好了。

不過,兩年後,還是因病去世了。所以周圍流傳的內容也就有了三個版本。一是,中醫還是沒治好,但是心情好了,活的久點。二是,中醫有效果,基本治好了,多活了兩年。三是,最開始的,中醫治好了癌症,那個老中醫是神醫。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大家的期望和傳播能力。首先第一個說法,非常不滿足大家的期望,因為人們不希望有絕症,能夠治好才滿足期望,所以第三個說法這點最好。然後說說傳播能力,第一個說法,其實大家都知道,人開心,有病也能多抗一會兒,也不新奇,說出去別人也沒啥記憶,拿來擺龍門陣(聊天)也沒意思,如果說能治好,那就很新奇,很有成就感,他們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傳播能力奇好。

最後,幾年過去了,茶餘飯後,這個本來就是我們這兒的事例給傳回來了,幾個版本都聽過,傳過來卻只剩下一個版本了,就是有個神醫,治好了癌症,你們有病也可以去找他試試。

我不知道大家那些地方的神醫是不是這樣來的,我覺得應該都差不多吧。


察言觀語


當你問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定義為主流了,並且你還對“非主流”露出了一絲絲的鄙視。

首先,如果你是中國人,很抱歉,你是非主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如果說民主是主流,獨裁就是非主流,我們簡直就是比非主流還非主流。你有沒有覺得你自己和戴有色眼鏡看中國的老外有些相似??都很愚蠢,對吧!

其次,如果你穿越回500年前,很抱歉,你是非主流。“日心說”剛剛誕生,布魯諾堅信真理。如果說“地心說”是主流,我中華的“天圓地方”就是非主流,“日心說”是什麼?非主流中的非主流。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你和當時燒死布魯諾的宗教有些相似??都很愚昧,對吧。

為什麼原來的主流,到現在就成了笑話?為什麼那些獨樹一幟的非主流能成為現今的科學?主流如果就是“真理”,那還需要真理幹嘛??

正是因為有對主流的質疑,才有主流的進步。你現在的言論,讓活在2000年後的人再來評價,只會得到一個評價:傻缺。


HyPo


原創思想,所謂的`主流科學’說穿了,就是:`打上了時代烙印’的科學,哥倫布之前的主流科學是`天圓地方’,哥倫布之後,主流科學則變成了`地球是圓的’,哥白尼之前的主流科學是`眾星捧地球’,哥白尼之後,則變成了`眾星捧太陽’,...現在的主流科學則是`一切皆物質’的時代,大約持續了120年,可很抱歉,現在的主流科學又`混’不下去了,因為不能回答物質粒子(中微子,電子,質子等等)的真實結構,不知道物質的四種作用力從何而來,甚至連個正確的物質的定義都一無所知,就更不用說宇宙的正確定義,以及宇宙是如何運行了。所以很快,現在的`主流’科學又變得古老,陳舊,過時了,正在被中國民間思想家提出的,全新的,正確解釋物質粒子的真實結構,解釋物質的四種作用力如何產生,宇宙如何運行的科學所取代。那麼現在的,研究物質表象的,老邁,陳舊,過時的主流科學還值得留戀嗎?回答是個斷然的NO!


孤猴78345271


分三個方面來闡述吧:

從懷疑者本身來討論,這些人可能的確缺乏科學素養,沒有基本的邏輯辨別能力,對他們來說主流科學和其他野科學是一樣的,反正他們都不懂,哪個看起來符合自己的口味,就信賴哪個,他們對科學的探討,純屬個人態度的表達,是外行看熱鬧式的!而另外一些人,有基礎甚至很好的科學知識,但他們是深度懷疑論者,他們要在主流科學外找到懷疑的證據,來支撐自己固有的執念。最後,就是真正的天才,他們的確找到了推翻主流科學的思路,只不過還沒被世人承認,這種人岀現概率可能要低於億分之一!

從主流科學本身來看,你所認為的主流,那僅僅有可能是寫在教科書上,大家都認識而已!真正前沿的科學,反而是充滿矛盾和無限可能的,某些前沿探索,讓人們重新審視主流科學,並發現它的適用範圍可能有限,在更深層次還有待論證!

從科學傳播來看,現代前沿科學已經越來越反人類直觀,離民眾距離加大。同一門科學,不同的領域的研究人員,都可能無法深入探討下去!這種相互不瞭解的加深,讓科學本身蒙上了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最後想說的,懷疑和論證,不正是科學的本身麼?


小豎彡


所謂主流科學是為該領域的科學家普遍認可又傳播與大眾的科學。

對主流科學產生懷疑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對主流科學產生懷疑的人應是該領域最前沿的那些人。他們是探路者,正象我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搞不清該向那邊走,當然是優先按主流思想指引的方向走,結果是到達不了目標或是走進了死衚衕,這肯定要對原先的主流思想進行反思,最終確定是繼續前進還是退回去重新選擇。

其實,對科學的探索就是為了找尋那個符合相關條件的唯一真理。如同一個單擺,左右搖擺,左右探索,擺幅逐漸變小,最終停到中心位置。如此說來,對科學的探索就是要大膽試錯,果決否定,不斷前行,終獲正果。如果礙於面子,遮掩錯誤,或者謹小慎微,生怕犯錯,那科學是不會進步的,也是會誤導大眾的。

其次是有些人確實半路出家,一知半解,以其昏昏,欲使人昭昭,結果是搞得昏天黑地。搞科學是個苦差使,沒有一定的基礎和實踐是搞不來的。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博覽群書,充實自我,勇於動手,善於總結經驗,而不是做半瓶醋。

沒有金鋼鑽,不敢攬瓷器活。打鐵先要自身硬。並不是普通人就做不出大成就,關鍵是要先充實自身,結結實實地搞事,一點也不要來虛的。


波中行


可能有這麼些原因。第一,現在的科學理論只能在地球上覆現,最多也就是在太陽系裡做試驗,在宇宙其它地方是否能重複還是未知之數。現有科學還不具備普適性。

第二,現有科學能解釋的事情遠遠少於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科學在未知面前只不過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科學還具有很大侷限性。

第三,很多非科學理論同樣能經得起時間檢驗,比如中醫、宗教、神學、算命等,要不然它們不可能流傳千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不管科學還是非科學它們同樣經得起實踐檢驗,同樣具備真理的特徵,以至於很多具有科學精神的大科學家晚年都皈依宗教,相信神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